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工程人才培養中“雙師型”教師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工科”對傳統網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專業教師也需要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育水平。本文針對“新工科”背景下網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遇到的問題,分析了“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性,并對“雙師型”師資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新工科雙師型網絡工程人才培養
前言
以互聯網為主載體的“新工科”,使傳統網絡工程發生了重大變革,新型網絡工程應用型人才缺乏。由此引發的網絡工程人才需求的轉型與升級,促使高校在教育思路和方法上作出改革,同時,對高校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問題的提出
新工科建設要求高校培養的工科人才必須具備更高的創新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要求建立更為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工程教育培養模式。網絡工程人才的培養需要突破傳統局限性的思路,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以確保在社會實際需求中的競爭力。新工科背景下網絡工程學生應用能力培養上存在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高校教師自身缺乏社會實踐和應用經驗;(2)學生創新和實踐條件有限,評價機制不健全,教師對于應用及新技術結合的實踐教學環節設計相對較弱;(3)教師與學生“閉門造車”式的所謂創新,無法適應市場和社會的需求。新技術的結合程度不夠,傳統技能又難以和高職高專的學生抗衡,使得本科網絡工程的專業地位變得十分尷尬。應用型人才培養,可以體現本科院校在學術理論和新技術融合應用等方面的優勢。
2.“雙師型”教師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雙師型”既強調教師持有教師資格證和職業資格證“雙證”,又強調教師理論和實踐“雙能力”。在“新工科”背景下,要求教師由教學型向教學實踐研究型轉變,能力上由“單師型”向“雙師型”轉變,崗位上由課程教師向學生導師轉變,標準上由教育到育人轉變。
2.1“雙師型”教師的作用
在教育部《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要求》中明確指出,本科教育要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且教師隊伍要有一定數量具備專業(行業)職業資格和任職經歷的教師。相較普通教師,應用型工科的“雙師型”教師可以兼顧傳統教育與新素質教育,從專業、技能、管理、心理學等各個方面,給予學生更好更全面的指導和支持?!半p師型”教師可利用自身的教學經驗、社會經驗和行業經驗,可以更好地成為學生和社會需求之間的橋梁,將所從事教育的專業進行多方面知識和技能的融合,對學生提供源于書本、高于書本的教育和培養,讓學生學會應用書本上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其所受工科教育和工程師經歷,更易言傳身教,培養學生的工程師素養。
2.2與企業導師的區別
教育部高教司于2014年啟動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很多高校直接聘請企業導師為學生傳授項目和工作經驗,使其能更進一步接近社會和企業實際需求。但企業導師不能完全替代“雙師型”教師,主要原因如下:(1)兼職企業導師難以針對學生的培養方案和培養鏈,對學生進行持續性的培養;(2)企業導師授課內容通常專注于某行業或某項目,而非某學科;(3)企業導師難以為學生額外提供課外延展內容的指導。相比而言,“雙師型”教師更了解學生知識體系,更加有教學經驗,能夠在更多專業結合領域,給予學生課內和課外的支持。
3.“雙師型”師資發展存在的問題
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往往缺乏“雙師型”教師培訓機制,教師的實踐技能與工程技術資格也通常不在教師評價考核之列。很多高校難以對企業導師和“雙師型”教師進行區別和共同利用?!半p師型”教師機制的健康發展需要提高高校對“雙師型”人才引進的認識,完善“雙師型”教師的評價考核機制,創新政府、企業和高校多元合作機制,建立“雙師型”師資培養基地等方面著手解決。
總結
培養“新工科”背景下的網絡工程實踐創新性人才,需要高校進行自上而下的教學改革,從政策支持,到教師提升自身水平以適應教學需求,再到學生學習觀念和方式方法的轉變?!半p師型”教師將成為培養過程中承上啟下的關鍵,是傳統工科向新工科轉變的重要環節,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實施者和推動促進的中堅力量。高校應重視培養“雙師型”教師,逐步建設人才培養特色需要的高水平、多用途教師隊伍,不斷提高理論基礎、專業技能和實踐實訓能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士輝等.計算機網絡相關專業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2)
[2]施大寧.面向未來主動謀劃以新工科建設引領教學改革[J].北京教育(高教),2018(4)
[3]芮立,劉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網絡工程專業建設方案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8(3)
[4]鄒靜,熊國紅,卓貞玉.“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研究———基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視角[J].老區建設,2017(1)
作者:方詩虹 單位:西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