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學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提高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將其作為當代體育教育事業的重要任務,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方法,消除高校體育教學中提供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打造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路徑
體育教學作為一項使學生身心同時發展的教學活動,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要積極更新觀念,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采取有效完善的教學措施,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1高校體育教學中對提供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
1.1教學觀念陳舊
難以提升體育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傳統教學觀念對體育教育的影響,傳統教學理念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與技術講解,形成了單調、枯燥的體育教學模式。嚴重地消耗了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甚至會產生抗拒心理,體育教學質量與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1.2管理方式封閉
大部分的高校體育教學社會發展脫節,在培養人才的目標設定方面,并沒有充分考慮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教學開展到教學評價都只是學校主管部門的“閉門造車”,難以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3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常占據主導地位,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過于單一、教條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去接受知識、被動地進行體育鍛煉,制約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1.4教學內容不合理
高校體育教學內容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較多,課堂教學任務量較大,所講授的相關體育知識與技能過于表象,缺乏深入的研究。此外,教學內容滯后,很多是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重復,難以滿足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無法提高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1.5體育教學理念傳統
高校的體育教學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授課,這種教學理念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力和思維方式,不利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6體育課程設置不利于學生的自我創新
高校的體育教學通常是圍繞教學設置課程,這種設置方式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嚴重缺少實踐和探索的機會。當代高校體育教學只注重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2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路徑
高校教育中強化了素質教育理念,而人才的培養模式以及培養體系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和完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創新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提高創新意識,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或其他學科中。
2.1更新教學理念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充分體現出創新人才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將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標落到實處。對體育人才的培養,不僅局限于體育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的培養,還應深挖學生的潛質,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與社會生產實際相結合,只有學生提升創新理念與能力,才能成為推進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良好的教學手段是引導學生自主創新的重要途徑,高校體育教師要注意優化傳統的教學手段,采取高效率的教學方式,使體育教學變得更加多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應該建立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進行過多的指導,只需從旁指導,多和學生參與互動,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間。要在思想觀念方面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讓大學生意識到身體才是進行一切活動的必備基礎,要堅持鍛煉,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高校學習是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要用發展的眼光去提升自身的價值,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并在體育學習中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實效。
2.2合理設置體育教學課程
進一步優化高校體育課程結構,確保課程設置的科學合理,大幅提升體育教學效率,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實效性。課程作為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完整系統,保證其結構的科學合理,提高師生資源的利用效率,推進高校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合理設置高校體育課程,可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結合大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身心發展規律,合理設置體育課程中的競技類運動項目,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參與意愿;第二,在體育教學中適當增加實用性的體育教學內容,比如健身課、形體課、民族傳統體育等課程,通過教學模式的更新,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同時增加個性化的選修課,讓學生結合自身興趣去選擇所學的課程,在自由學習的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2.3構建創新性課堂氛圍
在構建創新性課堂氛圍的過程中,求異是創新的前提。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并鼓勵學生去培養求異心理,只有打破常規,發散思維,敢于突破,才能實現培養創新能力的目標。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根繩子,讓學生充分發散思維,經過獨立思考或討論去設計出與一根繩子相關的體育學習方法,創造出不同形式的學習技巧,如將繩子進行捆綁投擲練習、將繩子放在地上進行“折返跑”等,這些都是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表現形式,教師應對其給予充分任可與鼓勵,使學生敢于在體育教學中突破常規,發散思維,養成學生的創新能力。
2.4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幫助學生塑造創新性人格,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打造實踐平臺。學生在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時,能夠進一步提升其團隊合作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與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際交往,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從而發現自己的短板,并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高校體育教師應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可成立包含多種體育項目的體育俱樂部,并選聘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指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行進行管理,獨立制定訓練方案,培養大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高校體育教學要更多地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通過體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體育素養。對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包括開展一些課外體育活動和一些運動類的課外活動。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戶外體育活動,以此來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擴展他們的知識面。
3結語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立足于體育教學實際,注重學生對創新能力的應用和轉化。一是培養出一大批專業人才,二是把教育和科技、社會、人文結合起來,為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為了更好地開展體育創新教育工作,學校要從校內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找出制約培養創新能力的因素,改善教學模式和采用先進教學手段,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倩.安徽省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9,(33):89-90.
[2]章翔.“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以體育專業為例[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7,(06):149-152.
[3]王繼健,陳華鋒.依托高校體育資源開展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8):182-184.
[4]朱哲人.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8):106-108.
作者:王曉博 單位: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