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師木桶原理教育理念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管理學中有個“木桶原理”:一個木桶由許多塊木板組成,如果組成木桶的這些本板長短不一,那么這個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決于長的木板,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一個學校要想成為一個結實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提高所有木板的長度,只有讓所有的木板都維持足夠的高度,才能充分體現教師隊伍的團隊合作精神,完全發揮教師隊伍的團隊作用。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只要學校里有一個教師的能力上不去,就會影響整個學校預期達成的目標。而要想提高每一個教職員工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并將他們的有生力量有效地凝聚在一起,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培訓。我們熟知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行。
因此,繼續教育培訓對現在的教師來說是一項有意義而又實實在在的工作。對教師培訓應該注重對其師德師風方面加大培訓力度,師德、師風建設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關鍵。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高尚人格的職業化體現,也是當好一名教師的力量之源。師德不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群體問題,即風氣問題。師德就如木桶的木板一樣,如果變彎了,也就不會有盛水的能力。個人師德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范圍里造成“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的影響,但畢竟還只是小范圍的事。教師群體如果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問題就演變為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為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所以,任何時候,提倡教師的師德師風都是必要的。首先,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實質上就是通過培訓來增大這一個個“大木桶”的容量,增強基礎教育的總體實力,從而提高全民的整體素質。
而想提升教育教學的整體效果,除了對所有教職員工進行技能培訓外,更要注重對“短木板”———一般教師的培訓。在實際工作中,學校領導往往更注重把優惠條件傾向于“優秀教師”,而忽視對“一般教師”的鼓勵和支持,久而久之,會使教師隊伍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使“一般教師”受到打擊,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雖然“優秀教師”的光芒很容易看見,但占學校絕大多數的還是“一般教師”,他們也需要激勵,也需要走出去呼吸新鮮空氣。讓他們經常走一走、看一看、學一學,效果可以大大勝過對“優秀教師”的激勵。只要有機會應將“一般教師”放在前面,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從而“馬不揚鞭自奮蹄?!币虼?,注重對“短木板”的培訓,從而提高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使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其次,新課改一輪接一輪,教師在學校獲取的知識已經遠遠跟不上新課改的步伐,因而教師應該讓自己及時充電。
新課改理念培訓是加強木桶的盛水能力,因此,繼續教育培訓應該從加強教師的新課改理念和信息技術以及實行走出去、引進來的長效機制這三個方面著手。在加強木桶盛水能力的過程中,新課改理念培訓是支持木桶的地基,教師只有認識到新課改的理念,方能把握一個尺度,備好一堂課和上好一堂課。通過培訓可使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師在教與學中的角色,讓師生交往互動形成“學習的共同體”,也可以使教師在教學中能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并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新課改理念的培訓,教師應多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用激勵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欲望,讓每個學生去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從而使學生中的“短木板”也快速茁壯的成長。第三,在教學中引進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輕松愉快地理解掌握。因而信息技術培訓也是每位教師的必修課程,在繼續教育培訓中應加強教師對課件的制作和靈活應用,使教師在熟練掌握相關技術的基礎上,能夠分析綜合選擇各類教育資源,進行教學設計與實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讓教師在現代信息技術中來彌補傳統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短木板”,從而改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實施中小學教師技術教育應用能力培訓與達標計劃,造就一支具有較強教育技術能力的新型教師隊伍,為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服務。最后,鄉村學校與城市學校應建立和健全一個教師交流的長效機制,讓城區學校與鄉村學校結對幫扶,讓城區教師把新的教學理念帶給鄉村教師,也讓鄉村教師將樸實帶給城區教師,從而使城區與鄉村學校形成互補,大大縮短城鄉教育的差距,使城鄉教育并肩前行。因此,要辦人民滿意、群眾放心、社會接受的學校,必須從“木桶原理”上有所啟發,做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把各個方面一一做好,到位才行,任何一個環節太薄弱都有可能導致學校在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