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緘默知識對公共體育教學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利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緘默知識的含義、特征以及其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基本技術、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緘默知識以及師生互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探究緘默知識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產生的影響,為體育教師認識緘默知識并將其運用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提供參考.
關鍵詞:緘默知識;高校公共體育;體育教學
1概念
1.1選題依據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校的教學改革仍然是教師進行科研工作的前提.作為教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到教學原則上,公共體育教學都無法替代.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改革是促使體育進入正?;⒈WC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近年來,研究者已然將“緘默知識”這一理論引入到體育教學中,但是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有著其自身發展的原則和規律,是一種利用語言和動作向技能學習者傳遞基本動作、幫助學習者學會動作技術的一種方法.“緘默知識”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是一種經常使用卻不可通過語言、文字和符號給予清晰表達或直接傳遞的知識.[1]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存在著大量的緘默知識,它存在于我們的經驗或行動之中.例如:我們可以熟練地騎自行車,但我們無法清楚地告訴別人我們是怎么做到的.在社會生活中,緘默知識左右著語言、科學、教育、管理、體育運動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緘默知識在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具有很大的價值,它支配著人類的認識活動.吳耘在《緘默知識和體育教學中的緘默知識現象》中指出:從體育“教”與“學”的角度出發,可以將體育教學中的緘默知識分為體育教學內容的緘默知識,學生學習體育的緘默知識,教師體育教學的緘默知識以及有關體育交往的緘默知識.[2]在公共體育教學中,關于“緘默知識”可分為體育基本技術的緘默知識、體育基本戰術的緘默知識、學生學習的緘默知識、教師教學方法的緘默知識以及師生互動的緘默知識.如何合理的運用緘默知識有效的促進公共體育的教學,值得我們進行有效的思考和研究.
1.2概念
“緘默知識”最早由英國物理學家提出這一概念,他將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或者數字表現出來的知識,即顯性的知識;另一種就是不可用數字、文字表現出來的知識,是人們的一種行為表現,即所謂的隱性知識,也可稱為緘默知識.[3]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緘默知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研究,最先引起了心理學家的重視.如今的緘默知識已經深入到人群中的各個領域和各個行業.
1.3緘默知識的特征
1.3.1內隱性特征
不能通過語言、文字或符號來進行邏輯上的說明或證明.緘默知識是我們人類和動物共同具有的一種知識類型,是我們人類非語言智力活動的結晶.1.3.2不確定性特征緘默知識是一種連知識的擁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表達的知識,因此自然不能在社會中以正規的形式加以傳遞,缺乏顯性知識的公共性特征.1.3.3私人性特征顯性知識是人們通過明確的“推理”過程獲得的,而緘默知識是有個人品格的,它是人們通過身體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覺而獲得的,因此它具有私人性.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緘默知識在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運用.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本研究通過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服務平臺,利用“緘默知識”、“體育教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獲取相關文獻,并對其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和分析,為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2.2.2邏輯分析法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和對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時,綜合運用歸納、分析等邏輯方法,對收集的資料進行邏輯分析.
3緘默知識對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影響
3.1教師的緘默知識決定了公共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體育的教學內容分為基本技術教學和基本戰術教學,以籃球為例,基本技術教學內容包括:移動、傳接球、運球、投籃、持球突破、個人防守、搶球、斷球、搶籃投球等技術,基本戰術教學內容包括:進攻、突分、掩護戰術等.這些技、戰術知識屬于顯性知識,可以通過言傳身教來進行教學.可是學生如何有效快速的學會基本技術,學習過程中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對于戰術的合理利用,這些是無法進行言傳身教的知識,這些屬于緘默知識[4].我們知道,描述一項技能與掌握一項技能是根本不同的,通過背誦規則而將之運用于實際,永遠不能成功.學生不可能通過閱讀技術手冊并遵循其圖解而成為一個熟練的選手.只有將體育的基本技術、戰術和規則運用于教學實踐當中,學生對這些顯性知識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刻,這些顯性知識的傳授才會變得更加的容易.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來進行新技術動作的學習,但學生具體能掌握到何種程度這完全取決于在教師講解后學生可以理解成何種程度,是否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緘默知識.例如在進行籃球傳球技術的教學中,教師進行了基本技術的講解后,會用語言提示學生傳球過程中注意手指手腕的運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已經傳授緘默知識,究竟學生要如何體會到這個緘默知識,就需要學生集合自身的理解去實踐體會了.教師個人的生活習性、對體育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會影響他們的緘默知識對于課堂教學的影響.每一個人在進行某一種技能學習的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習慣和理解形成一種只屬于自己的緘默知識,這種緘默知識是不存在重復性的,是一種自身理解的無意識的行為.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會將這種自我形成的緘默知識合理的運用到教學內容教學中.教師在多次的實踐教學中所形成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都是自我的緘默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會影響教學質量[5].例如,教學時間較長的教師會在無形中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自己對知識或者教學方法的理解,在上課過程中傳達給學生,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這種方式會促使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但是也可能存在一些經驗之談,不利于創新的實現.經過系統的理論培訓和學習,教師也難以進行很好的角色轉換,這種現象與教師的緘默知識教育是分不開的.
