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學語文中外國文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引言
鑒于中西方民族的歷史文化背景存在著差異,如果我們單純的選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進行教育以及熏陶,根本不能適應現(xiàn)在激烈的競爭形勢。所以,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兼?zhèn)鋿|西方的文化特長,不但有利于我國傳統(tǒng)的群體人格的形成,也有利于形成一些鮮明的個性。中學生具備西方的人文精神,即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代進步的要要。當前,我國中學生接受西方文學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語文課本。因此,中學生的語文教材在介紹西方的文化以及人文精神上主要起到了一個窗口的作用,好的篇章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去正確理解和準確學習外國的一些文學知識和思想文化。因此,我們要想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更好的傳播西方文化,那么就必須做到教材和教學策略的改革。
二、外國文學作品在我國語文教材中的歷史和沿革
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yè)經(jīng)歷了一段漫長的改革之路,雖然在夏商周時期,就開始建立了學校教育,但是語文并沒有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古代,語文的教學是與經(jīng)學、哲學、史學和倫理學在一塊的,并將德、才、學、識這四項融入到各種學科,古代所謂的語文教材主要都是四書五經(jīng)、文選讀本和蒙學讀物等等構成。時期,中學的語文課程開始漸漸從史學、經(jīng)學、哲學和倫理學中分離出來,進而成為了一門獨立的課程,這也標志著我國的語文學科開始建立了自己獨立的教學系統(tǒng)。而中學語文教材在體例以及內容的更新方面都是從舊制的文選改良到舊制的文選突破。新文化運動之后,我國的文化領域出現(xiàn)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為我國后期的語文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從此之后,我國的語文教學也便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發(fā)展。在此間,語文教材選用了大量的能夠反映新文化和新思想的白話文文章,包括郭沫若的一些新詩,陳獨秀的論文演講等等。建國之后,我國的語文教材在作品的選材上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即國家頒發(fā)了語文教學的大綱,最終確定可以將外國的文學作品選入到中學的語文教材中。這些作品的選取基本上都是大綱所規(guī)定的,中外文學史上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外國作品的引入,使得我國的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在“”被粉碎之后,我國的政治形勢便有所好轉,語文這一學科也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修訂了新的大綱,開辟了我國新時期語文教學的新局面。在此套大綱中,選用了比較多的國外的純文學的作品,同時,也選用了少量的國外的散文一類的優(yōu)秀作品。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中學語文教材的選材和編寫盡管有了不小的進步,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需求,但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體系上仍存在一些不足。而對于語文教學的評論也是此起彼伏,這表明語文的教學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有的問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嚴重的。但是總體來說,外國文學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高。我國的語文教育事業(yè)是進步的,發(fā)展的。當然,對語文教學進行改革也是勢在必行的。
三、當前外國文學的選材原則
1、注重人文氣息,強調情感的熏陶
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為什么西方的文學往往會面臨著一個可能被遺棄的困境呢?這個問題的回答還需要從西方文學的特點來講。和中國相比,外國的人文理念相對來說更加寬松,作者通常會做到敢說也敢寫,他們會用批判的語言來評判這個社會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凸顯現(xiàn)實,當然避免不了揭露社會黑暗的一面。但是,從某個角度來講,這樣的批評語言對于社會的發(fā)展是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起到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西方的文學在一些方面不符合當時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也不滿足不了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的要求。所以,對于外國文學選材的一項首要原則便是注重人文氣息,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強點感情的熏陶以及培養(yǎng)學生樂觀處事的態(tài)度。在以往我國高中語文的教材中,并不缺乏這樣一類文章。因此,為了使學生知識面拓寬的更大,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在語文教材中適當?shù)囊雰?yōu)秀的外國文學作品是我國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經(jīng)之路。
2、注重文學的氣息,強調美感的培養(yǎng)
