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體育文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于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有不少學者從體育學、教育學、文化學等角度對文化、高校校園文化、高校體育文化的定義、結構、內涵、特征與功能進行了理論探討與闡述。高校體育物質文化是外顯的,是看得見、摸得著、使人一目了然的,表現為校園的容貌,體育建筑及環境,體育器材和體育服裝用品等。王愛華(2004)認為:要將高校體育設施的建設,納入到高校整體物質文化建設的規劃中去。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相對于校園其他文化建設來講,場館設施的建設好壞直接影響著高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崔學臣(2008)指出:高校在修建或籌建體育場館設施之初應充分考慮當今社會主流文化的特征和高校所處的地域特點、立足綜合利用和開發,作出合理、科學的規劃設計,這樣才能為體育設施的長期使用、功能的更新改造奠定基礎,節約后續資金;李輝(2010)提出:加大經費投入,強化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汪美芳(2011)強調:高校體育場地設施器材是高校體育文化的物質載體,是高校體育文化的物質形態。盧聚賢(2011)點明: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首先是體育物質文化的建設。體育建筑、場地、設施是師生進行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在高校體育文化環境的構建中,物質文化是重要的基礎。劉吉峰(2014)指出:高校完善的體育建筑、運動場等物質設施,也會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設施的美感,從而促進大學體完美統一。以上所述:都是對高校體育物質文化建設的研究,都強調了物質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高校體育物質文化又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基礎。可見,高校體育物質文化既是高校體育文化的物質載體,又是高校體育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2高校體育的制度文化建設
高校體育制度文化,它是以人的行為活動或行為文化的方式展現出來的。包括體育教學運動技術,體制狀況、師資隊伍、管理制度、獎懲條例、學生健身鍛煉的效果和欣賞水平、運動競賽、體育的傳統、制度、規范等。邱亮(2009)認為,為建設良好的高校體育文化,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高校體育規章制度,以其規范體育場館的管理,引導學生的行為動作,以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的開展。潘喜梅(2011)指出:體育課程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主體結構,體育課程的制度創新是高校體育文化創新的重點內容。體育課程是高校在體育學科方面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進程,這個進程有量、質兩個方面的要求。羅春(2011)強調:高校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作為高校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規章制度要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革,讓它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以其規范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的管理,引導學生的行為,以促進高校體育的發展。胡波(2012)認為:校園體育文化的制度層面,處于整個校園體育文化的中間層,包括校內外與體育相關的各種規章制度,是約束和規范學生體育行為的重要保證。良好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必須首先建立一整套完善、可行的校園規章制度,并能將其貫徹到實處,這樣才有利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順利開展。宋培海(2013)點明:要使全校性的體育活動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曾敏(2014)認為體育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子系統,深受“以和為貴”思想的影響,具體表現在體育事業發展的目的上及相應的措施都要體現為了滿足人的需求與發展的觀念,在體育文化價值觀選擇上更注重“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以上所述,都闡明了高校體育物質文化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高校的各項體育管理制度,既是廣大師生的行為準則,又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
3高校體育的精神文化建設
高校體育精神文化,它是以人的意識形態顯現的,是無形、內隱并且不易覺察的,它是蘊藏在人們頭腦中的各種體育觀念及信仰,主要突出在高校體育思想、觀念、精神、道德風尚和知識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校園風氣等方面。任蓮香(2008)指出,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以“發展高校籃球、培養籃球人才”為宗旨,擔負著培育人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重任。CUBA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推動高?;@球事業向高水平發展的同時,更將一種奮斗、合作、拚搏、進取的籃球精神帶入校園、推向社會,有助于高校體育精神的形成,可在推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桂銀(2008)指出校園體育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奧林匹克”精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拼搏精神以及學生體育價值觀等內容,是校園體育文化的核心。張志剛(2011)指出:精神文化層面,主要是指校園體育文化的潛在意識形態,表現為校園文化整體氛圍中形成的體育道德意識、作風口號以、團結協作、拼搏勤勞等傳統優秀文化的再延續。秦華奇(2012)認為:大學要著重宣傳中華體育運動員在大型國際比賽過程中戰勝困難、超越自我、為祖國爭光的眾多事跡,激起老師和學生的愛國情懷與自豪感。高校還需要將高校體育文化精神的構建和高校學風緊密融合,正確引領學生們持續優化其人生觀和價值觀。歐秀伶(2013)點明:高校體育文化精神建設重在豐富文化內涵,夠體現體育文化精神。高校體育文化精神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整個高校文化發展的精神載體和重要支柱。杜放(2014)提出:需要構建深層次的精神文化,發揮精神文化“培育人”“造就人”“啟發人”的功能,讓師生從體育道德、體育風尚的視角去領悟體育文化的真諦。以上所做的研究都是以不同的角度作為切入點,有專門從高校體育文化的物質層面進行的研究,發現了高校在體育的物質文化建設方面還很不完善,大都因為場地、器材的建設問題,導致高校體育活動開展得不夠理想;也有專門從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方面進行研究的,高校幾乎都沒有建立非常完善的規章制度;精神層面校園文化建設還遠遠不夠,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進而使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更加完善。還有一些研究探索了隱蔽課程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提出要不斷發揮體育教師的指導作用、體育社團促進高校文化建設、創建和諧校園的作用等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4研究展望
文獻綜述表明,學者們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非常重視,但是,我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現狀卻仍然不容樂觀,因此,高校必須把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納入高校整體規劃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在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僅要傳授運動技術和方法,還要通過體育教學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人生觀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做的梳理研究都是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某一方面的研究。眾所周知,僅側重于單一方面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研究是遠遠不能看到整體布局,也容易忽視其他層面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從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多方面研究,才能更好地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今后在建設高校體育文化時,要加強體育傳統項目建設,引入新型項目、民族傳統體育、地方民俗體育及其一整套文化體系。引導廣大學生參與體育文化活動,應該成為高校體育工作重要的任務;高校運動會應該成為全校師生人人能夠參與的活動。加強體育教學、訓練和比賽管理,提升教師素養,積極主動與當地政府、企業、校友會溝通交流,并贏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打造出一些精品賽事,舉辦體育攝影競賽、體育知識講座和競賽,實施體育明星校園行活動,評選優秀體育社團、俱樂部和體育工作先進人物,引導學生閱讀體育報刊、觀看體育節目,在建設校園體育文化的過程中,應根據高校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加強高校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宣傳工作,如廣播體育信息動態、體育海報、體育標語、體育雕塑、體育名人名言、建立校園體育網頁以及其他宣傳媒體,加大宣傳力度,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體育標語的獨特作用,形成濃厚的高校體育文化氛圍。
5結語
以上僅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論述了我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其實,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系統,此三個層面是相互關聯、緊密結合的,任何一個層面的發展都會影響到其他兩個層面。所以,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各個層面必須多管齊下,相互促進才能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大發展、大繁榮。
作者:張陸全 吳本連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