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音樂學科的教學中,應該通過說、想、看、導、聽、唱、動的方式來進行,用以深化、強化學生的理解、感受、表現音樂的能力。其中,多方面的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這也是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的重要環節,如果正確引導善于利用,定會讓教學增輝、生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配樂吟誦,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文學素養
審美能力主要通過美的形象去調動學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個性、愛好等心理功能,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動人。古詩文作為文學的一種形式,是現實生活在作家頭腦中的反映,它高度精練,集中反映了社會生活,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美。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在音樂教學中將古詩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歡快優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反復吟誦、吟唱,把學生帶到詩的意境中去體會,體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在優美的詩歌作品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如,孟浩然的《春曉》一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北磉_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雖然只是春天中的一個側面,但是景真情真,言淺意濃,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情趣。鳥聲婉轉,悅耳動聽,啁啾起落,遠近應和,配上輕快的旋律,成為一首美妙樂曲。讓學生合唱吟誦、欣賞,就能讓學生與詩人一起感受到春光在視覺和聽覺上給予的無限美感。通過配樂先聲奪人,讓學生感受到美,使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在共鳴中體會詩中蘊涵的美,從而逐步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文學素養得到提高。
二、歌詞編寫,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提高文學素養
在高年級的教學中,歌詞的編寫是一項主要的內容。創編歌詞的目的是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梢苑抡崭柙~內容創編歌詞、發散思維、多角度創編歌詞等三創模式,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相互合作,自主構建知識結構,是提高認知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音樂興趣培養審美情趣及創新精神的有效方法。針對音樂學科的特點,在教學中,改革傳統教學方法,依照兒童的心理特點,高年級為“在創作中捕捉音樂形象,激發情感”,使音樂教學形成“技、趣、情”融為一體的相輔相成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變“要我唱”為“我要唱”。探索直觀誘導法、故事激情法、游戲表現法等,在唱游活動中理解與表現音樂的方法,使低年級學生擺脫了由于識字有限而造成的理解音樂的困難培養了音樂情趣,順利地完成了幼小過渡,探索出“根據音樂實踐中感知的印象理解概念名稱的教學方法”和“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對音樂作品的再創造之中”的教學方法,使低年級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中,變被動的單純說教和枯燥乏味的訓練為主動的實踐與探索。針對高年級學生自尊心強、不愛表現自己和流露豐富的情感特點,采用“感受再現法”和“舊曲填新詞”讓他們在再創作中體會各種不同情緒的作品,以求與所學歌曲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的內心活動表現為外在活動。
三、理解樂曲,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提高文學素養
通過對歌曲的理解,可以使學生的歌唱音色甜美,和聲飽滿,唱出心靈深處最動聽的曼妙之音。也可根據學生對樂曲的理解與表述,讓他們勇敢地站在舞臺上,充滿自信地用歌聲表達內心情感的體驗,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只要有助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表演形式,都可以引入課堂,這樣也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在音樂學科中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需要老師適當地激發和鍛煉,另外這也是一個長期的持久的過程。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我們將相關內容引進音樂課堂,形成一種多元化的教學主題,以輔助教學,優化教學,延伸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加強美的教育,提高文學素養,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既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和綜合素養,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綜合水平。
作者:孫亞苓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青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