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整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整理近代大學校長的體育論述文獻并進行解讀。研究認為,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內容反映了他們站在救國圖存立場和教育改革前沿對體育的認識,客觀上促進了體育在近代中國的發展。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是近代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文獻資料,研究這些文獻并結合作者的治校實踐,能夠給當前學校體育改革以有益的啟迪。
關鍵詞: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整理
大學生體質已經持續20多年的下滑,反映的是學校體育仍然是學校教育的薄弱環節。校長是所在學校體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大學校長可謂任重道遠。校長是學校的旗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校長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學校體育工作能否順利地、正常地開展,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校長(校領導)對體育工作的認識和支持力度,因此,校長(校領導)對體育的認識和支持力度,事關學校體育工作成敗的關鍵。如何讓大學校長重視、支持體育?———這或許是改變中國學生體質持續多年下滑現實的一劑良方。眾所周知,近代中國風雨飄搖、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在那種社會條件下成長了一批百年名校,一批著名校長,至今成為教育界長盛不衰的話題;在那種社會條件下,有一批大學校長不僅深諳體育的育人優勢,也深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學校體育的消極影響,他們在治校過程中重視體育的育人優勢,為培養健康身體、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矢志不移,為中國學校體育發展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其中的許多大學校長在不同時期把對體育的認識和感悟通過筆尖化成文字留存下來,至今已成為學校教育、學校體育研究的寶貴文獻資料。整理研究近代大學校長的體育論述文獻,總結歸納近代大學校長體育思想與實踐,將會對當前學校體育的改革以有益啟迪。
1中國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的界定
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主要存在于相關史料、文集、影音等文獻資料。本研究體育論述文獻主要是由大學校長撰寫并公開發表以體育為主題的文章(散文、詩歌、雜文等體裁,非體育專著),包括自述或公開場合的演講報告;部分文獻雖不是以體育為主題,但內容涉及體育且有一定篇幅,此類也歸納為體育論述文獻。
2前期相關研究述評
近年來由于“民國熱”,近代大學校長的研究長盛不衰。許多校長的文獻都得到比較全面的整理。通過超星數字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搜索并查閱有關大學校長的體育論述文獻可知,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主要收錄其相關的教育文集中,如《蔡元培全集》收錄了《怎樣才配做一個現代學生》、《學校應提倡體育》等文章;《羅家倫先生文存》收錄了《在運動場上訓練國民的政治道德》、《注重科學、勞作體育及人格訓練》;《梅貽琦自述》收錄了《關于體育比賽》、《體育之重要》的等文章。通過cnki檢索近20年“校長、體育”的關鍵詞,共獲得與近代校長相關論文共42篇,在這些論文的參考文獻中,部分作者引用了近代校長的體育論述文獻。通過認真梳理和思考可以發現,現階段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零散地分布于各種文集中,并不容易查閱,當前國內還沒有系統專門就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進行整理與研究的相關著作出版,國內對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與實踐的研究也相當匱乏。近代大學校長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可謂世人皆知,但近代大學校長對中國體育發展乃至學校體育發展的巨大貢獻卻鮮有人關注。搜集整理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并對文獻及其作者進行解讀,總結近代大學校長體育思想以及治校的體育成就,重溫近代大學校長不平凡的體育育人理念,對促進當代人們全面認識近代大學校長具有積極意義。
3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的整理分析
3.1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的作者分析
根據文獻資料,至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清末和民國期間近代曾出任過國立大學、私立大學、教會大學、國立獨立學院、私立獨立學院校長總共有536位,通過國家圖書館檢索近代536位大學校長的著作文獻,搜集到著有體育論述的校長共12位,相關體育論述文章25篇(見表1)。通過對12位校長分析研究,總結他們的共同點主要有以下三點:其一、教育職業的成就方面。通過百度、搜狗搜索12位校長的介紹,12位校長大部分被尊稱為教育家,這不僅反映了他們在教育界的地位,也反映了社會對他們在教育事業所作貢獻的認可。其二、12位校長都有海外學習經歷。近代學校開設體育課是中國對西方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優勢的認可,但近代國人風化未開,崇尚文弱之美,羞談尚武雄健,許多學校師生對體育消極對待甚至反對體育。大學校長作為開民智的先鋒,他們在考察學習西方教育的過程中,高度認同了體育在西方教育培養人的全面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其三,教育救國是這些校長的共同愿望。教育救國是清末朝廷腐朽無能,經數次割地賠款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后,一批民族愛國人士深感國家人才缺乏、民智未開,逐漸興起“啟民智,興學堂”,希望通過發展教育,培育人才以保國救國。教育救國發展教育以救國自強,從理論和實踐上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近代大學校長首先都是愛國者,是教育救國思潮的擁躉者,這其中也包括了這12位大學校長。
3.2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的內容解讀
