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會計電算化創建及內控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集團公司下屬企業眾多,礦井、分子公司布局分散、地域廣闊,根據行業特點,網絡會計電算會按內部體系和外部體系分別設置,對內與下屬單位、分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子系統相連接,對外和子公司通過Internet網鏈接整個網絡。內部會計系統作為整個內部局域網管理網絡系統的一個子系統,為了防止網絡中斷而給遠距離單位操作帶來影響,先在下屬各單位、分子公司建立局域網,然后再由其服務器將數據通過網絡系統及時地傳送到集團公司財務部的中央服務器,形成一個以電子聯機實時處理的網絡化控制的信息系統。網絡會計電算化對外部的連接主要是通過收集相關的經濟業務信息和外地子公司的數據傳輸和相關業務的處理,并向外界會計信息和相互交流,保持與外部的勾通。在網絡會計電算化的實施過程中一是注重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網絡會計電算化需要既懂網絡、計算機知識又具備會計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企業應立足于國際水準,培養一批能夠精通信息技術和財務管理知識,熟練地進行財務信息加工和分析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以滿足對財務信息的需求,造就一批具有創新思維、高素質的一線應用系統維護以及懂得二次開發的技術人才,要建立起一支龐大的技術過硬的高素質隊伍,以滿足規模市場的定制工作,推動企業電算化事業真正向管理型、智能型、網絡化轉變;二是配置好系統的硬件和軟件。硬件配置要進行總體規劃,考慮好當前和將來的需要,使用不間斷電流應付電源性故障,機房或終端運行環境要有一定的溫度、濕度、防塵、防雷等方面措施。系統軟件的配置,服務器一般采用WINDOWS2003,客戶端一般采用WINDOWSXP,數據庫管理系統配置一般選用INFORMLX(網絡版)。
二、網絡會計電算化的優勢
(一)增強了信息的共享性,實現集團公司財務管理集中化
網絡會計把企業內部各分支機構之間的各種會計數據的存儲形式統一規范起來,建立中央數據庫。集團公司可隨時瀏覽所有下屬單位、分子公司網上計算機內的資料,遠程監控其財務情況,整合財務資源,集中采購、集中銷售和集中調配資金,實現了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最優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通過軟件資源的共享,將大大減少信息的重復輸人,減少出錯的可能性,也將大大地縮短信息傳遞的時間。
(二)設備的共享功能得到了明顯增強,降低財務管理成本
從企業的硬件設備來說,由于網絡內的各計算機系統共同存在于一個網絡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當網絡配有一臺高性能的服務器后,其他工作站配置要求可大幅降低,網絡環境下,除了服務器外,其他終端都可以共享服務器的各種軟硬件資源,并可進行實時處理,只要網內有一個計算機系統擁有了某一個高檔設備,網內其他計算機系統則無須再購買此設備,既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又減少了網絡內高檔設備購買的開支投資。
(三)通訊方便、快捷,實現財務管理從靜態變為動態
通過網絡方式,企業可以更直接、快速地與外部通信,大大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準確度。網絡會計電算化一是實現數據在線輸入,業務信息實時轉化,自動生成會計信息,使得集團公司的會計核算從事后核算變為實時核算,集團公司的會計信息管理實現在線管理,會計信息在內部各部門之間、企業與上級主管部門之間等,各子系統之間可進行自動傳輸處理;二是實現了遠程報表、報賬、查賬、審計及網上支付、對賬、報稅等功能,使得財務管理從靜態變為動態,這樣不僅大大縮短了傳送時間,而且減少了出錯的可能性。
(四)實現了會計信息的標準化,使企業的業務向無紙化發展
實施網絡會計電算化,規范了下屬單位、分子公司的會計工作,統一了集團公司會計核算,會計工作不斷標準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保證。網絡會計電算化要求信息在企業信息系統中以電子數據存在和運動,并可以直接與外界系統交換信息,最終使系統不再依賴紙張等傳統信息載體,業務向無紙化發展,從而提高會計信息處理的及時性。
三、網絡環境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完善盡管網絡會計電算化優勢頗多,但網絡的開放性、計算機系統本身的脆弱性及網絡會計復合型人才的匱乏性等都決定了網絡會計會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和管理風險。針對網絡會計電算化的雙刃性,我們在充分利用其優勢的同時,還應妥善化解它面臨的風險、努力做到“有為”、“有位”,以促進其良性、健康發展。
(一)實行用戶權限分級授權管理,加強人員職能與權限控制根據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業務要求,設立各個電腦操作崗位,明確規定各崗位職責、操作工作內容和權限,對操作密碼要嚴格管理,指定專人定期更換密碼,杜絕未經授權人員操作會計
軟件,操作人員離開計算機前,應執行相應命令退出會計軟件,確保會計數據的安全、準確、可靠。
(二)完善數據操作管理制度,加強操作程序控制
為了保證信息處理質量,減少產生差錯和事故的概率,應制定上機守則與操作規程辦法,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體體現。首先,應對進入系統的數據設置相應的審批制度;其次,應對系統的每一功能模塊設置操作權限和口令密碼,對特別敏感數據還應設置多級密碼控制輸入;第三,建立必要的上機操作記錄制度,使用日志的形式記錄下每個會計操作人員的機號、登錄日期及時間、所做的操作等情況,并經常性查看日志,檢查有無異常情況,監督系統操作;第四,會計電算化軟件中應設置對輸入數據進行校驗的功能,當操作員由于疏忽出現錯誤時,系統能自動檢測出錯誤并拒絕接受錯誤數據,并出現警告信息;第五,要做好日備份數據,同時還要有周備份、月備份,年度備份并雙刻錄光盤異地存放保管。
(三)加強網絡會計安全防范措施
訂立內部操作制度,禁止非電腦操作人員操作財務專用電腦,確保會計數據和會計軟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對數據和軟件的非法修改和刪除;會計電算化系統應采用單獨專門供電系統,并且不定期進行電源安全檢查;要經常對有關設備進行保養,保持機房和設備的整潔,制定防火、防水、防盜、防鼠的措施外,必要時可采用電子門鎖、指紋核對等防范手段,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對磁性介質存放的數據要保存雙備份和做好硬件維護,防止因計算機故障導致數據丟失;在軟件修改、升版和硬件更換過程中,要保證實際會計數據的連續和安全,做好備份,并由有關人員進行監督;健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出現故障時進行排除的管理措施,保證會計數據的完整性。
(四)增強網絡會計電算化系統操作人員的安全風險意識
電腦是人操縱的,增強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是預防案件發生的首要前提。因此企業應在對職工進行定期的計算機、通訊、網絡理論知識及會計知識的業務培訓的同時,注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要求員工提高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自覺遵守各種規章制度的操作規程,防止工作中出現不必要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