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德育滲透下的中學物理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能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物理教學中我們要適時地通過我國古代文明、科學家的事跡及我們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譬如,利用我國古代科學發明史料,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杠桿,秦朝時期的天平,古代的四大發明,古代對共鳴、水能、風能的研究利用,可以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利用物理學家的愛國事跡,如阿基米德為抵御外敵入侵而獻身的故事,居里夫人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國———波蘭,把發現的新元素命名為———釙等等來激勵學生的報國熱情;介紹建國以來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史以及一些實例,如我國五次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返回以及首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的發射成功就是非常生動的事例,我們可以通過照片、視頻及有關文章進行介紹,當學生看到飛船的發射和返回過程及宇航員在天上工作生活的情景、宇航員談親身感受時,不僅激發了愛國熱情,同時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這時講超重失重、圓周運動方面的知識,學生一定更感興趣,更容易接受。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出門旅游時多觀察,作為教師出去旅游的機會一定比學生多,作為物理教師一定對這些電站感興趣,我們可以把平時出去旅游時搜集到的資料,如葛州壩、三峽大壩、小浪底水電站及秦山核電站還有一些風力、火力發電站的照片及相關知識介紹給學生。另外,身邊生活、學習條件的改善很多都跟物理知識有關,如地鐵、動車、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給我們出行帶來的便利,家庭各種電器更新換代等。教學中經常理論聯系實際,根據這些實例教學更直觀更有說服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科學,能夠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學習。
二、在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教學中要介紹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介紹科學家們科學研究的經歷,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思想,學習科學家誠實上進,不畏艱難,勇于追求真理的優良品質。為了進行科學研究,很多科學家歷盡艱難,但始終都百折不撓。這種堅強意志、刻苦鉆研和探索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法拉第用了十年時間研究“把磁轉變成電”,經過反復實驗、反復研究,經歷了多次失敗,終于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并在兩個月后發明了變壓器和發電機,為人類打開了電能的寶庫。教學中我們更要重視實驗的重要作用,盡量讓學生做實驗親身體驗。比如在光的本性的教學中,很多現象如: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現象學生很難理解,但通過學生做實驗觀察到這些現象時,學生很興奮。幾個現象中偏振最難,于是我讓學生成立幾個小組,每組發幾個偏振片,讓他們觀察各種各樣的光到底誰是偏振光。這樣很容易化解了難點,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增強了興趣,印象還深刻。教學中要讓學生保持對物理知識的好奇心,老師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進行研究。如地電流的測量、電磁場的研究、水火箭的制作、自動控制電路的設計和制作等等。這樣的教學生動有趣,能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和能力,這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物理教學中還應注意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物理學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及物理教材中,充滿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觀點,如物理學中大量的內容都是對立統一的,充滿了由量變到質變的辨證關系,我們要深入鉆研,把這些內容發掘出來介紹給學生。這樣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物質的世界,大到整個宏觀宇宙,小到微觀基本粒子,在作用和運動當中,存在著對稱的、簡單的、和諧的規律,在學習物理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大千世界的奧妙,還能使學生感受自然中蘊含著的質樸、辯證之美。我們還要辨證地看待科學的發展,要讓學生知道科學的快速發展給人民生活水平帶來了快速的提高,但是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危害也是存在的。我們要重視和研究這個現實問題,為人類造福的同時,還要防止產生負作用。作為物理老師,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動手、多觀察、多思考,多使用一些新的家用電器和設備,當然,老師自己也要帶頭做。所謂“眼見為實”、“事實勝于雄辯”,我們就是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地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教育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看待事物,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教師要做德育的模范、學生學習的榜樣
新形勢下教師除了應該博學多才,還應具有良好的品德。在08年汶川大地震中,許多教師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不顧自己的安危甚至不惜犧牲生命。“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為了救自己的學生不幸被車子壓斷了雙腿。他們的事跡催人淚下,他們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我們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為人師表,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感染學生。平時我們要多學習多研究,特別是研究學生的心理,首先對學生要有愛心,跟學生交朋友,關心愛護并尊重學生。與此同時,我們教師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舉止文明禮貌、待人真誠守信,為人正直謙遜,工作認真負責、性格活潑開朗,興趣愛好廣泛,熱愛工作生活,樂于幫助他人等等,這些美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這種影響不僅能贏得學生的尊重,更能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教育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而育人更重于教書。而育人這項工程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面的配合,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作為物理教師要多學習多思考,多與學校、家庭、社會、班主任、其他任課教師及學生本人聯系溝通,大家齊心合力為培養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而努力奮斗。
作者:呂長林 單位:南京市秦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