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閱讀環境下網絡文學出版的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和網絡文學的日益繁榮,網絡文學圖書出版市場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品牌效應,但是,網絡文學出版市場還存在盜版猖獗、作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文章就如何打造高質量的網絡文學圖書提出以下三點建議:出版商與網絡文學平臺要提高文化責任意識和平臺吸引力;網絡文學產業要加強營銷;網絡文學作者要自覺進行文化創新。
【關鍵詞】全民閱讀;網絡文學;圖書出版;媒介融合
2016年12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社會公布《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將網絡文學作為重點改革領域。自2006年全民閱讀活動開展以來,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中國網絡文學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截止到目前,中國的網絡文學作者數以百萬計,年更新字數超過600億,年發表長篇小說超過十萬部,網絡文學讀者達到3.08億。這些數據足以證明資源廣、門檻低和用戶多的網絡文學正快速地推動著全民閱讀,并成為全民閱讀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隨著全民閱讀的不斷開展和網絡文學的日益繁榮,網絡文學圖書出版迅速發展。目前,網絡小說的紙質版已經逐漸在出版社文學類作品中占據重要地位。大量的民營出版商因網絡文學的爆發而崛起,并成為網絡文學出版的主力軍。2015年,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整合成立了閱文集團,該集團成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文學運營商。目前,國內的網絡文學作品出版由其壟斷。暢銷網絡文學作品的出版為出版商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品牌效應。例如,2012年,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斗破蒼穹》,圖書銷量突破300萬冊,創造了出版界的神話。當下,越來越多的出版商加入爭奪優質網絡文學作品出版權的IP大戰中。作者知名度,以及作品點擊率和能否改編成影視劇等代表市場需求的因素成為出版商爭奪版權的重要衡量標準。除此之外,全民閱讀環境下,讀者的意愿對網絡文學出版的影響越來越大,出版界也由此出現了這樣的案例——粉絲成立不買書聯盟,抵制《后宮甄嬛傳》的出版,讓出版社陷入兩難境地。隨著網絡文學出版市場的日益火爆,它的弊病也日益明顯。網絡文學盜版圖書比比皆是,作者的知識產權受到嚴重侵害。據統計,自2014年以來,整個網絡文學行業每年因侵犯知識產權而造成的損失超過100億元。用戶看盜版網絡小說的比例超過50%。此外,由于網絡文學出版市場缺乏一套嚴謹的出版評價標準,政府市場監管不嚴,讀者仍停留在娛樂消遣的閱讀層面等,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網絡文學圖書流向市場,真正受廣大讀者喜愛、質量上乘及思想性強的作品屈指可數。有些出版商甚至出版低俗網絡文學作品,對社會產生了不良影響。部分作者過分追求經濟利益,迎合市場需求,導致抄襲、注水等現象不斷發生。可以說,網絡文學出版既承受著來自多方的壓力,又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但就目前我國網絡文學產業的發展現狀來說,圖書出版仍然是傳統出版社尋求突破,以及網絡文學運營商、作者獲得經濟利益的重要途徑。
一、借助全民閱讀浪潮,打造高質量的網絡文學圖書
目前,我國網絡文學的圖書出版主要是以出版商、網絡文學平臺和作者三方共同打造暢銷作品的產業模式運作。要打造高質量的網絡文學圖書,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三方面發展。
1.出版商與網絡文學平臺要提高文化責任意識和平臺吸引力
