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形勢下的博物館物業管理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博物館管理質量如何,較大程度上決定了博物館的優劣與事業發展方向。物業管理屬于博物館管理的關鍵內容之一。近幾年,我國博物館界普遍實施物業管理社會化變革,不僅明顯提高了博物館管理質量,而且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關鍵詞:新時期;博物館;物業管理
黨的十八大強調“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與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國省市積極響應等級國家的號召,全面推動文化事業向前發展。博物館是中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教育的關鍵構成部分,正處于新建擴建的重要階段,不管是創建規模或者設備設施的購置,均達到了無法比擬的現代化高度。新時期,博物館物業管理表現出新特征,對其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怎樣將博物館物業管理業務做得更好,是博物館人急需處理的重要問題。
1博物館物業管理含義及特征
從現代意義上說,博物館主要指為社會及發展服務的、向大眾開放的非獲利性常設組織,為教科研、欣賞的目的采集、維護、探究、傳遞并呈現人類和人類環境的物質與非物質遺產。物業管理即業主經過選聘物業服務單位,對房屋和配套設備機械及有關場地展開維修、保護、管理,保護物業管理范圍內的環境衛生及各種秩序的活動。博物館物業是公共物業,存在開放性、公眾性以及物業環境特殊等特征。而且,博物館物業還是特種物業,和居民物業、商業物業以及工業物業等不一樣,具有不一樣的管理規律。博物館物業重點具有以下特征:
1.1服務對象及需求不一樣
博物館服務主體在身份、年紀、性格、愛好、文化層次等層面不同。博物館物業管理服務主體不一樣,決定了其管理核心不同。如某市博物管屬于市政府外事接待的核心場所,對安全保衛、整體環境、講述接待、整體服務等要求很高。而且,博物館還是青少年擴展教育的主要平臺,兼顧到青少年人群活潑好動的獨特性,在設備機械管理方面,要對其堅固性、持久性、安全性引起重視,這就需要博物館物業管理全面考量不同服務主體及對象的特征。
1.2管理對象不一樣
博物館物業管理器包含服務于“人”,也包含對“物”的管理。像博物館文物、天然標本、文博檔案信息、精密設備、展覽設施等對存儲環境的要求很嚴格,這就需要博物館物業管理于安全預防、溫濕度等環境管控,及其防火、防盜、防潮、防塵、防光、防蟲、防鼠、防有毒氣體等方面選擇專業的有效對策。
1.3資金來源不一樣
博物館是公益性事業機關,幾乎依賴財政撥款進行管理經營。為了迎合群眾的基本要求,配套創建了很多收益性設備,像茶社、咖啡廳、書店和藝術品商店等。這類配套設施選擇自負盈虧模式進行物業管理,在迎合群眾參觀基本要求的基礎上,以微利的運營方式在經營,其收益總額交給財政局,實施收付兩條線的財務管理體系。
2新時期博物館物業管理計劃
2.1詳細人性化管理
博物館物業管理采取細致化、人性化管理方式,能夠提高博物館和物業公司服務水平,加強成本管理。實行細致人性化管理戰略,克服原來物業管理滯后、教條的形式,創建集辦公、參觀、科研為一身的融洽服務系統,使物業服務的消費對象感受服務、尊重服務,可以創建符合博物館發展的物業新模式,實現物業管理形式的細化及創新,更好地分配各種物業資源。
2.2節能減排的物業管理
當前,許多博物館的經營資金都依賴國家財政補助。所以,在館舍新建擴建階段,重視新材料、新科技、新能源的使用;在經營過程;選擇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方法,并充分使用可再生資源,創建低碳環保的物業經營方式,可以有效減少能耗,節約財政支出。比如,依靠屋頂等大型場所創建太陽能光伏發電平臺或實現屋頂綠化;全面了解低碳節能裝置的應用及維護技巧,提高職工節電節水思想等。提倡低碳物業管理,指引物業公司的運營管理方式朝著低碳物業管理方式改變,提升物業管理對新能源、資源的回收使用率,有助于推動新型“綠色博物館”的發展進度。
2.3“1+1”專業規模化隊伍