3.2學生的緘默知識影響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學生的緘默知識是指學生在接受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后,根據教師語言的提示和技術動作的模仿后,再結合自己之前具備的知識進行遷移后而形成的一種自我認識、理解和運用的一種緘默知識[6].我們以足球為例,足球是一種直接利用身體進行傳球、射門得分的運動,不像羽毛球或者網球可以利用球拍來擊球.對于學生而言,直接的身體傳球已經讓學生產生一種恐慌和害怕的情感反應,特別對于女生而言.由于他們在學習之前就已經通過網絡平臺了解了該項目的具體技術動作,已經具備了緘默知識.這種恐慌、不安和害怕的心理都會促使他們的學習進程會相當遲緩,并且效果欠佳.這種現象的產生就源于學生帶進課堂的緘默知識.由于學生認識不到或沒有進行很好的調整,教師的觀點進來以后會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套新的知識體系.如果這兩種知識體系相吻合,學生學習的進程會大大提高,錯誤動作減少、害怕的心理也會改觀.如果兩種不相符甚至出現打架的狀況時,學生會不自覺地服從自己先前的那種理解.[7].筆者曾經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學實習,教授初一女生足球課,學生在進行腳弓停球、傳球的技術學習中,筆者根據停、傳球的基本技術要領來嚴格要求學生,此時學生可能因為技能遷移的關系而已經對于停、傳球技術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學習中學生也會根據自身的理解情況來學習停、傳球技術,一旦他所領悟的緘默知識是不正確的,自然會影響其對于技能的學習[8].
3.3緘默知識在師生互動中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始終處于主要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促使教師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9],因此,教師的緘默知識在師生互動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師生互動中,緘默知識的形成和獲得是非常重要的.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就涉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一個互動過程就涉及了緘默知識的運用.教學中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缺少不了教師需要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與學生溝通[10],傳遞自己的行為和意識,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學生學會相應的技能.在技能教學中,教師會采用一些和實際生活相關的事例來給學生一定的引導,幫助他們對于所學技能的掌握[11].例如,在進行網球發球教學時,一般會先進行拋球練習,等到學生基本能平穩拋球后,教師開始進行拋球與擊球的動作銜接,之后讓學生進行反復近距離對球網練習,尋找出何時進行擊球的緘默知識后,最后讓學生在前兩個階段后合理的利用揮臂和轉體的方式將球發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緘默知識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進行練習,并獲得屬于自己在該技術學生中的緘默知識,促使技能的形成.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緘默知識是一種只可以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是一種經常使用卻不可通過語言、文字和符號給予清晰表達或直接傳遞的知識.對于提高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在體育教學中表現為對體育基本技術的緘默知識、體育基本戰術的緘默知識、學生學習的緘默知識、教師教學方法的緘默知識以及師生互動的緘默知識.
4.2建議
4.2.1加強對緘默知識的認識,提高教師的緘默知識觀念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合理有效的認識、運用緘默知識是幫助我們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在教學中不僅要明白何為緘默知識、具備何種特性,教師還需要知道自身緘默知識的存在,更要知道如何使自己的緘默知識在教學中顯性化.多數教師只知道自己的教學經驗是很重要的,但不明白這種經驗性的知識怎么得來,又要如何更好地得到升華和利用.對于其在教學活動中所產生的影響則更缺乏充分的認識和研究.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通常把自己看作為顯性知識的傳授者,總是以一成不變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灌輸,將顯性知識擺在首位,忽視自身緘默知識在教學中的作用.4.2.2注重學生能力發展,提升學生的緘默知識觀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占據著主體地位,緘默知識是一種在顯性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的理解而形成的隱性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數都會受到教師顯性知識的影響,他們已經習慣了“教師的灌入式模式”[12],往往忽略了教師在無形中傳授的緘默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提示學生掌握適當的緘默知識,發現學生的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做到與顯性知識的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阮永福,楊勇杰.對“緘默知識”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9):82-85.
[2]吳耘,熊燕飛,高嶸.緘默知識和體育教學中的緘默知識現象[J].四川體育科學,2006,(3):126-129.
[3]石中英.緘默知識與教學改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3):101-108.
作者:吳國寧 單位:南京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