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原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技和經濟的持續進步,高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英語文學語言直接反映了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本文將闡述英語文學翻譯的藝術性價值,探討翻譯的語言處理原則,并對于翻譯的藝術化方式提出見解。
[關鍵詞]英語文學;文學翻譯;藝術語言;處理原則
1英語文學翻譯的藝術性價值
1.1英語文學翻譯的藝術性表現
翻譯是譯者基于原文的再創作。在對于英語文學展開翻譯的時候,不能單純進行單詞翻譯,否則作品將會失去原有的意義,甚至還會有表達不清的情況出現,影響讀者的正常閱讀。為此,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創作,確保其符合我國讀者的閱讀習慣。(陳思琦,2015)藝術性體現在內容層面。翻譯藝術性還可以體現在內容之中,由于兩個文化存在差異,因此需要對其予以尊重,通過合理運用語言的方式,促使讀者們更好地進行作品欣賞。藝術性在語言應用層面的體現。由于作者的寫作風格存在差異,作品風格表現都十分獨特。因此在翻譯的時候,譯者需要充分了解作者本身的寫作風格,以此為基礎通過運用詞匯進行翻譯,從而將其藝術價值充分展現。
1.2英語文學翻譯的藝術性特點
英語文學翻譯藝術性具有很強的不可分裂的特點,要做到直譯和意譯的融合。所謂不可分裂,是譯者要充分了解原著本身,明確寫作思路。而直譯和意譯融合,是指在面對不同語句的時候,理應采取不同的方式,二者結合使用。
2英語文學翻譯的語言處理原則
2.1忠實原則
在進行英語文學翻譯的時候,必須時刻遵循“信達雅”的基本原則,尤其是需要遵循忠實原文的基本原則。也就是遵循“信雅達”中的“信”原則。就是在翻譯的時候,必須對原文的描述予以充分準則,不能肆意歪曲,或者遺漏部分內容。對于英語文學翻譯來說,這一原則屬于基礎性原則,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則,保證譯文清楚表達原著所展示的情感和文化。所謂忠于原文,并非只是將原文的內容逐字逐句全部翻譯,而是結合原著的內涵,將直譯和意譯結合在一起進行翻譯。在面對一些結構相對較為簡單的語句,依靠直譯完成翻譯,而一些較為復雜的語句,則可通過意譯完成翻譯。例如,有一句話是:“Heispoorlikeachurchmouse”,直譯便是“他窮得像教堂里的老鼠”。由于我國基督教文化并不普及,從文化角度來看,其翻譯十分奇怪,很難理解。在結合我國文化之后,通過意譯的方式,可以翻譯成“他窮得像個叫花子”。不同作家的寫作風格差異化巨大,因此在進行翻譯的時候,要結合文章內容的情感表達,合理運用藝術語言,促使其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應酬功能以及原語音功能全部發揮出來,盡量確保其和原文內涵完全一致。(劉志偉,2017)
2.2尊重時代背景原則
無論是哪一種語言,其形成都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文學作品往往有著較強的時代性特點。英語文學作品基本上可以算作是在特定的時間條件下以及社會環境下創作而成,因此和當時的時代、環境以及社會均有著非常大的聯系。基于這一情況,在進行翻譯的時候,理應對時代背景有所重視,譯者要了解該作品創作時所屬的年代,同時還要了解作者在進行創造的時候,其當時所處的生活狀態,以此為基礎通過運用藝術語言的方式進行翻譯,確保原著內涵以及文化底蘊全部可以展現出來。例如,海明威的作品《永別了,武器》的翻譯。這部作品創作于一次世界大戰之后,而且帶有一定的半自傳體性質。海明威通過精煉的語言,將一戰當做背景,對戰爭的荒謬進行了嚴格的批判,有非常明顯的時代烙印。為了能夠在翻譯過程中將其原有的情感全部展現出來,譯者必須對作品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的個人經歷有所了解,從而才能更好地詮釋作品的價值和內涵。
2.3流暢性原則
在進行英語文學作品翻譯的時候,譯者要遵循流暢性的基本原則,以此展現出“達”的效果。流暢性主要是指在進行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不要拘泥于傳統的形式,而是考慮到字面含義的連貫性價值,確保讀者們能夠做到充分理解。為了實現這一結果,在進行實際翻譯的時候,應當通過藝術語言進行處理,并注重應用的靈活性。結合我國讀者的理解水平,對句子形式進行調整,確保句子翻譯足夠清晰和準確,以此展現出原句的基本內涵。(關峰,2015)例如,在進行連續短句翻譯的時候,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韻律,而且表達展現十分細膩的情感。如果采取直譯,一方面會對原句的韻律造成破壞,另一方面還會帶來其他方面的影響。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應當時刻遵循流暢性原則,將連續短句合并在一起,并應用一些合適的詞語,促使其內涵可以展現出來。又如,在進行一些較長的英語句進行翻譯的時候,如果采取直譯,很容易造成語句結構變得非常混亂,而且語義也很難做到清晰表達。可以將其進行拆分,使語句變得更為流暢。在進行英語文學翻譯的時候,應用藝術語言處理的方法,對于作品本身的聲音和韻律進行調整,促使句子的表達更為和諧,使其展現出獨有的美感,提升其文化性價值。在實際翻譯的時候,還需要適當刪減和添加,在不破壞原著內涵表達的基礎上進行修正,讓中國讀者更好地理解。
3英語文學翻譯的藝術化方式
3.1語音方式
為了確保譯文和原文的含義保持一致,在進行翻譯的時候,應當做好聲、韻以及調的排列,以此盡量將作品的表達內涵和作者的語言風格展現出來。在應用語音方式的時候,理應明確其原有的風格,并對語音內容進行合理規劃,從而保證整篇文章的結構足夠完整,語句表達流暢。
3.2詞匯方式
加詞。所謂加詞,也就是在原文翻譯的基礎上通過增加詞語或者短句的方式,使其語句表達更為符合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提升理解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加詞并非加義,僅僅只是將其潛在原文字里行間的意思充分表達出來。減詞。減詞和加詞完全相反,主要是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通過適當減少詞語的方式,促使其語句表達更為精煉,譯文內容更為精準。與加詞相同,仍然不能改變原文的含義。(韓振宇,2016)引申。在實際翻譯的時候,還需要將語境考慮進來,適當調整詞和詞組。在這一情況下,通過應用引申的方式,可以確保詞語的含義得到充分表達,同時也不會影響作品的原意。
3.3語法方式
語法可以算作是語言結構本身的法規,是確保語言能正常運用的基礎手段。在實際翻譯的時候,理應完成語法轉化,并合理完成語言運用,充分表達其涵義。一般來說,主要包括詞類和結構轉換。
4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文學作為文化、政治以及民風民情的積淀,在實際翻譯的時候,通過運用不同的藝術化手段和方式,確保其翻譯效果能夠滿足預期要求,提升翻譯質量,充分展現原文含義。
參考文獻
[1]陳思琦.淺談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探討[J].英語廣場,2015(9):22-22.
[2]關峰.試論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J].中國科技縱橫,2015(18):244-244.
[3]韓振宇.淺談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和手段[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4):60-61.
[4]劉志偉.芻議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2):136-137
作者:高巖 單位: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