所謂的文學氣息就是指文章可以給學生帶來豐富的情感和美感,特別是語言美以及情感美。在教材中選的篇目一定要強調文學氣息,這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才會真切的感受到作品真正的魅力所在。當然這種美在不同的文章中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中學生可以在這些作品中,很直觀的得知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文章中的每個人物都應該有一個美好的品質值得學生學習,這樣比單純的理論教學,直接講道理的效果強很多。與此同時,學生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一個自己的道德行為的準則,用以約束自己,評價他人。眾所周知,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加強對學生的美感教學,因此,語文學科一直是我們生活中真善美的一個代言。在西方文學作品中,文論是在文藝復興的那個時代,還是在工業(yè)革命那個新時代,都涌現(xiàn)出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以及杰出的作家。我們通過在高中語文教材中適當?shù)囊胪鈬鴥?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于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學生們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外國文學的人性美以及語言美,進而實現(xiàn)和優(yōu)秀作家之間的情感交流。可以說閱讀是一個最能夠觸動人心的方法,因為學生在欣賞作家優(yōu)秀的文章時,也可以實現(xiàn)其自身美感的升華。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最為叛逆的時期,如果只是單純的對其說教,不但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不如將一味的說教轉變成讓學生進行親身的體驗,這樣會更加容易對學生的心靈造成觸動,也可就此能完成學生素質教育的目標。
四、當前外國文學的教學所實施的策略
1、在實施多元文化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由于受到的氛圍、個人的情感以及歷史等等因素的影響,會使得很多學生本身就對于外國的文化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對于這些學生更不用說學習外國的文化了。他們考慮的比較片面,單純的認為國外的文化對他們沒有任何的益處,有的甚至認為學習國外的文化是和愛國完全相違背的。而事實證明,國外的文化是存在其特有的優(yōu)勢和特點的,那么身為新時代教師的使命。這就要求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國外文化之前,先向學生灌輸好尊重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呼吁學生要尊重中西文化之間存在的一些差異,向學生們及時的滲透新思想,新觀念。除此之外,作為中學的語文老師,必須先以身作則,自身必須做到從多個視角、多種觀念向學生去實施外國文學的教學,盡量保證每個學生可以盡早的接受中西方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而對于中西方之間文化差異的那部分,老師首先需要對這些優(yōu)秀作品中的每個人物進行詳細的情感分析,然后再從各個角度對人物形象進行觀察和分析,進而實現(xiàn)將有些外國文學作品中國化的一個教學轉變,最終完成引發(fā)學生學習外國文學的興趣的目的。
2、對于外國文學的教學,教師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夠突出學生的個性
和中國相比,國外的生活理念和文化教學都相對開放一些。國外的教學更加注重找出學生各自的特點,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在我國過去的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通常采用的都是一鍋端的方法進行集體教學,也就是統(tǒng)一的、同步的教學。不論是從學生的個性特征來講還是學生的個人喜好來看,傳統(tǒng)的生搬硬套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而國外教學更加注重的是每個學生的自由以及其個人喜好的一個追求,這些都體現(xiàn)在優(yōu)秀的外國文學作品中。比如:教材中《鋼鐵是怎樣煉成》這篇文章,其主人保爾柯察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斗爭的精神,完美的體現(xiàn)了自由;在《老人與海》這篇文章中,主人翁的搏擊風浪,展現(xiàn)了不畏懼的精神;在《海燕》這篇文章中,主人翁表現(xiàn)出對革命的強烈的熱情等等。這些都是西方文學中的人物對于個性的勇敢追求。如果教學選用前移式以及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得學生和作者,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感情交流更真切,對于學生掌握文章的主旨有很好的引導作用,最終實現(xiàn)國外文學教學的高效性。與此同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將中西方不同的作品進行對照式的教學,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了解。另外,在以文化為背景的條件下實施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這些優(yōu)秀的西方文學作品的深刻了解。
3、對于外國文學的教學,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特別是國外文化修養(yǎng)
實踐證明,學生對國外文化學習效果的好壞和教師自身的國外文化修養(yǎng)有著之直接的關系。因此,教師作為語文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人員,要緊緊的跟隨時代的步伐,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特別是在當前新的課程理念中,課堂的主角是學生,而教師在課堂上起到的是一個領路人的作用,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感知課文。所以,對于中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上,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達到共鳴,對學生實施一個正確高效的閱讀指導,進而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想實現(xiàn)這個目的,就必須要求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慢慢提升自己的國外文化的修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文化情操。對于國外文學的學習,只有老師和學生對外文的作品產生良好的感情共鳴,學生們的鑒賞能力才會逐漸的提高,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合作也就隨之實現(xiàn)了,凸顯了外國文學教學真正的意義和作用。五、結束語整篇文章筆者對國外文學在中國的歷史發(fā)展,教學的選材,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具體的實施策略都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但是,在筆者看來,要想真正實現(xiàn)國外文學高效的教學,教師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其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學生。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必須堅定不移的推動在中學語文課堂中國外文學作品的學習。
作者:張曉彤 單位:渤海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