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師職責與角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古至今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但隨著時代不同,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也有所轉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知識進入了快速倍增的時代,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新時代的高校教師職責與角色,就是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學過程的設計者、教學理論的研究者、思政教育的踐行者、堅定不移的學習者。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自主學習能力;獲取知識能力;教師職責
古人把教師的職責歸結為:傳道、授業、解惑,其本質就是教書育人。但不同的時代因主觀意識與客觀條件的差別,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也有所不同。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教育信息化,知識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從19世紀的約50年,到20世紀90年代,幾乎每年增加一倍,再到如今2020年,新增知識可能是現在的3~4倍,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再多,也跟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學生畢業之后,會遇到更多的新知識,甚至課堂學過的知識過了若干年后,失效了。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讓學生提高獲得知識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教師為中心、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高校教師將以怎樣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是我們必須面臨的考驗。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2012年,世界最著名的MIT和哈佛共同創建了edx學習平臺,目標是把世界最好的課程放在網上,供學生免費學習,從此開始,世界各國在線的學習平臺風起云涌,中國大學MOOC、超星等平臺也提供了大量的在線課程,供學生自主學習,對我們的傳統教學帶來了沖擊,同時對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教育信息化,快速增長的在線課程迎來了全新的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教育,拓展了學習時間和空間,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如果說之前高校教師對于教育信息化還只是停留在觀望探索的階段,那么2020年全國師生加入到在線教育的行列中,體會到教育信息化對人們學習的深遠影響。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的職責與角色
雖然教師的職責永遠都是教書育人,但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高速發展,教育的過程由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為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共享國內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順應時代的要求,重構教師角色。
(一)高校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傳統教育過程中,教師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只是被動的接收者、記憶者。如今教育信息化,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在豐富的在線課程資源中,不能只是不加篩選地全部推給學生,教師需要綜合分析、梳理整理、提取有效內容,運用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高校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教師也會認真備課,用心上課,但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使同學們只能被動的接收,很難清晰梳理知識的脈絡結構,自然學習的效率也不會高。將線上網絡化教學與線下傳統教學有機結合,最關鍵的是線上線下如何混合,才能真正實現學生個性化的深層學習,教學過程分為三個環節進行設計:課前的預習、課堂的學習、課后的提高。課前預習環節設計:主要通過線上完成。首先教師要引進優秀的教學資源,充實課堂教學,學習任務,并采用啟發式的問題驅動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預習,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線上的網絡平臺預習,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課堂的學習環節設計:主要通過線下完成。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對學習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同時增加互動討論模式,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知識小結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轉化成抽象思維的能力,是學生主動性活動的融入過程,形成了教師引導與學生主動性的有機統一。課后的提高環節設計:主要通過線上完成,教師可以全方位的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每一個單元的學習完成后,師生間對相關內容的最新動態進行交流,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創新觀點,進行深層學習。
(三)高校教師是教學理論的研究者有了優秀的教學資源,若想得到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要提高教學能力,達到這個目標的關鍵是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教學與科研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研究好的教學方法與設計,也可以引進借鑒他人的優秀教學方法與設計,之后吸收再創造,努力成為研究型的教師。
(四)高校教師是思政教育的踐行者隨著信息化、網絡化和全球化的加速,國外多元文化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給我國帶來了沖擊,面臨著西方國家意識形態對我們年輕人的滲透,高校教師要與時俱進,做好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尊重課程專業性的前提下,以教育質量為中心,挖掘課程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關注學生的養成教育。
(五)高校教師是堅定不移的學習者人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知識快速倍增的時代,不斷學習也是教師的職責,虛心學習最新的專業知識、最新的教學方式與技能,彌補自身的不足,教師進步發展了,才能培養出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三、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運用混合式的翻轉課堂、啟發式的情景案例等模式,進行教學設計。高校教師需認清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擔當時代賦予我們的職責與角色,加強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等各項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快滿.淺論高校課堂教學中教師角色轉變[J].甘肅科技,2018(22):58-59.
[2]李園,郝羚洋.“翻轉課堂”與新型師生關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26):63-64.
作者:王景珊 李淑蘭 單位:景德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