當前,網絡文學作品質量參差不齊,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缺乏完善的網絡文學監管體制、正確價值導向及文化標準的網絡文學環境。出版商和網絡平臺作為網絡文學出版的中堅力量,不應該以經濟利益作為唯一導向,而是應該自覺擔負起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文化的責任。網絡文學平臺作為網絡文學資源的發源地,應該積極推動網絡文學創作實名制的全面落實,與優質作者簽訂合作協議,在保護作者知識版權的同時,要抵制低俗內容。目前,我國網絡作者的收入呈現兩極化態勢,年收入能過百萬的大神級網絡作者非常少,月收入過萬的網絡作者比例也極低,絕大部分的作者都是沒有收入的。所以,筆者認為,網絡文學平臺應該為作者提供豐厚的回報和成熟明確的上升機制,幫助他們打造個人品牌和粉絲經濟,尊重作者意愿,不過分干預簽約作者的創作初衷,最大限度保護作者的權益,為作者謀利。只有作者不再為個人生計擔憂時,他們才會更有信心去創作出高質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另外,網絡文學平臺還應該積極扶持有潛力的寫作新手,向讀者推薦更多不被大眾熟知,但創新性強、思想藝術水準高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避免大量類型化、同質化的作品重復出現。這樣既能滿足不同閱讀人群的需求,提高全民閱讀的水平,又能對網絡文學作者的創作方向給予指引。出版商應該加強行業培訓,尤其是對編輯人員的培訓,提升編輯人員的基本素養,提高編輯人員發掘優秀網絡作品、作者的能力。很多出版商在作品的編輯和抄襲認定上存在很大的漏洞。例如,2009年,曾經在原創作家排行榜位居第一位的網絡文學作家張薇薇,被網友曝光抄襲近200位作者的200余篇作品,而且張薇薇的部分出版作品還存在繁簡體中文混雜的現象,出版機構的編輯卻沒有發現這些問題。另外,出版商發掘優秀的網絡文學資源不應停留在以點擊率和作者知名度為唯一標準的層面,很多優秀的網絡文學作者和作品還有待出版商發現并進行營銷策劃。隨著全民閱讀的深入開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和經濟措施加強優質閱讀內容的補給,扶植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和創作人才,還設立了國家出版基金和各類出版獎項。出版商和網絡平臺應該積極尋求政府的政策支持,扶持優秀的作者進行創作,讓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更好地傳播,得到更多讀者的認可和支持。2010年,網絡小說《網逝》入圍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成為網絡文學發展的標志性事件,是網絡文學走向經典文學的破冰之旅,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得到了主流文學的肯定。所以,筆者認為,出版商和網絡文學平臺應該在尋求政府政策支持和主流文學的肯定中,讓全民閱讀的大環境帶動網絡文學走創新、打造精品的道路。
2.網絡文學產業要加強營銷,促進多媒介的內容融合與營銷合作
傳統出版行業要想獲得突破性的改變,必須緊跟數字媒體迅速發展的浪潮,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出版與科技的融合發展。但傳統出版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絕對不是把紙質圖書內容上傳到網絡,供大眾閱讀那么簡單,而是要基于研究民眾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行為,配合數字技術,融入數字媒介才能實現。現階段,我國傳統出版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傳統出版行業要積極尋求與手機、互聯網和電視等不同媒介的整合與合作,打造出更多高質量的圖書作品。(1)促進多媒介內容的融合要打造高質量的網絡文學圖書,出版商要尋求與其他媒介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和發掘網絡文學平臺的優質資源,共同扶植優秀作品的創作。這樣才能節省人力、財力,降低生產成本,將更多的現有資源投入到打造好作品中,獲得讀者認可。以《明朝那些事兒》為例,其在天涯、新浪獲得了極高的點擊率后,磨鐵圖書立即聯系作者當年明月,商討圖書策劃,同時聯合中國友誼出版社共同出版,最終打造出這套兼具思想性、藝術性的歷史題材佳作。(2)促進多媒介的營銷合作要借助全民閱讀浪潮,打造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出版商不僅需要對優質資源進行發掘打磨,還需要以廣大讀者的需求為導向,進行優秀的營銷策劃。每種媒介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出版商應該把握各媒介的優勢來開展有效合作,針對不同的讀者群策劃不同的選題,運用不同的媒介增強與廣大讀者的互動。筆者認為,出版商主要有兩種媒介營銷合作模式:一種是出版商和網絡平臺協作營銷。以《誅仙》的出版為例,在《誅仙》紙質圖書進入市場后,發表《誅仙》的網絡文學平臺同步售賣電子書,售價保持與實體書店一致,各方通力合作,打造了暢銷的網絡文學作品。另一種是出版商通過其他媒介整合讀者評論,并進行品牌營銷。這主要表現為出版商利用電視、知名網絡文學平臺等媒體宣傳造勢,通過網絡了解讀者對圖書出版的意見,對現有網絡文學作品進行再編輯,提高圖書作品的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以《步步驚心》為例,《步步驚心》電視的熱播帶動了《步步驚心》小說的熱銷。出版商在修訂版的《步步驚心》中新增了三萬字的番外篇,而且讀者買書就有可能獲得劇中女主角親自設計的古典瓷蓋碗,一系列的營銷手段讓修訂版的《步步驚心》銷量破百萬,甚至一度脫銷。目前,很多暢銷的網絡文學圖書推出獨家珍藏版、作者簽名版,打出“某某文學網站點擊率多少”的口號,并通過微博、電視等進行宣傳。這種多媒介的營銷合作促進了高質量網絡文學圖書的效益增值。
