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舞中人物形象塑造淺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舞的藝術構成元素較為豐富,國內外對其研究主要從藝術表演形式、表演技巧及人物彈性等維度逐級遞進。人物形象塑造作為現代舞藝術表演的重要一環,需要服飾道具、舞蹈動作和音樂背景三個維度進行探究。基于此,通過分析現代舞人物形象塑造藝術特征及方法,對當前現代舞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理論性建議,以期提高現代舞人物形象塑造總體效果。
關鍵詞:現代舞;人物形象;塑造
新媒體時代,現代舞藝術表演逐步走入大眾視野。為更好發揮現代舞表演藝術價值及提高現代舞藝術審美能力,以人物形象塑造作為基礎切入點,進一步掌握不同形式現代舞對人物形象的運用技巧,這有助于更好地完善現代舞藝術表演體系,對于提高現代舞藝術表現舞臺效果及強化現代舞藝術文化輸出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1國內外現代舞藝術發展現狀
1.1國內
現代舞在我國發展起步相對較晚,但不同于西方體系現代舞藝術表演形式,我國現代舞藝術發展在保留其基礎藝術框架的同時,融入更多藝術寫實、古代樂曲等元素,促進中國式現代舞發展,進一步形成具有中國藝術文化特點的舞蹈表演體系。例如,吳曉邦先生對《思凡》《饑火》《罌粟花》及《義勇軍進行曲》等作品創作,大量運用現代舞藝術表現技巧,使具有中國特色現代舞藝術表演,在藝術內涵傳遞、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更具有結構張力。在20世紀60年代,受吳曉邦等藝術大師影響,我國涌現出大量以中國藝術元素為載體現代舞藝術作品,其中不僅包含了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古典藝術作品《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同時,也圍繞寫實藝術創作具有時代色彩的現代舞藝術作品,包括《牧童識字》《足球舞》《花蝴蝶》等。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步推進,我國現代舞藝術發展逐步形成拓展趨勢,《無聲的歌》及《刑場上的婚禮》等文化沖擊力較強的現代舞藝術作品,逐漸占據主流的藝術平臺,使現代舞肢體語言及語言藝術的表達,成為中國式現代舞藝術發展新方向。
1.2國外
現代舞是以古典芭蕾為基礎,在融入多元化舞蹈藝術表演元素的過程中,形成具有藝術創新特點的表演形式。隨著現代舞藝術表演形式逐漸向更高層次藝術創新邁進,現代舞不再拘泥于單一芭蕾舞蹈體系,民族舞、爵士舞等元素也在現代舞藝術表演中有所運用。國外現代舞發展經歷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追求形式功能,突出體現人的價值與現實生活。在批判性文學的帶動下,早期階段現代舞藝術發展,大量針對揭示人性陰暗面開展創作。在動作上也傾向于引用象征派、心理表演派藝術表演方式,通過融入部分爬起、倒地的動作,呈現較為強烈的視覺反差。第二階段的現代舞藝術發展,傾向于對舞蹈表演者自我表達能力提升。其剔除原有藝術框架對現代舞藝術表演束縛,打破早期階段現代舞藝術表演者的限制。受文學藝術中荒誕藝術、黑色幽默等藝術內容影響,使第二階段現代舞藝術發展,衍生出立體派、抽象派及動力派等多個分支。在藝術表演形式上也有所區別,加強舞蹈精神世界感知能力及提高非理性藝術直觀感受,成為第二階段現代舞藝術發展的中心思想。第三階段,融入大量后現代舞蹈藝術表演內容,促使現代舞藝術表演充分吸收戲劇、歌劇等多種藝術表演特點。尤其是美洲地區現代舞藝術發展,在加入本土藝術元素的同時,突出現代舞藝術表演人文氣息,使現代舞肢體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升。
2現代舞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構成元素
2.1服飾道具
服飾與道具是塑造現代舞人物形象的重要基礎,也是觀賞者第一感受的主要來源。服飾與道具的設計,需要遵循原有藝術作品藝術規范的同時,盡可能提高人物形象張力,使觀賞者能在第一時間內基于視覺感官,融入現代舞藝術表演環境。例如,在現代舞《十面埋伏》的藝術表演方面,舞蹈演員的服飾設計頗有講究。為更好保證舞蹈表演流暢性與連貫性,《十面埋伏》的服飾設計較為簡約,既避免人物形象過于單調,同時也為更好襯托表演者舞蹈技藝提供幫助。而在現代舞《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服飾設計方面,則充分考慮時代背景與后期的表演需要,在最初階段,舞蹈演員服飾略顯臃腫,但卻為后半段藝術表演預留足夠展示空間,這對于提高現代舞表演視覺感官效果埋下了基礎。
