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產養殖外語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專業外語開設的主要問題
在專業外語的開設過程中,主要面臨高校重視程度不夠、師資短缺、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缺乏等方面的問題,以下將針對這些問題逐一進行論述。
1.1重視程度不夠,許多高校并未開設專業外語課程
桂國平教授在《我國高校的專業外語教育與國家競爭力》一文中指出,我國的外語教育由三個子系統組成:外語專業的外語教育;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公共英語”教育和他們的“專業英語”教育。“外語專業的外語教育”和“公共英語”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以表一列出的水產養殖專業英語課程設置情況為例,各高校均意識到公共英語學習在大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新生入學后的前兩個學年開設英語課,要求學生完成至少12個學分的大學英語課程學習,且課程性質均屬于公共必修課。相比公共英語的學習,專業外語的重視程度就十分有限了。高校對專業外語課程的開設更偏重于帶“國際”和“世界”的人文和社科專業,如國際金融、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國際法等,而許多自然科學專業的學生通常與專業外語無緣。以水產養殖專業為例,許多水產類高校并未開設專業外語課程,開設該課程的學校一般的開課學期為第6或第7學期,課程性質為專業選修課程。對基礎英語教育的重視能否彌補專業外語學習的不足呢?答案是否定的。專業外語的學習與基礎英語既相互聯系又是英語教育中獨立的一個部分,不能互相取代,且專業英語其難度比基礎英語更大,因為它既要求學生對專業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又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英語閱讀、寫作、聽說能力。
1.2對教師要求較高,師資匱乏
講授專業外語對授課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老師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也要求老師具有良好的專業背景。而滿足這兩個條件的老師一般需具有國外留學經驗。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對外聯系的加強,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力度的加大,留學回國人數越來越多,但由于這部分人均具有很好的專業背景,其回國后大多作為科研骨干投身到科研工作中,而高校對專業外語重視程度不夠、激勵政策不明顯,很少有教師花費足夠的精力去鉆研專業外語教學。專業外語教學內容相對較為復雜且一般無可參考的教材,以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為例,學院具有8個本科專業,相近專業的專業外語教育顯然應有所區別。學院開設了專業外語A、B、C三個方向,其中專業外語A主要針對水產養殖、水族科學和動物科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專業外語B主要針對生物科學、海洋生物、生物技術等專業的本科生;專業外語C主要針對園林、環境科學等專業的本科生。教學內容的復雜性,對師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教學方式單一
專業外語課時一般較少,通常為32學時,2個學分,而且目前許多專業的專業外語沒有可供參考的教材。教師一般以自身較擅長的專業技術概論為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抽象而枯燥,教學方式也非常單一。許多學校的專業外語課成了翻譯課,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另外,由于師資缺乏,專業外語課程的開設多采用大班教學,有的甚至50~60人一起上課。由于學生人數多,教師與學生不能很好地溝通和交流,學生更沒有機會說英語。這又反過來決定了教師只能采取讀生詞、講句子、評點翻譯的教學方式,形成了惡性循環,專業外語課被上成翻譯課也就不足為奇。
2改善專業外語教學應采取的措施
首先,應加強對課程的重視,從教育部到高校、老師、學生都應該意識到專業外語這門工具課程的重要性。在我國1999年版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版)》中明確規定專業外語的教學時數應不少于100學時,建議高校要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對穩定的專業英語課教師隊伍,成立由學校領導和專業英語教師組成的專業英語教學指導小組,嚴格按照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上滿100個學時。對專業外語課程的重視還表現在對師資的重視。高校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投身到專業外語的教學改革中;應加大支持力度使更多專業外語老師有機會去海外留學,提高教師的專業外語水平。其次,可積極利用外教資源。隨著高校的國際化,許多學校都有大量的外教資源,可以邀請這些外教參與到專業外語的教學工作中,對相關老師的課程設計、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提供意見和建議。最后,是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筆者在講授水產養殖專業外語的過程中,曾邀請本專業的外國留學生到課堂現場,鼓勵同學們與外國同學就水產養殖的一些熱門話題進行討論和交流,發現教學效果良好。在講述一些較抽象的專業詞匯時,可將同學們帶到工程現場或相關的實驗室以幫助其理解。另外,對語言的學習,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至關重要,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增加同學們說英語的機會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作者:李麗 譚洪新 李靜 單位: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 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