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業管理新常態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是進入“新常態”。經濟的新常態,必然促進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新高點。以此為出發點,探討以物業管理新常態,促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關鍵詞:物業管理;新常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2014年5月,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首次提及“新常態”。“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這是做好經濟工作的出發點。
1關于“新常態”
“新常態”相關講話及精神,主要特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第二,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看起來非常宏觀的三個方面,細細斟酌,聯系到當前新紀元物業管理行業的改革性的發展,讓我深深思考專業教學如何更深層次融入行業的迅猛發展和變革。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基本進入穩步增長階段,行業日趨完善,隊伍日漸壯大;管理模式、服務水平不斷優化和革新;從傳統式的以住宅物業為主的管理逐漸向商業物業管理進軍,從基礎的日常物業管理服務逐步向智能化綠化生態物業管理發展。經濟上的新常態勢必帶來行業發展的新常態,而行業發展的新常態必然對我們物業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當然,新常態也對中國帶來四大發展機遇,比如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這對物業管理行業來說是一個發展的綠色信號,為行業帶來更加平穩、成熟的發展平臺。
2物業管理行業“新常態”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分析說,進入新常態后,由于總量規模大,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會降低,對世界市場的需求不會減弱。同時,中國經濟走向新常態,意味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結合新常態具體的九大特征,來具體分析在新常態大環境下,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未來發展趨勢:
2.1個性化、多樣化綜合物業經營服務漸成主流
物業管理行業發展亦是如此,日常的安保、綠化、保潔、維修四大常規服務已遠遠不能滿足業戶的要求,如何開展精細化、特色化綜合經營服務項目是每一個物業管理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綜合經營服務對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的要求將帶來巨大的革新,從傳統的純服務型的人才逐步向顧問型、咨詢型綜合性管理人才發展,要求我們所培養的物業管理人員必須有全局意識,精準意識、特色意識。
2.2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產業組織新特征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給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沖擊,新技術、新材料的革新已深入各行各業,建筑行業尤以明顯。總觀當前新建物業,智能化建筑非常普及,建筑的智能化勢必需要設備設施的智能化,也要求服務智能化的同步。一系列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推動智能化、專業化物業管理人才的發展。這要求我們所培養的物業管理人員必須綜合性了解和認知智能化相關專業知識,不要求是專業技術人員,但需要熟悉和了解。
2.3行業的發展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
2016年,通過行業調研,專業院校互通了解,一部分傳統的服務型物業服務企業將逐步向專業顧問型服務企業轉變,中高檔住宅物業和商業物業的管理尤為明顯。顧問型物業服務企業將對物業管理人才帶來巨大的沖擊,綜合性要求非常高,經營管理人才匱乏。這給我們的專業人才培養也帶來了思考,如何使專業人才培養逐步向物業經營管理方向改革,是未來三年著力需要解決的問題。
2.4行業的競爭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
傳統的物業管理收費低,服務單一,業戶滿意度不高。隨著行業的發展,競爭愈來愈激烈,想要獲得中高檔物業的管理權,想要提升物業服務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由單一的價格競爭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如何針對不同的業戶群體、不同的物業類型,開展各具特色、服務管理水平高、質量佳的綜合性物業管理服務是競爭的焦點和核心點。
2.5綠色低碳物業管理模式已成必然
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低碳物業管理依托低碳房地產領域發展,推動低碳建筑和低碳物業服務模式的融合與發展。如何降低排放、更多采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外墻、屋頂組件等設備提高太陽能和生物能的利用,最大程度實現低碳設備設施維護與管理。居民生活污廢水,如何經過分離措施回收后循環使用,實現再利用。雙綠色管理、低碳綜合服務等都需要深層次考慮。
3行業“新常態”如何促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經濟的新常態助力物業管理行業新常態的迅猛發展,行業的新常態指引著人才培養的方向,為物業管理及房地產經營管理行業培養管理和服務的一線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
3.1轉換人才培養思路,從基層服務轉向管理服務
過去的物業管理專業教學,主要從物業管理基層服務開展,如客服、安保、綠化、清潔,隨著行業的新常態發展趨勢及發展范圍的改革,勢必要求物業管理的專業教學必須從基層服務教學轉向管理服務教學,合并、撤出、改革傳統課程,優化課程結構,務必使課程體系與行業發展不脫節、無跟進。
3.2改革人才培養內容,從基礎物業管理向綜合物業管理拓伸
必須從傳統的四大塊基礎物業管理逐步向綜合物業管理拓展和延伸。未來行業新常態的大環境下,物業管理勢必成為多能源、多渠道、多因子的組合方,主要業務將已外包為主,物業管理人員主要以管理、咨詢、協調為主,這對人才的要求勢必大大提高。這在教學中,必須得以反映。除傳統教學內容外,應加強商業物業管理、資產管理、物業經營管理等綜合性內容,強化學生知識結構體系。
3.3轉變人才培養理念,從單一人才培養轉向綜合型人才培養
行業的新常態,對人才的要求的轉變,勢必要求我們轉變人才培養理念,從單一型人才培養轉向綜合型人才培養。學生不再是課程考核是唯一評價因素,還需結合社團經驗、社會實踐經驗、專業實訓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評。課程的結構體系除基礎專業知識,還需開設與行業素養、職業道德成體系的相關課程強化綜合性人才的培養。
3.4深化校企合作機制,多樣化校企合作手段,實現行業與人才培養掛鉤
經濟的新常態,促進行業發展的新常態;行業發展的新常態,必然給其專業教學帶來重要的變革。為更好地聯系行業、跟緊行業,必須深化校企合作機制,摒棄表面化合作模式,請行業專家給學生一個學期講兩個講座,這種方式已不能成為單一方式。必須通過合同約定的方式,通過訂單班、學徒制、資源聚合制等多樣化合作手段,使校企合作機制深化,豐富。
參考文獻
[1]王小廣.引領新常態的戰略選擇[J].區域經濟評論,2015,(3).
[2]黃汝麗.經濟新常態下物業服務行業發展策略研究[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15).
[3]毛波杰.新常態下的“美麗物業”夢[J].城市開發(物業管理),2015,(1):101-102.[4]林志偉.新常態下的物業服務[J].中國物業管理,2015,(1).
[5]楊識文.新常態下大型央企的物業管理創新[J].現代物業•新建設,2015,(4).
作者:曹蕾 單位: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