2.2舞蹈動作
舞蹈動作是傳遞語言信息的重要方式。現代舞中對于肢體語言信息傳遞,更多采用高強度肢體伸展方式,幫助觀賞者能接收到相關語言信息。現代舞之所以能有效運用這一技巧實現語言信息傳遞,主要是由于現代舞的表演技巧較為豐富。在格萊姆技巧、韓芙麗技巧及林蒙技巧等多種舞蹈表演技巧中,均對肢體語言動作表述有所要求。例如,韓芙麗技巧所采用跌落與復原,通過起動、滯留、落下及再起等多項動作循環,從而實現對不同肢體語言元素的靈活運用與表達。正因如此,現代舞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逐步增多對肢體語言的表述環境。在王玫老師的《雷和雨》表演中,大量運用肢體語言傳遞信息,促使觀賞者能更好地融入《雷和雨》的現代舞表演氛圍,并進一步圍繞《雷和雨》節奏劇情的逐步展開,實現舞蹈表演者肢體語言的動態變化,進而引起表演者與觀賞者在審美取向上的共鳴。
2.3音樂背景
音樂背景是營造環境氛圍的重要方式。現代舞對于音樂背景的運用,通常承襲了古典舞與芭蕾舞的藝術特點。例如,在現代舞藝術表演中,加入交響樂表演,通過交響樂團音樂環境塑造,為現代舞藝術表演提供支持,從而形成更強的藝術代入感。可見,音樂背景對于現代舞人物形象塑造至關重要,能夠對現代舞藝術表演形成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雷和雨》中對于音樂背景的運用,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是蘩漪與周萍產生情感交集階段。該階段背景音樂相對較為平和,在音律方面加入部分高音音階,用于強化節奏緊迫感,這對于整體舞蹈結構的襯托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第二階段是蘩漪、四鳳與周萍產生肢體交集的過程。背景音樂逐漸從平和向具有壓迫性節奏進行過渡,舞臺背景顏色變化與音樂壓迫感的強化,促使《雷和雨》對于舞蹈人物關系展現更為清晰,這也為后續階段劇情節奏逐步遞進提供了一定的空間。第三階段,是從蘩漪與魯侍萍的人物對話開始。劇中逐步運用高音階與低音階循環交替,進而實現對人物內心的情感傳遞。隨著舞蹈表演者表演動作幅度的逐漸增強,背景音樂音律變化也隨之發生改變,這進一步提高了該作品舞蹈表演的真實性,使《雷和雨》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保持原有文學作品藝術元素同時,更好地提高了舞蹈藝術表演的結構張力。
3現代舞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及藝術特征
3.1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3.1.1人物形象個人元素精煉化提取。人物形象個人元素的精煉化提取,并非單一概念上突出人物形象的特色,而是基于整體形象人物內涵展示,圍繞加強觀賞者記憶力提取個人元素。這其中,對個人元素的提取不僅要符合現代舞表演的需求,同時也要從引起觀賞者認同感角度做好人物形象的樹立。例如,《孔乙己》的現代舞表演對人物形象的個人元素提取,并未嚴格遵循小說作品對人物表述,而是以小說作品的人物形象作為主體框架,在現代舞藝術表演的基礎上,對人物的雙面性進行塑造。一方面,確保《孔乙己》的現代舞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盡可能貼合觀眾心中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為現代舞藝術呈現提供幫助。因此,現代舞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應依托于單一藝術框架,需要在合理范圍內做好對相關人物藝術修飾,進一步基于不同人物的個人元素,做好人物形象塑造的細致化處理,避免現代舞人物形象的塑造產生不必要突兀感。除此之外,現代舞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僅要王妍:論現代舞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從保持原作特色及提高舞蹈藝術表達能力方面做好優化,同時,也要為舞蹈表演者更好掌握節奏強度及觀賞者更好融入舞蹈表演環境創造有利條件。