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藝術的滲透與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我國教育和社會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中職美術教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對學生的美術能力與綜合素養的培養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和要求。因此,教師就必須要把握中職美術教學的特點,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進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其和美術課堂教學之間的銜接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規律、思維規律,將其滲透和融入到美術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利用別開生面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美術學習和練習。這樣不僅能更好地弘揚和傳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能為中職美術教育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職;美術教學;滲透與運用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是我國不斷發展和演變過程當中累積和沉淀的產物,其包括了戲曲、繪畫、剪紙、音樂、書法、雕塑、建筑,以及傳統服飾、傳統美食等,本身具有較強的歷史痕跡、濃厚的藝術氣息、濃厚的中國特色。將其引入到中職美術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能拓寬學生視野,增加美術課堂教學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同時更好的利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感染和熏陶學生,以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美術思想和傳統文化意識。在這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美術教學內容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呈現,使學生能更加直觀、具體、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相關內容。也可借鑒和參考較為成功的中職美術教學案例,從地域性、藝術性、人文性入手,為學生構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氣息的美術教學課程體系。
一、現階段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水平有待提升現階段,隨著中職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大部分中職沒有及時的進行優秀教師的招聘,原有的美術教師數量已經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求。且中職并不缺乏具有豐富的美術教學經驗和專業水平的資深教師,但部分教師本身缺乏實踐能力,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理解較為淺顯,無法很好的將二者進行融合。且部分教師無法擺脫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的禁錮,其課堂教學仍然偏向于理論,這將會嚴重的阻礙學生的美術技能水平、綜合實踐能力、職業素養的提升。雖然中職會設置相應的美術教師培訓,但其中缺乏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關的內容,難以對教師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培養。
(二)教學內容較為單一一般而言,中職美術教學都是以教材為主進行相關的課程教學設計和規劃,即便是開展了拓展性的活動,但也仍是圍繞教學主題進行統籌。且有的教師認為中職階段學生本身的認知能力、辨別能力、實踐能力較為有限,在課堂教學當中引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不僅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和學習壓力,還會使學生混淆美術課堂教學的主次,故而極少進行相關內容的拓展。也有的教師為了能最大限度凸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作用和價值,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相關的民間藝術、美術作品、傳統文化特點等內容的分析和講解,或是在美術作品鑒賞或實踐教學過程當中,引入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分析,要求學生在某些重難點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雖然會提升美術教學效果,但很容易使學生滋生抵觸和反抗的情緒。且有的教師無法擺脫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的禁錮,引入的中國傳統文化美術作品和文化藝術形式較為統一,難以更好的滿足學生趨于多樣化、綜合化、復雜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和要求。
(三)教學方法相對落后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部分教師更加注重課堂教學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會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能力花費更多時間進行美術技能的演示,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和練習。課堂教學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根據社會綜合發展和教育發展情況對其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有的教師雖然根據新課改要求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但也只是簡單的進行相關內容的展示。在美術課堂教學存在較為嚴重的形式化現象的前提之下,難以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的美術教學和指導。有的教師雖然設計了相關的課堂實踐活動,但為了更好的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學生的實踐和探討的時間相對較少。且有的教師習慣于利用統一、相似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在活動當中導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大同小異。為了不對學生造成過度的干預和影響,往往不對其過程進行關注,這就導致了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理解和美術學習將會存在較多的矛盾與問題。
(一)提升教師美術綜合素養當下,中職必須要把握教育發展和文化發展趨勢,利用“互聯網+”開展中職美術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宣傳,引導教師從不同的角度對其文化、藝術、思想等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和研討,加深教師對二者之間的理解和掌握,以促使其能形成全新的中職美術教學觀念和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為了更好的彌補中職美術教師存在的短板,還可定期的開展基于中職傳統文化藝術的美術教學主題講座和座談會,通過遠程通信功能和互聯網的渠道與優秀美術教師、教育專家、傳統文化研究學者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和探討,積極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心得,以便于教師能更好的進行規劃和應用。也可立足于實際,提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美術教學中融合與滲透存在的具體問題,借助優秀師資和權威人士的力量進行解決和攻克。在進行美術教師招聘之前,需根據專業課程教學要求和學生就業傾向確定招聘方向,制定較為嚴格的準入制度,從思想、水平、素養、能力等多方面對教師進行綜合的考核,并設置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氣息的崗前培訓,使新入職教師能更好的熟悉和勝任中職美術教學。另外,教師也需要對原有中職美術培訓形式進行相應的調整,加強網絡化的美術教學系統的開發,在其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科學確定階段性培訓目標。在教師完成階段性的美術培訓后,則可解鎖下一階段的培訓。以確保教師能更好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自我提升和自主培訓。也可在培訓當中增加與心理學、藝術學、行為學、教育學、信息學,以及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對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狀況和問題進行綜合的預估,在培訓中滲透職業素養、崗位精神、責任意識、師德師風等教育,有效提高美術教師的思想境界和綜合教學素養。
