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綜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當代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的發展促進了當代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興起。與此同時,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理論上也促進了美國黑人女性文學的發展。西方女權運動不斷地開展促進了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形成。順應了歷史的發展,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誕生了,正是在這過程中,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經過了由萌發到發展最后到繁榮的過程。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基礎是建立在以白人男性主流文學與批評和以中產階級白人女性為主的女性主義批評之上的,種族、性別、階級及歷史與文化壓迫是它所批評的范疇。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以特有的視域和啟發性的文學研究引領了美國文學領域的新思想和新理論。在持續的發展和實踐中,美國黑人女性文學形成特殊的言說方式并使人們的認知模式與思維方式徹底被改變,從而有利于人們認識與探究邊緣文學與少數族裔女性文學,并對第三世界女性文學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的定義
“黑人女性主義”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紐約,時間為1973年8月15日。由創始人之一的瑪格麗特•斯洛恩同愛蓮諾•霍爾姆斯諾頓共同宣布“國家黑人女性主義組織”成立。“黑人女性主義”這一術語即便早已應用廣泛,但因為它的含義充滿矛盾且有多種解釋,因此僅被少數學者給予界定。在給黑人女性主義定義的時候許多批評者需要選用不同標準。如麥克道威爾認為“黑人女性主義是指從政治角度分析黑人女性作家作品的黑人女性批評家們”。目前的文學批評家普遍認為“黑人女性主義者”是指特定的具有女性主義意識的非洲裔美國女性。美國著名黑人女性主義批評家芭芭拉•史密斯和貝爾•胡克斯也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提出了對黑人女性主義這一概念進行明確定義的主張。當前,被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觀點是“黑人女性主義”指黑人女性主義者提出的觀點與主張;“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指用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研究方法對文本進行分析和評價。
二、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的歷史發展
20世紀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和女權運動的興起促進了當代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的迅速發展。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之后,當代黑人女性開始逐漸發出自己的聲音。在20世紀80年代,黑人女性主義批評正式進入成熟階段,在這一階段各類有關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的文章顯現于文學領域中。20世紀90年代至今,是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發展成熟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多元文化同時也促進了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新發展。總的來說,當代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挖掘與發現階段
美國黑人女性文學批評發展的第一階段主要運用知識考古的方法挖掘、整理與重新發現美國文學史中被湮沒、被忽視的黑人女性作家的創作成就。集中體現在大量有關黑人女性創作選輯的收集、整理、出版發行。例如,艾麗絲•沃克對佐拉•尼爾•霍斯頓一生和成就的探究就極具代表性。肖伯格的19世紀美國黑人女性叢書的問世和黑人女性批評家文集的出現,人們可以更加了解黑人女性文學并對其更加關注,同時也說明了對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進行挖掘具有重大意義。
(二)分析與研究階段
經過了對黑人女性作家文學創作的挖掘與發現階段后,黑人女性主義批評家們開始對黑人女性作品進行文本分析和研究。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必須建立在黑人文化與其發展歷史基礎上,不僅不能忽略非洲文化,而且要考慮與美國的歷史與文化特點相結合;在不斷地挖掘研究中,找出黑人女性作家創作中的一些共同特點。對黑人女性文本中主題和意象、語言表述形式、文化特點、修辭、話語言說方式進行分析與總結,從而找出其存在共性。美國黑人女性批評家否定和抨擊了男性作家和白人婦女對自己偏見性的定位,并對自身進行全新定義,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話語體系,從而改變了傳統女性主義的議題和內涵。同時也為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創造了新探究方向。
(三)創新和發展階段
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發展的第三個階段,主要是在分析文學作品找到其共性后對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理論的建構階段。黑人女性文學批評在最初階段常被指出理論不充分。在中后期發展階段,經過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者們持續地建構創新具有黑人女性文化特質的表述方式,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開始將性別、種族、階級等因素分析作為對自身含義進行審視的重要方面。20世紀90年代之后,黑人女性主義批評引入多種文化研究方法,豐富了自身作品的文化內涵,拓展了其批評視野并使其得以迅速發展。
