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學與藝術相結合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首先探討了體育院校體育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對體育教學與藝術相結合價值的研究,結合研究就如何將藝術融入體育院校教學中提出了實際性策略,以期推進體育院校素質教育全面開展和增強教學內容的藝術性,并通過提高體育院校教學質量來實現體育院校對人才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體育院校;藝術;體育;教學
“教學是一門藝術”,這種教學觀可追溯到我國古代,例如,《學記》中的“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便表明了教學的藝術思想。高校體育教學,它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一、體育院校體育教學與藝術的關系
1.體育教學具有藝術的內涵
藝術即“技能”“技藝”,這是藝術在廣義上的定義。一般從狹義上來說,藝術不僅是一種通過語言、動作、線條、色彩、音響等不同手段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方式,同時又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在一定層面上折射出作家、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以,從藝術層面上來說,體育教學兼具這三種含義。首先,體育教學者必須滿足具有高超的技藝、技能,其次,教學者要能采用適當的形式或形象化手段來表達自己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情感,最后,每個體育教師都必須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教學和育人。
2.體育教學和藝術的對象近似
藝術和體育均是以人為中心的社會活動。它既反映了人的主觀精神世界,又反映了人的客觀世界,他們均受對象的制約,直接或間接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表達他們的命運、感情和內心世界。
3.體育教學中有藝術性內容
相比于其他理論課程(非藝術性課程)而言,體育教學內容具有藝術性。一般地,在界定課程性質上,體育課程很容易混淆于藝術與非藝術類型之間,或者說更偏向于藝術類。
4.體育教學使用藝術的手段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會經常運用到各種藝術手段。我們知道,藝術從表達方式上可分為語言類、造型類、表演類和綜合類四種,而構成它們的基本要素又包括語言、動作、線條、音響、色彩和圖像等。教學者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離不開這些組成元素,而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體育教學也將更加形象化、審美化和藝術化。
5.體育教師也是“藝術家”
人們往往愿意從美的規律出發,創造具有審美性和藝術性的活動,在創造出這些美麗事物的同時恰好促成了自己藝術家的身份。而優秀的體育教師,一方面通過體育教學健美了學生的身體,另一方面也塑造了學生的靈魂。
二、藝術在體育院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
在教育部的《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文件中提及,教學者應以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為前提來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的藝術個性,增強其愛國主義精神,達到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的目標。
2.有助于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
對于體育教學者來說,教師合理利用藝術手段,將示范動作與藝術審美相結合,使之更加優美、準確。這種兼容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體育教學創造了別致新穎的操作環境,不僅能幫助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去改進和完善形體,還能加深自己對運動技巧、技能的理解和記憶,以逐步形成對此項活動或體育動作的定型性學習。
3.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情
學校有責任承擔培養學生美育的素質教育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從欣賞、羨慕到向往、實踐,這一連串的心理效應也是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狀態的真實反映,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美追求的欲望。興趣和熱情是激發一切學習的動力,學生的不斷進取和強烈的自我完善意識促進學生的體育運動參與熱情,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4.培養大學生的高尚情懷
一方面,美育是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的重要環節,它與智育、德育、體育共同組成全面素質發展的四大要素,它們互相促進、彼此依存。“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體”。另一方面,體育的運動精神往往能帶給人進取、競爭、對抗、承擔負荷、戰勝艱難困苦的能力,它能幫助大學生培養勇敢頑強、不驕不躁和堅毅果斷的意志精神。
5.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做合格人才
美育作為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培養大學生的藝術氣質、推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國務院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決定》文件中強調:“美育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高素質,還有助于開發智力,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作用不可代替。”孕育美的過程即是生命孕育藝術的創造意義與價值升華。
三、體育院校體育教學與藝術相結合的實施策略
1.提高體育教師的藝術素質
教師外觀形象好、氣質涵養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享受和體驗體育運動的美,優美的技術動作和對音樂高水平的鑒賞能力能夠更好地感染學生,將學生迅速引入一個藝術的氛圍,享受體育藝術帶來的歡樂。因此,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藝術素質。
2.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對教學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要想提高體育教學的藝術性,體育教師同時必須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全面加強組織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與動作示范能力等。
3.場地器材布置藝術化
教學環境是影響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運動場地和器材則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因素。運動場地的布置直接影響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優美的運動場地,井然有序的器材,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還能加強美的感染力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或訓練之前,應根據其教學目的和內容,為學生布置一個良好的訓練環境。
4.運用現代教學媒體
在體育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學生的審美活動通常出于視覺上的感受,視覺上直接感受到的是審美對象美的形式。在現代社會,科技迅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地將這種視覺享受展現給大家。
5.開展體育藝術項目競賽
想要培養學生敢于競爭的運動精神,激發學生對藝術的熱情和追求,必須大力開展體育藝術競賽項目。各種形式的體育藝術競賽項目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同時促進學生對體育藝術課程的學習,提高欣賞力和審美力,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真正做到體育運動與藝術相結合。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體育院校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色,使所培養的體育藝術型人才與藝術院校所培養的人才有所不同。首先,課程內容的設置應保證與課時、學分的安排相匹配。其次,根據當前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適當增設選修課程的開設比例,以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最后,要實現體育與藝術的高度結合,學校的教學系統應匹配完整的教材和良好的師資。
參考文獻:
[1]王煥武,宮立都,等.論教學過程的審美價值[J].教育研究,1992,(2).
[2]肖熙然.論體育教學的藝術性[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4,(3).
作者:唐海英 單位:武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