譬如,現代舞作品《花鼓佬》的人物形象塑造,通過對人物視覺感知、肢體動作、音樂節奏不斷變化,引導觀眾走入舞蹈表演者內心,使舞蹈表演者能通過內部形象、肢體語言傳遞,為其控制表演張力及提高觀眾藝術感知能力預留足夠空間,從而實現對《花鼓佬》人物形象的多元化呈現。3.1.2加強藝術修飾及藝術升華。藝術修飾及藝術升華的目的并非滿足舞蹈表演者藝術表現需求,而是從精神思想傳遞角度,提高觀賞者對現代舞的沉浸式感受。正因如此,通過在人物形象上加強藝術修飾、藝術升華,能更好傳遞現代舞思想內涵,彌補現代舞藝術作品在舞臺劇中對藝術氛圍控制的不足。例如,現代舞作品《春閨夢》對于藝術修飾及藝術升華的運用。在開場部分、結尾部分的運用較為明顯,舞蹈表演者人物形象并未刻意追求棱角分明,而是采用較為柔和的處理辦法,使舞蹈表演者人物形象呈現更為立體化效果。所以,加以藝術修飾與藝術升華,一定程度提升舞蹈藝術表演思想維度,在強化藝術呈現效果方面也有所幫助,有助于現代舞人物形象塑造能達到更好藝術表演境界。
3.2人物形象塑造的藝術特征
3.2.1多元化。現代舞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彩,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須契合劇目內容及舞蹈形式。因此,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需要融入較為豐富內容元素。例如,在《雷和雨》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蘩漪與周萍的人物形象塑造,以突出個性青年為主題,進一步在舞蹈動作方面結合霍頓技巧、放松技巧與自由技巧等多種形式,既提高了舞蹈表演者舞蹈展現能力,又能更好地引起觀眾的思考。在蘩漪與魯侍萍的個人對話中,更是圍繞人物形象進行語言設計,從根本上利用人物形象外表、語言內涵及內心變化的反差,提高《雷和雨》的現代舞表演效果。通過采取多元化人物形象塑造,為觀賞者更好地理解《雷和雨》的中心思想創造有利條件,進一步彌補在空間感知、環境變量控制中的不足,為后續階段舞蹈劇情的推進做好充分鋪墊。3.2.2現代化。現代舞的本質是對古典芭蕾舞體系進行更深層次的藝術創新,使舞蹈藝術表演能更好被當代大眾所接受。早期階段,現代舞圍繞宗教、政治及諷刺進行藝術鋪墊,這使現代舞藝術表演未能融合大眾藝術。隨著社會現代化發展,現代舞藝術表演進一步將平等、和諧元素融入藝術表演,極大地提高了現代舞對于普通大眾藝術表演的吸引力。因此,現代舞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雖然需要基于對原有人物形象特點加以保留,其同樣也需要加入部分現代化藝術元素,從而確保觀眾對現代舞藝術表演的充分接受,為現代舞藝術傳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3.2.3關聯性。現代舞藝術表演中三人舞或組舞,需要舞蹈表演者相互之間能產生在人物形象上的關聯,通過人物形象關聯營造更好表演氛圍。現代舞作品《雷和雨》對于人物形象關聯性的有效掌握,使舞蹈表演者可以更好對舞蹈節奏進行控制,實現人物形象與舞蹈節奏高度契合。正是由于在《雷和雨》人物形象設計方面形成一定內容關聯,使該現代舞作品呈現效果產生了質的飛躍。所以,現代舞對于人物形象塑造,需要針對舞蹈表演形式的不同做好充分優化,既要確保對舞蹈表演節奏有效控制,也要實現整體表演效果的強化。
4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舞對于人物形象塑造,需要從多個角度做好人物元素鋪墊,通過加強視覺感官的主體感受及精神思想內涵傳遞,提高現代舞中人物形象塑造契合度,確保現代舞人物形象的塑造能滿足藝術表演多元化需求,進一步提高現代舞藝術表演水平,為未來階段現代舞藝術發展穩步推進創造良好時代新機遇。
參考文獻:
[1]陳暉.楊麗萍舞蹈劇場《十面埋伏》中的人物形象解讀[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05):80.
[2]鄧琬璐.淺談樂曲《Fragile》與現代舞《落》的融合[J].小品文選刊:下,2017,(09):147-147.
[3]周力瀾.從曹禺筆下的人物形象看現代舞劇《雷和雨》[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1,(015):223-224.
[4]劉寶寅.淺析演員在影視和話劇不同語境中的藝術言語創作[J].傳播力研究,2020,(20):54-55.
作者:王妍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