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跨文化下的英美文學教育生態模式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頻繁,跨文化的交流成為了不可阻擋的趨勢,這引發了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教育水平提升。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整體教育體系的完善,大眾對于教育需求隨之提高,在跨文化視域下,整體的教育模式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高校教育需要改變傳統的觀念和模式,特別是英語教學,需要結合國際趨勢轉變教學方法。
隨著整體經濟的發展和國際溝通頻率的增加,國家之間就彼此的文化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給英語學習者以及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此環境下,如何做好跨文化視域下的教育工作,將直接決定整體教育質量。對于相關專業的教育者而言,應當充分結合英美文學教育生態模式的構建,來解決傳統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而為高校學生的個人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和機遇。
一、跨文化與英美文學教育發展的聯系
在英語教育中,英美文學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科目,對于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學生更加直接了解文化的內涵,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跨文化視域下的英美文學教育中,可以適度加入很多其他地區的文化要素,使得學生逐步構建起對于不同文化的認知以及相關的情感能力[1]。同時,跨文化視域下開展英美文學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鼓勵學生學習多元文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在跨文化視域下,英美文學教育不是單純讓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在此基礎上需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英美文學的科目可以鮮明地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社會發展以及各個國家的文化內涵,這是對人類自身文化思想的描述以及反饋。此外,在英美文學課程學習中,學生的跨文化教育可以得到有效培養,解決傳統授課中存在的各類限制。因此,在跨文化視域背景下,提升英美文學教育質量十分重要。
二、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溝通語言是文化的表現載體,可以對文化進行有效描述。結合文化可以了解語言的具體內涵,因此,英美文學教育需要對英美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在此基礎之上開展相關的教育工作。但是,在高校英語專業的英美文學教育中,教學觀念相對比較老舊,無法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文化溝通平臺。因此,這對于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是不利的,也無法幫助學生更加直接、準確地體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對比,這對于實際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文化傳播需要理論和實踐相融合,所以在這方面必須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和調整,結合文化之間的比較來進行有效分析。
(二)語言訓練與文化內涵不相配在新時期,文化發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在文化內涵方面,無論是在教育領域還是在傳播領域,都需要結合新文化所提出的各項內容,做好相應的工作,這也是時展對于教育工作改革提出的具體要求。所以,在實際的高校教育中,很多教師仍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無法及時轉變觀念。教育模式比較老舊。因此,在語言訓練過程中無法凸顯時代的內涵,也無法滿足文化內涵的要求,這就導致眾多教育目標無法實現。
(三)英美文學教育缺乏系統性當前,英美文學整體教育缺乏系統性。眾所周知,跨文化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人員配合、知識配合,也需要構建符合教學實際的體系。結合筆者的實際研究來看,很多教師在講解英美文學時,都有明確的教學任務,但是重點還是放在詞匯、語法、結構等內容的講解上,這確實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但是在文化傳播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此外,在具體的教學考評中,也缺乏與文化內涵緊密結合的要素。盡管從調查中得知,一些高校認識到英美文化教學中跨文化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沒有針對性的考核。在部分跨文化教學課程中,重視跨文化的理論內容,但是缺乏有效的實踐,無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跨文化視域下英美文學教育生態模式構建的策略
在跨文化視域下,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育生態模式的構建可以結合上述問題和時代的發展來進行。為了做好相關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提升學生的主體性跨文化意識在英美文學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真正發揮出它的價值,就要以學生作為主體,以文化作為載體,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包括專業技術能力,也包括交際能力。首先在教育中應當將跨文化意識作為根本的培養目標,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上來。跨文化意識的凸顯相對比較抽象,所以需要結合文化知識儲備和文化載體來使學生深刻了解文化的現象、特征[2]。其次,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也需要加入文化元素,使得文化和教育內容能夠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語言表達和溝通的價值,進而主動投入到相關的文化研究和英語學習中去。
(二)引導學生了解英美文化內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英美文化的內涵。文化學習是系統性的,必須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將語言和文化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技巧,從而提高文化素養。在高校英語專業的英美文學教育中,可以采取有效引導的方式,比如在教授《傲慢與偏見》時,教師不僅要重點講解語言的使用特點,也要幫助學生去探究這類特點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背景,以此作為突破點去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時代情景、內容、主題、人物、思想等,從而挖掘文章中所蘊含的繼承法則、女性權利、婚姻思考等深層次文化內容。
(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在跨文化視域下,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深化英美文學教育。很多文化元素較為抽象,因此在英美文學教育過程中,可以結合信息技術來做好相關的教學工作,使得教學手段得到豐富的同時,也幫助學生直觀體會到文化的相關要素。比如,在講解《簡•愛》時,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還可以將一些網絡名人對這部作品的點評展示給學生,這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很有幫助。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多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實踐活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使相關科目的系統講解要求得到落實。
四、結語
文化傳播需要借助于語言、文學等載體。新時期,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頻繁,要了解中國文化與英美文化之間的異同,深入研究跨文化交流傳播的要點,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完善英美文學教育生態模式構建,使得文化間的對比更加清晰具體,讓學生在文化對比中進行深入學習。
參考文獻:
[1]龐燕寧.英美文學教學“文化研究”新視域的轉換[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3):111-116.
[2]張慧蓮,李少敏.跨文化視域下的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鑒賞研究[J].名作欣賞,2018,(36):148-149.
作者:范佳程 劉靜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