三、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的核心問題
黑人女性遭受的種族性別歧視與階級壓迫所形成的共時性話語成為黑人女性文學批評的核心問題。美國黑人女性文學批評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建設構造黑人女性特色的文學傳統及其批評傳統。因此,黑人女性主義批評家的目標是對黑人女性的文學傳統以及美學表述的追尋。美國的黑人女性在最初一直遭受著奴役與迫害,不但遭受白種人的種族歧視以及階級壓迫,還受到同種族黑人男性的壓迫,完全過著奴隸生活遭受著無盡的痛苦,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沒有任何身份地位可言,對獲得自由以及平等待遇具有強烈渴求。在黑人文藝復興時期,黑人女性同種族歧視和性別壓迫的社會進行斗爭,努力進行自我身份尋找與自我價值的實現。當代黑人女性在其作品里也體現了對種族與文化身份的探尋。黑人女性文學擁有自身獨特的文學傳統,它有別于白人女性文學,它不是偶然的、個別的現象。美國黑人女性文學批評家在創作文學作品時具有文化傳承的特點。這種代代相傳的傳統使黑人女性文學具有強大的文學傳統。總而言之,黑人女性文學批評的核心議題就是建構黑人女性自己的文學批評傳統,這也成為黑人女性反抗種族壓迫與性別歧視的有力武器。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體現出了對人類共同問題的關注,同時也體現出了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也在逐漸走向成熟。
四、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話語的建構
黑人女性主義批評家在選擇運用批評話語時體現了獨特的話語表述方式。美國當時主流文學批評理論影響了黑人女性文學批評話語,顯示了其多樣性的特點,同時形成了一種雜語共存的對話體批評話語模式。因此可以說,多樣化的構成與其話語的混雜性以及對話性本身成為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話語的一個重要特點。敘述話語的選擇既表示文化選擇,又體現出運思方式。由此看來,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話語的建構旨在使用一種混雜性的、對話性的話語模式。黑人女性批評家們運用這種話語形式來表明黑人女性主義對自我價值的尋找以及自身差異的文化身份訴求。黑人女性文學擁有非洲黑人文化與主流文學兩大文化源頭,黑人女性文學傳統既有非洲口述文化傳統,又有歐美白人主流文學書面文學傳統;而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話語不但吸收了西方話語特點,而且受非洲黑人土語批評話語的影響。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用一種邊緣性的、混雜的話語表述形式改寫了主流話語簡單的、非對話性的話語表述方式。以一種異質性的言說方式,顛覆了主流話語的普適性的言說方式,使黑人女性成為表述自我的主體,使黑人女性主義批評參與到其他文學批評的對話中。
五、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的特點
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特點重點體現在認識論和方法論基礎上。
(一)認識論基礎
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發展離不開非洲文化淵源,古代非洲哲學思想認為事物是在對立雙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下發展的,世界是和諧共存的,這種思想即“對立統一”。古代非洲哲學思想是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的認識論基礎。非洲裔美國語言學家史吉內瓦•史密斯曼認為事物對立雙方能形成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產生一種既定的事實所不可缺少的。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的認識論并不是來自西方傳統中的二元對立觀點,它采取的是對立統一、和諧共存的觀念。這些看似對立矛盾的事物在黑人女性主義批評中實現了和諧統一,并成為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認識論基礎。
(二)方法論基礎
從方法論的角度來分析,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不但繼承了美國黑人文學批評和女性主義批評,同時吸收了當代西方各種批評研究方法,并對這些理論進行了修正與改寫,實現了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確立。事實上,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促進了自身研究范式的改革與創新。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家依據自己實際文化經歷構建自己的批評理論。她們對男權社會對女性性別的歧視,以及種族主義壓迫進行強烈抨擊。探討種族與文化的關系,突出文化群體作用,消除男性主導一切的思想,為女性話語權提供理論支持。女權運動的興起也推動了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的發展,它源于主流女性主義批評,但其又游離于主流女性主義批評之外,擁有自己的特點。總而言之,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不但促進了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興起,也推動了美國黑人文學批評的發展,成為美國文學批評中重要組成部分。它引領了當代西方文學思潮和批評理論的新潮流,構建了完善的系統理論,成為少數族裔女性文學批評中影響最為廣泛的文學批評流派。對西方傳統文化、美國黑人文學傳統及女性主義傳統進行了重新闡釋,并進行了補充和完善,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對后殖民女性主義和第三世界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啟示和推動意義。
作者:李苗苗 宋寶梅 單位: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