(二)科學整合美術教學內容在中職美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從不同方向和層面入手對中職美術教材進行剖析和研究,對其中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氣息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和整合。掌握課堂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并結合學生的具體訴求和專業要求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優化、創新、拓展、延伸。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需考慮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流程,了解其在學生實際生活當中的轉化和應用,秉承揚棄、繼承、發展的思想,對生活當中實際存在的案例、場景、現象進行全面轉換。把握其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將其和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的融合。利用更加直觀、簡單的內容導入復雜的美術課堂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教學。教師也需考慮當下學生的信息獲取方式和閱讀習慣發生的變化,借助大數據技術對網絡上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收集,或加強對優秀的中職美術教學資源庫的訪問,有側重性、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教學資源的篩選,并在恰當的時機導入中職美術教學中。此外,教師也可對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進行了解,根據美術教材當中所呈現的內容進行不同時代的傳統文化元素的引入,全面加深學生對歷史的感知和理解,有效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另外,教師也可對中國的主流文化進行全面研究,在美術課堂教學當中滲透道家、儒家、佛家等思想,并引入以此為媒介而的產生各種節日、戲曲、書法、雕塑、繪畫等的藝術,根據其表現形式和具體特征進行展示,使學生更好的進行分析和鑒賞。還可在考慮中職學生的文化水平和藝術水平的情況下,引入與美術教學有關的詞語、古詩、古文等,全面增加美術學科與語文、歷史等之間的聯系,以完善學生跨領域和跨學科的美術知識體系。或在中職美術教學中引用本地區的中國傳統文化建筑、歷史遺跡、民族風俗、特色節日,以及學生更加喜歡的美術繪本、民間藝術、美術游戲等,引導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層面和角度入手來進行中職美術、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學習,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三)有效創新美術教學方法現階段,教師需對以往的美術課堂教學反饋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掌握學生的形象性思維優于邏輯思維發展的特點,對傳統晦澀、單一、枯燥的美術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與轉化,利用更加直觀的圖片、音頻、動畫、視頻等的元素進行呈現,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美術學習體驗和視聽體驗。教師也可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未來就業傾向,在掌握教學主題情況之下,為學生構建具有交互性、實踐性、多元性、藝術性的美術教學情境,在其中穿插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結合課堂教學目標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思考、分析、探索、研究。在進行優秀美術作品鑒賞教學時,教師可利用PPT課件導入作品作者、創作背景、創作意圖,以及作品主題、作品流派等相關內容的分析,全面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感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維度和層次進行鑒賞。鼓勵學生大膽的談一談自己的不同意見和看法,根據其具體表現進行綜合點評和指導。加深學生對作品文化底蘊的了解,全面提升學生的自豪感和認同感,確保每個學生的審美素養和鑒賞能力都能取得跨越性的提升。而在講解美術繪畫技巧和方法時,教師可通過實際錄制或收集資料的方式制作教學微視頻,將其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左右,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反復的觀看和揣摩。或是對較為經典的國畫作品的繪畫技巧、構圖方式、創作形式進行綜合的分析,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分析,并由教師實際進行相關技巧的演示,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練習。在美術手工教學時,教師可引入京劇臉譜制作、剪紙、泥塑、竹編等具有民族信息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內容,讓學生利用相關工具進行創作練習,并在其中增加自己的創新和創意。在有效培養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和保護意識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實踐能力。教師還必須要關注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態和實踐動態,在原有的教學方法過程當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頭腦風暴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及微課、慕課、在線課程、翻轉課堂、網絡直播等教學方式,根據美術教學目的進行選擇和組合。在最大限度的凸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同時,使美術課堂教學能取得十分理想的成效。而在進行美術教學實踐活動的設計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中職特色進行設計,結合活動形式和方式選擇與其最契合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并在其中增加歷史劇表演、角色扮演、美術知識競賽、美術作品展示等的環節,以全面提升活動的新穎性和趣味性。也可考慮學生的拓展學習需求,聯通課內和課外,結合教學進度和教材特點確定活動主題,引導小組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潛能,科學的進行活動的分析、設計、規劃、組織、實踐。中職還可定期的開展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如書法比賽、國畫創作大賽、古風動漫制作、民間手工藝品大賽、優秀設計作品展等,或推薦學生參加國內和國外較為著名的美術活動比賽。使學生更好的將自己掌握的知識與方法轉化為優秀作品,并為其累積更多的經驗和閱歷,以確保學生能實現成功就業和長遠就業。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充分的掌握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中職美術教學當中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求,對原有的美術課堂教學方案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此為依據開展美術課堂教學和美術實踐活動。另外,中職還必須要對教師進行綜合的分析和了解,利用有效的手段來全面提升教師的美術教學能力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素養。還需充分的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和特色化的學習需求,對當下的美術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拓展和延伸,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全面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情感。也可在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層次特點和長遠發展訴求的情況下,以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媒介來開展課堂教學,為其構建相應的美術課堂教學情境,開展多樣化的美術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和自我展示的空間。這樣不僅能更好的為社會輸送更多具有較強美術專業素養和傳統文化素養的優秀人才,同時也能為基于新形勢下的中職美術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協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娜.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3):62-63.
[2]林洪.試論中職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J].中外交流,2019,26(50):62-63.
[3]陳昕穎.弘揚中華文化、培養尋美慧眼——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嘗試[J].中外交流,2019,26(30):4.
[4]任雨卉.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158-159.
[5]曲文新.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20,6(6):92,94.
作者:王蕾 單位: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