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G無線通信傳輸分析與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引言:
十年前,世界上傳輸速率最快的移動網絡是3G網絡。而短短十年,5g時代已經到來,這十年就是發生了什么,面對5G無線通信的發展,我們更應該做好對其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十年前,世界上占據主流地位的移動網絡是3G網絡。2009年12月,北歐電信巨頭TeliaSonera公司在瑞典的首都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個第三代伙伴合作計劃(3GPP)長期演進(LTE,LongTermEvolution)標準。相對于當時原有的3G網絡技術而言,LTE是一個過渡的3.9G技術,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3G+,是基于當今CDMA的3.5G和3.75G移動標準,如HSPA(High-SpeedPacketAccess)。而當時WCDMA的R99和R4系統能夠提供的最高上下行速率分別為64kbps和384kbps,為了能夠與CDMA1XEV-DO抗衡,WCDMA在R5規范中引入了HSDPA,在R6規范中引入了HSUPA和無線通信技術EV-DORevB。該標準的物理層包含有多個高吞吐率、高傳輸速率的數字通信傳輸技術,主要用于滿足蜂窩網絡更快的數據率。因為2G和3G采用是EV-DORevA技術,所以最多只能使用一個波載,而LTE則是使用的EV-DORevB調制技術,可以最多同時使用15個波載(實際使用通常為3個)。通過支持高達20MHz的帶寬、4x4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道和高階調制方案,LTE的下行信道可以達到300M/s的速度。由于LTE系統缺乏和3G系統的后向兼容性,因此對于那些早早更新了3G系統,在2010年左右大規模更新網絡的運營商顯然更為適合。然而對于更新3G網絡不久,在2015年之前不希望進行“革命性”換代的運營商而言,LTE顯然不是最佳選擇。因此3GPP推出了HSPA的演進項目HSPA+,其目的在于保持與R6版本的后向兼容性,同時在5MHz帶寬下達到和LTE相仿的性能。2012年1月20日,國際電信聯盟網站公布的消息,國際電信聯盟在2012年無線電通信全會全體會議上,正式審議通過將LTE-AdvancedWirelessMAN-Advanced技術規范確立為IMT-Advanced(即4G)國際標準,我國主導制定的LTE-Advanced同時成為IMT-Advanced國際標準。如果稱LTE為3.9G移動互聯網技術,那么將LTE-Advanced稱為4G標準更加準確一些。
二、5G無線通訊傳輸前景探討
回顧移動通信網絡的發展歷史,每隔10年左右,以通信網絡的升級迭代為標志,移動通信領域就會發生一場大變革。每隔10年新的移動通信技術就會普及。據中國IMT-2020(5G)推進組于2014年5月的《5G愿景與需求白皮書》數據披露,預計到2020年全球移動終端(不含物聯網)的總量將超過100億,其中五分之一預計來自中國,全球物聯網用戶數量將超過500億,而中國同樣占據超五分一的份額。網絡消費者對帶寬的需求呈現出幾何式增長,導致了各大智能技術公司和研究機構前仆后繼地爭相投資,不斷謀求使用新技術擴大網絡帶寬和提高傳速速率。以移動通信網絡數據傳輸速率做比較,第一代模擬式系統(1G)以模擬技術為基礎,僅提供語音服務,比如高級移動電話服務(AMPS)。第二代數字式移動通信技術(2G)主要采用數字技術使用標準,例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傳輸速率最高只達384Kbps。而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提供了更好的用戶體驗。但是與當時已經有很大程度普及的有線寬帶網絡相比,3G移動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仍然很慢。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通常可達到10~20Mbps,甚至最高可以以100Mbps速度傳輸無線信息,這種速度相當于10年前手機上網速度的大約100倍,比20年前撥號,上網快2000倍。可以預見,等發展到第五代移動通訊,其將具備更大的吞吐量和更快的網絡傳輸速度。
三、結束語
當今的無線網絡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通訊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變革伴隨著的是用戶數量的爆炸式增長和用戶體驗的不斷優化。從20世紀80年代第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到2010年前后的4G網絡,技術在發展,軟硬件功能在增強。5G無線通信傳輸在將來會徹底取代4G通信,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參考文獻
[1]李欣雪,任瑾,徐殿雙,等.基于5G無線通信傳輸分析與探討[J].電子世界,2018(4):121-123.
[2]楊松朔,何海浪.淺析5G的大規模天線無線傳輸理論與技術[J].科技風,2017(7):88-89.
[3]王東明,張余,魏浩,等.面向5G的大規模天線無線傳輸理論與技術[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6,46(1):3-21.
作者:周洋 單位:吉林吉大通信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