本研究搜集到12位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共26篇中,涵蓋了散文、雜文、詩歌與演說稿等各種體裁。在內容的主題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從教育角度解析體育;其二,從救國角度倡導體育;其三,以上兩個主題的融合。清朝末期,特別鴉片戰爭之后,隨著國門被迫打開,西方教育開始進入國內。西方教育模式經過與中國傳統教育模式的交匯與融合,逐漸被近代中國學校教育接受。體育是西方教育模式的重要內容,但在中國近代學校卻普遍忽視體育的作用。近代大學校長大都具有留洋背景,留洋經歷鍛造了他們開闊的視界,對體育在教育的作用有充分的認識,促使他們承擔了體育的科普任務。近代中國迅速由強轉弱,面對亡國亡種的危機,“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漸漸受到許多精英的認可,教育救國成為時代的共識。由此也促進了二十世紀初軍國民教育興起。“軍國民教育就是培養國民的尚武精神和軍事素養,旨在反抗外來的軍事侵略和國內的武力壓迫,以后發展為學校軍事訓練、學校體育。簡言之,軍國民教育是指文武合一的教育,主張通過教育培養國民的軍事技能和尚武精神。”軍國民教育強調尚武、衛國,受到了蔡鍔、蔣百里、蔡元培、等軍事、教育、政治名流的推崇。近代中國救亡圖強,軍國民教育需要體育訓練與軍事訓練相結合,體育的角色尤其受到重視,由此也促使近代大學校長重視學校體育的作用。
4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整理研究的價值
近代大學校長不僅學識淵博,大都具有留學背景,對近代西方教育有較深的認識。他們撰寫的這些體育論述文獻至今已成為學校教育、學校體育研究的寶貴資料。整理研究近代大學校長的體育論述文獻,不僅可以讓我們感受近代體育曾經的脈搏,對當前學校體育改革而言也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4.1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
文獻可以為學校體育管理者、體育工作者提供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有益啟迪近代大學校長的體育論述是近代大學校長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救國、強種的時代責任推動下對體育認識的感悟、升華。研讀近代大學校長的體育論述,不僅能夠給當前大學校長、學校體育管理者以及體育工作者提供認識體育、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有益啟迪,同時也為確立學校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提供理論依據,對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精神、體育強國戰略精神、推動學校體育工作以及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無疑是具有非常現實的積極意義。
4.2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所折射出來的教育家精神,是當代大學校長值得借鑒的榜樣
教育家辦學是近年來教育界的熱門話題,也是總理回答錢學森六問“新中國為什么培養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之一。大學校長有成為教育家的必然條件,大學校長也最有可能成為教育家。體育是人才最基本、最自然的素質,校長應該怎樣看待體育是一個校長的基本素質問題,也是關系到大學校長能否成為社會主義教育家的前提條件。“當前學校體育的薄弱本質上是體育并沒有被擺在與德育、智育同等的位置上,究其原因,在于沒有端正教育的目標”。[3]與此相反,在積弱積貧的舊中國,重視體育卻是近代中國著名大學校長群體的一種普遍現象,最具代表的是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他的名言是“不懂得體育的人,不應該當校長”,時至今天,我們品讀這句話時仍覺震耳發聵、令人深思。近代大學校長關于體育的論述,反映了他們的體育素質與風采,折射出來的是近代大學校長的教育家精神,值得當代校長借鑒。
4.3近代大學校長治校中的體育實踐能夠給當前學校體育改革提供思路
近代中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近代中國的一大批著名校長在辦學過程中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為中國現代大學的奠基與成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西遷的諸多高校,為了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即使困難重重,但仍然堅持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為中國的人才培養書寫了不平凡的歷史篇章。近代大學校長在治校過程中體育實踐上的身體力行,不僅為合格人才的培養做出了貢獻,也為學校體育的發展書寫了歷史。近代大學處在中國風雨飄搖的背景中,經費問題始終困擾著大學的發展,但近代大學卻有一批校長卻為了學校體育的發展殫精竭慮,在師資聘任、場地建設方面給予特別支持,如清華大學、圣約翰大學以及私立南開學校(大學)等體育場館生均擁有率,至今仍令當代各級大學望其項背。以古鑒今,近代大學校長體育實踐的歷史經驗值得當前學校體育改革者借鑒學習。
4.4解讀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可以為當代人們全面
了解近代大學校長、評鑒近代大學校長提供歷史的借鑒為什么中國近代一些大學校長之辦學會被后世津津樂道?為什么中國近代一些大學校長能夠嘔心瀝血終身為大學奮斗?為什么一所大學在幾十年上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只有一位或幾位校長于學校融為一體,受人景仰?文如其人,研究解讀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及作者,可以獲得對中國近代大學校長類型、特點與個性新認識,豐富近代大學校長的教育思想、體育思想研究;可以獲得對中國近代大學校長群體的新認識,豐富和充實中國教育史、學校體育史對近代大學校長這個特殊群體研究的不足,對當代大學教育改革和推動教育家辦學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結語
近代學校體育的科普與推廣中,近代大學校長的角色不容忽視。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文獻的整理與研究,能夠豐富近代大學校長研究內容,有助于強化校長作為學校體育第一責任人的使命,對提高當代(大學)校長對體育的認識、促進學校體育改革具有積極意義。整理并研究近代大學校長體育論述,考證分析近代大學校長治校方略中的體育實踐(含學校體育制度建設、體育課程建設、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體育場館建設、體育文化建設等)的成績與歷史經驗,可以為我國現階段大學體育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鑒。
參考文獻:
[1]程斯輝.中國近代大學校長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0.
[2]劉春.清末民初軍國民教育之國民性改造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3.
[3]張建新,王思北.火熱大運會中大學生體質的“冷思考”[OL/BE].新華網,2012-09-18.
作者:胡小善 李偉峰 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