目前,我國博物館物業管理包括兩種形式:第一,經過招標引入社會物業服務組織進駐管理;第二,博物館原本物業部門自主招聘勞務者展開物業管理。伴隨博物館發展規模的擴大與現代化科技的使用,管理人員亟須培育一支了解本館設備設施運轉的高素養、專業化物業管理隊伍。首先,博物館要準備足夠的物業管理人員,強化專業技能教育。其次,經過社會招標引入口碑佳、管理標準的物業組織。依靠博物館管理機構的優質技術水平,然后,根據物業公司豐富的人力資源一同創建物業管理“1+1”隊伍經營方式。物業管理組織的運作以經濟利潤最大化為重要目標,服務隊伍應當在符合公司效益及館舍服務效果的雙重要求中找到平衡點,如果失衡,將會造成物業管理部全面維修不徹底,服務效果不好,服務質量較低。博物館培育專業的物業管理精英,組建專業的精干團隊,然后,依靠社會上標準的專業技術工作人員展開館舍規模化物業管理,不僅能夠保證及時加強機電設備運維養護與設備維護,防止物業公司過度依賴技術,還能更好監督物業公司的業務,防止物業公司業務失衡造成服務降低。
3新時期博物館物業服務發展策略及建議
3.1盡量獲得政府在政策及資金方面的支撐
博物館是一個非盈利性組織,其公益屬性注定無過多的社會經費來源。對于目前規模大、文物豐富、服務環境煩瑣該種新時期的物業管理業務,運營資金困難逐漸突出。博物館內在生命力及真正意義,既是其具有多少藏品,也是其怎樣發揮這類藏品的社會價值。博物館物業管理組織要按照設備設施的應用周期與日常運轉狀況,編制詳細的養護方案,然后,根據劃分后的年度維保目標立即進行資金審批。在申請政府增加財政補助一次分配力度的基礎上,博物館在組織部門之間二次分配時不得忽略物業管理資金審批,壓縮和拿作其他項目部門應用。高質量的展覽配上優化的物業管理就是相得益彰,無較強的后勤服務保證,再健全的展陳藝術也無法獲得最完全的綻放。
3.2制定完善的物業管理監督制度
當前,我國物業管理法律規定尚未形成完善的控制體質,有的甚至有不統一的情況。所以,國家要陸續制定與優化物業管理法律規定以及實行細則,用來規范政府主管中心物業管理組織業主的行為,妥善協調好他們的關系,把物業管理引入法制化、標準化的良性運營軌道。針對博物館該種開放式服務場所,管理人員要按照本身的運營特征,根據國家現行的法律規定制定行之有效的監督監管制度,對物業管理及服務展開多角度實時監督。物業管理是一種社會化經濟行為,其管理人員能夠充分使用市場經濟競爭體系,選取服務佳、收費科學的公司;而且定期組織市場調查,緊隨社會腳步,立即淘汰管理思想滯后、服務效果差、管理能力較低的物業管理公司,讓博物館物業管理事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3.3以節能減排為核心,推動低碳物業管理信息化發展
建筑節能減排問題是包含國家長遠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在全國全面踐行低碳建設的新時期,博物館管理人員也應以低碳為主,以節能綠化為目標,掌握本身的能耗定位,根據定位提出詳細的實施方案,監督、檢查各項目部門與物業公司節能減排工作,在迎合館舍常規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降低碳排量。在經費允許的條件下,持續增加科技投入,推動高科技節能設備的應用,把低碳物業管理引入物業考核中,提倡低碳健康的服務觀念。物業公司就要在日常業務的各個方面真正落實節能降耗,把低碳的戰略方針引入每一層業務細則中,為業主和參觀者帶來低碳的生活環境及觀念,促使低碳物業朝著信息化發展趨勢發展,讓所有文博事業的從業者均主動做到“文博事業也要求低碳,低碳目的在于得到更科學的發展”。
3.4實現專業標準化發展,深入人文環境創建
博物館物業管理中心要注重擬定專業化、規范化的服務準則,按照現代化文博行業發展的需求,及時培育懂專業、會服務、懂管理的物業管理人員,組建一支動態穩固、結構科學的高素養團隊,優化與文博文化相統一的特色化物業服務制度。深入人文環境創建,建立融洽的人文服務系統,采用以點帶面的形式,促使物業公司形成細致人性化的服務觀念,以觀念指引物業公司的業務行為,并貫穿于每個業務環節,最后,激發職工追求以人為主、以文物維護為本的服務理念。
4結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新建改擴建打開了文博行業發展的新篇章。為了使人們享受健康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政府機關需要注重博物館特殊的文化資源。完善的展覽少不了一流的服務與管理,于博物館管理方面,一線工作人員需要再接再厲,把這項工作引向正常的發展軌道,進而增加公益性文博行業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饒光鋒.博物館物業管理的問題及對策——以深圳博物館為例[J].客家文博,2019(02):26-29.
[2]趙志婷,董麗麗,徐旭,陸洲.自然博物館“3+1”物業管理模式的探究[J].中國商論,2016(20):47-48+50.
[3]楊汝俊,劉國輝.新形勢下博物館物業管理模式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3(10):142-144.
作者:李崗 單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