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選文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外國文學作品在我國高中語文教材的出現頻率逐漸增多,外國文學作品的選文內容對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內容的影響逐漸增強。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進行教學是不少高中語文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通過對我國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選文現狀的分析,提出對改善我國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的建議與思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教學思考
引言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逐漸增加,成為我國高中語文教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接影響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內容。外國文學作品豐富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教材內容,提高了高中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使學生接觸到了更多類型的知識。然而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中不論是在外國文學作品的選擇上還是教學上,都存在諸多亟待改善的地方。
一、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選文現狀
當下我國的高中語文教材主要分人教實驗版、蘇教版、滬教版和山東版這四個版本,有學者對這四個版本中的外國文學作品的選文數量、范圍、體裁和題材進行過統計和分析,發現外國文學選文在我國高中語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在15%至25%之間,選文大多數是來自于歐美的發達國家,亞洲和非洲國家的選文比較少見,但是所選文學作品的體裁比較豐富,包含詩歌、小說、戲劇、散文、演講詞、序言、書評等形式。同時選文題材豐富,大多都表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文化和高尚的人文情懷,使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得到了拓寬,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此外,統計數據還表示,我國高中語文的外國文學選文除了比較集中在某些地域內外,還比較集中在某些時間范圍內,比如有一半左右的外國文學作品是寫于20世紀,還有超過1/3的外國作品是寫于19世紀,其他時代的文學作品較為罕見;當前的高中語文教材在外國文學的選文和編排方面,缺乏一定的時間順序,即沒有按照西方文學的發展歷史來編排,文章之間缺乏聯系,思維過于跳脫,教學內容過于零散,缺乏教學整體性和系統性的表現,影響學生學習的連貫性。
二、對高中語文選材中外國文學選文的思考與建議
有教育學者曾指出,當前我國的高中語文教材在選文上過于單調,視線過于集中在有限的文章上,視野局限在某些特定的時空范圍內,缺乏通觀古今,放眼世界的目光。筆者認為在進行外國文學的選文時要注意擴大選文的渠道,放眼世界,選擇那些能夠滿足學生精神需求和能夠給學生帶來“正能量”的外國文學作品。由于語文是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科學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的綜合反映,因此在進行外國文學的選文時,注重文學作品的時代性與地域性,讓學生學習和吸收到更廣泛的知識和信息,不僅要選擇歐美文學,還要加入更多的亞非文學、大洋洲和海外華文。高中語文教材的外國文學選文應該符合高中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高中生的認知水平,因此在選文過程中要把握好選文的難易程度,不能過于拔高,這樣不僅影響教師的正常教學,而且容易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良影響,比如學生的學習信心受挫;如果選文過于簡單,則有可能教學意義被減弱,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無甚幫助,反而有可能影響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因此,像《變形記》、《等待戈多》、《百年孤獨》等立意較深、表現較為深刻的外國文學作品在錄入高中語文教材中時,就需要慎重考慮,如《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我有一個夢想》等外國文學作品是比較適合高中生學習和閱讀的,學生更容易把握文章的內涵。此外,還需要注意在高中語文教材的外國文學作品選文過程中,編排者要注意與時俱進,緊跟時展的步伐,體現時代的特征,傳遞時代的新思想,選擇一些時新的文學作品和體裁。
三、對高中語文選材中外國文學選文的思考與建議
(一)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多維視角切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轉變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從多維視角切入,重新把握教學的重點,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是高中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比較刻板,且由于語文考試中所涉及的內容大多是中國傳統文學包括文言文、現代文等,對外國文學的考察較少,導致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不受重視。教師要摒棄傳統語文教學中不合時宜的地方,接受新的教學思想,采取新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讓學生多接觸外國文學作品,提高學生對于外國文學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學生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在外國文學教學中,適當地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寫作背景和信息,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活用教學策略,采取多元教學。
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橫向或者縱向比較的方式,即將中西方的文學作品進行對比或者是將不同時期、不同作者的西方文學作品進行比較,從而跨越中西文學的文化界限,將之看成一個統一體,更系統地向學生展現出外國文學作品的文學價值和獨特的審美文化,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深層含義。除了以上的比較式閱讀之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相關的課外文本閱讀,鼓勵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在學習莫泊桑的《項鏈》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莫泊桑的《羊脂球》等作品,從而了解寫作的背景和作者可能想表達的思想。教師可以使用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式,使教學更加生動有內涵,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結語高中生的語文學習受高中語文教材的直接影響,外國文學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改進和完善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選文現狀,改革相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是素質教學的必經之路,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拓寬學生知識視野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賈惠.多元文化視野下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的外國選文[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5).
[2]吳罕硯,張曉帆.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選材對比研究[J].文學教育(上),2010(08).
作者:張廣博 單位:長春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