3.作者要自覺進行文化創新
全民閱讀的浪潮下,讀者群體不斷擴大,由此帶來的閱讀需求也日益多樣化。目前,網絡文學同質化、類型化現象非常普遍,抄襲、注水的現象也比較嚴重。許多網絡作者為了迎合讀者需求,獲得經濟利益,生產出了大量同質化的作品,而且過分注重作品的情節化、戲劇化,導致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降低。目前,我國各大網絡文學平臺上點擊率高的作品以小說為主,像詩歌、散文和戲劇這樣的經典文體少之又少。筆者認為,作者應該自覺地抵制低俗內容的傳播,勇于進行內容創新,嘗試新的寫作題材,在保持網絡文學自身優勢的同時,向知名作家和經典文學作品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致力于傳播正確的價值觀。此外,作者還應該增加與讀者的交流互動,虛心接受讀者的意見,與讀者一同探討和改進自己的寫作方式。隨著全民閱讀的深入和國民閱讀層次的提高,真正的網絡文學精品一定是文學性、故事性和思想性俱佳,能夠深刻影響大眾的作品。
二、網絡文學的繁榮助力全民閱讀的深入發展
1.彌補了全民閱讀下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缺口
網絡文學的繁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彌補了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缺口。我國要真正實現全民閱讀,僅靠舉辦各種閱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務支撐和源源不斷的財政支持,可就目前來看,我國全民閱讀的基礎投資還很薄弱。例如,2015年,我國對實體書店的扶持資金只有1億元,與往年相比仍然持平,各省用于支持全民閱讀的資金也非常有限。很多城市全民閱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停留在對省市圖書館的建設上面,大量的實體書店已經瀕臨倒閉。網絡文學門檻低、資源多和線上就可閱讀的優勢填補了廣大民眾碎片化時間的利用空白,幫助政府省去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一個優秀的網絡文學平臺相當于一家有著大量讀者、定期更新資源并供廣大讀者自由交流的書店。另外,推動全民閱讀建設工作的一個重中之重是推動數字化閱讀服務發展,網絡文學平臺能為數字閱讀資源庫的建設提供助力。網絡文學的繁榮以及多媒介融合的趨勢可以促進全民閱讀的活動形式走向全媒介、多元化。
2.網絡文學的繁榮緩解了全民閱讀環境下供需矛盾突出的現狀
讓不同的人群都有書讀是全民閱讀的基本前提。傳統出版圖書因為發行渠道的問題,在地域傳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很多優秀的圖書因為缺乏有效的營銷宣傳和閱讀引導,往往不被廣大民眾熟知。網絡文學門檻低、資源廣,各類讀者在網絡上都可以找到符合自己閱讀需求的作品,而且現在網絡文學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營銷產業鏈,可以通過排行榜、策劃熱點話題等方式引導讀者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讀者也可以在網絡文學平臺上進行閱讀交流和書籍分享。另外,網絡文學低門檻的寫作環境也有利于鼓勵民眾進行文學創作,民眾不僅可以接受優秀文學作品的熏陶,還可以主動參與到作品的創作中來,讓全民閱讀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仝榮才.大眾傳媒時代的網絡文學出版研究[J].品牌,2015(4).
[2]徐志武.外部性理論視角下網絡文學作品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編輯,2016(3).
[3]林庭鋒.“全民閱讀”時代,如何發掘與運作網絡文學[EB/OL].搜狐,2015-08-03.
[4]許新云.我國網絡文學IP的現狀和價值[J].新聞傳播,2016(22).
作者:馮娟娟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