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在我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發展進程中,文化建設的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環節,不僅豐富了農民群眾的生活提高了群眾生活的質量,而且對于推動新型農村社區的服務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內涵及必要性進行了探討,對我國目前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問題;建議
新時期我國在積極進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提高了對社會文明的重視,現階段建設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也由此促進了新型農村的社區建設,促使農民群眾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在精神生活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生活質量及幸福感也得以提升,在新型農村社區全面建設和發展中有著重大很深遠的意義。
一、新型農村社區文化的內涵及必要性
1、內涵新型農村社區文化指的是農村居民在社區活動
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及思想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化生態系統,其內容相對廣闊,既包含日常生活方式,也擁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更高生活質量的追求,同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娛樂方式、價值觀念等都是重要的組成。是由農村社區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引導的一種群眾性文化活動,有著特有的地方印記和群眾特點,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新型農村社區形成了新的產業體系和新的鄉村文化形態,人們的勞動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發生轉變,促使整體從從事以上活動而產生的文化也發生了變化,如交往及勞動文化等,但是不管新型農村社區文化的形態和層次如何改變,人文精神始終是新型農村社區文化的中心。
2、必要性
首先,有助于利用先進文化構建新型農民。在不斷深入發展新型農村社區過程中,廣大農村居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漲,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新型農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擁有相對專業的文化和技術知識,同時能夠善于經營,從而促使其整體素質得以提升。”加強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逐漸提升農民的文化和專業知識,促使其思想境界能夠同新文化保持高度的一致,促使新型農民能夠從整體上擁有良好的素質,由此才能夠通過提升農民的智力和專業能力促使農村經濟得以更快更好的發展,同時廣大農民群眾能從中領悟到到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所帶來的價值,并不斷的完善自我,在思想和理念上得以更新,并構建優秀的社區景象。其次,有利于促進社區活力的提升。新時期,我國在進行小康社會建設的過程中,加強了對文化產業建設的重視,同時這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社會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現階段,較大的發展潛力存在于農村文化市場當中,農民在接觸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文化消費熱情,在積極構建新型農村社區文化的過程中,促使當地文化產業得以建設,在促進剩余勞動力得以解放,提升農民物質生活當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一舉措還能夠促使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和進步,有效優化我國經濟結構。最后,有利于新型農村社區凝聚力的提升。廣大農民朋友能夠在統一的活動下聚集于新型農村社區,大家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合作提升生活質量及工作效率,這一過程中大家能夠進行更深入的交流,精神生活得以滿足,同時提升了農民的歸屬感,大家在新型社區中感到快樂,就能夠更加團結來維護社區利益。
二、現階段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現階段,我國在進行新型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新思路,促使新型農村建設能夠符合我國農村發展現狀,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已經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不足之。
1、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基礎設施不足
新型農村社區文化設施建設一般都是以社區投入為主,但是由于村級集體經濟普遍較弱,對文化基礎設施以及活動經費投入有限,目前,農村基層文化設施雖然通過村莊整治有明顯好轉,但仍不能適應所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各個地區在發展上也極不平衡,文化設施并不多,一些地區宣傳窗、閱報欄、圖書室、活動室等傳統文化陣地也不健全,更不要說一些科技化、新穎化的文化設施,如果這些基礎文化設施跟不上,社區的文化發展就會受影響。
2、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資金投入力度不夠
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需要投入一定資金作為保障。現階段資金也是影響我國多數地區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不健全的社區文化建設制度。建設過程中對于民間資本的引用程度較低,主要資金來源仍然是政府,因此無法及時滿足基礎社區建設的需要;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還不夠成熟,沒有及時健全相關基礎設施,文化建設更是不足;最后,不配套的產業設施。緩慢的項目招商,無法有力支撐相關產業,造成財政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3、缺乏專業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人才
專業及文化程度較高的隊伍是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文化的基礎,日常工作中,這支隊伍能夠有力的組織相關文化活動、促使農村文化事業蒸蒸日上。現階段在進行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專業人才嚴重缺乏,再加上不充足的社區服務以及松散的人員管理等現狀,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過程中嚴重缺乏層次性,文化活動過于單一。主要體現在:首先,管理人員不足。沒有專業人員積極進行文化活動的組織及宣傳。二是文化專業人員缺乏。各種文化活動當中,沒有專業不斷舞蹈、唱歌及書畫等教師積極引導活動順利進行,而且基層文化專員缺乏專業培訓,與文化建設要求的業務素質相距甚遠。4、農民積極性不足現階段我國在進行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仍然以黨和相關領導人員的號召為主,農民在日常生活中對該建設項目的重要性沒有能夠深刻認識,同時更加注重能夠創造更多經濟效益的生活活動,因此在社區文化建設中農民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未能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三、促進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的對策
1、多方籌措,加大投資力度,加快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是我黨在十四屆六中全會中提出來的,指的是物質保障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多方籌措和加大投資力度是保障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社區文化整體發展的必要前提,必須在體制和工作方法方面探索新途徑,構建有效保障機制,增加物質物質投入,以充足的物質投入促進農村文化建設。增加物質投入的過程中可以按一下步驟進行:首先,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文化應當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增加資金及物質投資,對農民公平享有公共文化產品的權利進行充分的保證;其次,挖掘地域優勢和特色文化產業優勢,比如啟用龍頭企業帶動文化產業,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捐助創辦公益性文化事業,建立投入體系,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界為輔;最后,提高資金使用率。構建資金使用效益評估機制和資金節約機制。
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整合社區文化資源
隨著新型農村社區的整治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村容村貌有所改變,農民的衛生意識、生態意識和文明意識也提高了很多,在此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設備,例如建設圖書閱覽室、體育項目設備等,應用不良好的環境全面建設社區文化,并且因地制宜,建設特色文化,對當地及民族的傳統及優秀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
3、培育社區文化服務人才,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加強社區文化服務隊伍建設。
首先,通過招聘,擇優錄用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的工作人員,其在日常工作中應當擁有極大的社區文化事業工作熱心,能夠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其次,加強社區文化工作人員的培育,使之成為社區文化活動的主力軍,開發業余文化人才,壯大業余文化人才隊伍,免費培訓文藝骨干,適當給予獎勵,使社區文化全面活躍起來。最后,要健立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將主體地位歸還給社區居民,促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文化建設當中。現階段我國農村社區居民對文化建設的意識程度不夠,因此可以積極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通過社區活動提升居民的社區意識。加強對廣播及電視等媒體的應用,構建專欄進行社區文化知識報道,宣傳過程中應應用多種形式及途徑,同時充分發揮娛樂活動的優勢,活動中能夠促使居民不自覺的進行交流,從而提升居民凝聚力;其次,提高信息宣傳力度。及時報道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取得的成就,增加居民對社區的了解和社區意識,激發其社區參與的行動。三是開展社區文化活動,以廣大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文化活動,促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并將自身的創造力進行充分的發揮。綜上所述,在時代的發展下我國應積極進行社區文化建設,滿足居民需求的基礎上,應用創新精神,促使社區文化不斷提升高度,促進和諧社區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費孝通.文化與文化之間[M]..群言出版社,2010.
[2]王建新.關于新型農村社區文化建設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103,(3).
[3]吳理財.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區文化的變遷[J].人民論壇,2011,(24).
[4]門獻敏.城鄉統籌語境下農村社區公益性文化建設路徑選擇[J].咸寧學院學報,2011(5).
作者:陳怡潼 單位:渤海大學政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