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健康成為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運動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鍛煉與學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讓學生擁有正確而健康的運動習慣。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一)身心素質較弱
身心素質是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結合,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促進的關系。學生擁有優秀的身心素質,就能夠在學習與生活中勇于克服困難,擁有頑強的意志力。但是,當前的我國高中生的身心素質較弱,很多學生每天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在教師學習完之后回寢室休息,缺乏身體鍛煉,導致抵抗力在逐漸地下降。并且現在很多高中生都是獨生子女,一直都在父母的保護下成長,對于體育鍛煉存在排斥心理,非常不利于未來的人生發展之路。
(二)缺乏體育運動
高中生正處于脆弱、敏感的青春時期,身心方面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思想也比較成熟,相應的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經常存在學生找理由不參加體育活動的現象,甚至直接逃課,產生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女同學過度關注外表形象,或者性格較為內向,害怕體育動作不規范,遭到同學的嘲笑。還有一部分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毅力,無法意識到體育鍛煉的積極作用,從而在生活中缺乏體育運動。
(三)忽視終身體育
很多學生參加高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原因是想要取得一個好的體育成績,根本不是為了鍛煉而去運動。這些學生往往只是在體育教學中鍛煉一下身體,脫離體育課之后從來都不會去主動鍛煉,嚴重缺乏終身體育意識。存在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為教師過度注重技能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生根本無法意識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性,認為體育和日常生活不存在較大的聯系。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必要性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較為注重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教育,只有以終身體育作為教學方向,才能夠把社會、家庭、學校、課外、課內相互銜接起來,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在高中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著眼于未來,不能夠只局限在體育課時任務中,而是要更多地關注學生日后的體育學習效應,并且能夠延續一生。人只有在持續的體育鍛煉中,才能夠擁有強健的體魄與健康的心理,養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并且當今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健康問題成為社會重點關注對象,人們只有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改善當前的生活方式,擁有堅持鍛煉的動力,才能夠為社會服務奠定穩固的物質基礎。
三、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方法
(一)合理選擇教材,明確體育鍛煉價值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合理、科學地選擇體育教材,向學生傳授練習方法、鍛煉原則、運動損傷的處理與預防、各類比賽規則等,讓學生深刻理解體育鍛煉對于生命的價值。高中體育教材需要適合高中生的性別特點與年齡特點,高中男生與女生在心理與生理上的差別較大,尤其是女生出現的生理、心理變化特征,更需要在體育教學中以體育的矯健美、形體美、運動美等角度出發,鼓勵女生自主地參與體育鍛煉。高年級的體育教學可以讓男生、女生分班展開教學,對于男生安排一些對抗性比較強的體育內容,女生可以根據心理、生理特點多多安排一些協調性、柔韌性的體育內容。高中體育教材應當具備娛樂性、趣味性、娛樂性,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教師要在傳授學生體育基本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明確體育態度,主動、自覺地堅持體育鍛煉。
(二)積極組織活動,提高終身體育意識
當前,高中生對于體育這門學科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認為這是門可有可無的學科,針對以上教學問題教師需要積極組織體育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參與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高中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科學、合理地體育鍛煉,能夠緩解學生學業壓力與緊張情緒,從而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中。體育實踐活動通常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精神,為終身體育奠定穩固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設定羽毛球雙打競賽、跳繩比賽、3000m接力比賽、拔河比賽等,這些活動男生、女生都可以集體參與,相互協作,從而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在體育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明白開展體育比賽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所以在體育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多多鼓勵、表揚學生,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自信心。
(三)關注習慣養成,鼓勵學生自主鍛煉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注重“養成教育”,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習慣養成,鼓勵學生自主鍛煉,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高中生在高一的時候學業壓力還不是很大,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還比較高,這時候體育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參加體育運動的趣味性,意識到體育運動對人生發展的積極作用,這樣才能一直堅持運動。在學生高二的時候,學業壓力逐漸增大,教師要引導學生把體育運動作為學習過程中的解壓良藥,在體育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設定一些體育游戲。比如,帶球障礙跑、定點投籃游戲項目,在體育游戲中學生既能夠鍛煉心肺功能、提升投籃的準確性,還能讓學生愛上體育運動,從而能夠長久地堅持運動,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四)改善評價形式,發掘學生內在閃光點
在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以學生的體育成績作為教學評價,導致學生參與體育教學只是“機械式”地想要得到一個高分,根本無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所以在教師需要改善體育教學評價形式,發掘學生的體育閃光點,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自信心。因為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例如,以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積極性、運動姿勢規范度、團隊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等作為評價的標準,充分挖掘出學生的各方面運動天賦,讓學生不再是為了得分而運動,而是因為參與體育活動能夠心情愉悅而運動,從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五)實施開放教學,充分體現學生主體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實施開放型的體育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開展開放型的體育教學,是讓學生參與教和學的過程。例如,在“排球雙手下手墊球”練習中,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設定目標的個數,當適應了當下目標個數之后再依次增加個數,逐漸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體育組織形式上,傳統的體育教學過度注重步調一致、整齊劃一,完全限制了學生特長、個性的發揮,所以在開放型體育教學中要放寬與取消限制,遵循學生的主體意愿,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擔負起體育責任,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總之,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體育教學,讓學生意識到終身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此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毅力,能夠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張立.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33):49+51.
[2]嚴立.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訓練意識的策略[J].體育世界,2012,(10):88.
[3]趙麗美.簡論高中體育教學對于建構終身體育意識的必要性和方法[J].才智,2011,(30):142.
作者:周建忠 單位: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