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通信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工業自動化領域,plc作為核心單元發揮著信息處理、指令發送等重要功能。而無論是信息的接收還是指令的傳遞,都有賴于通信系統。本文首先概述了PLC自動化控制系統的主體框架以及各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隨后結合該系統的運行流程,重點對主程序、啟動中斷程序、功能程序的應用展開了簡要分析;最后結合PLC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通信模式,介紹了系統運行中使用到的PPI通信協議和Profibus通信技術。實踐表明,經過通信優化后的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響應速度更快,運行可靠性更好,進一步提高了自動化水平。
關鍵詞:PLC;自動化控制系統;PPI通信協議;Profibus通信技術
基于PLC的自動化控制生產線,主要包括自動送料、物料加工、產品裝配、定向輸送、快速分揀五道工序。這些工序之間有著密切的邏輯關系,為保證前后兩道工序緊密銜接,必須提高PLC的響應速率和控制水平。而通信系統通過影響信號傳遞速度,進而直接決定了PLC接收信號的時效。因此,要想提高工業自動化控制水平,必須要對PLC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通信技術上進行創新、優化。
1基于PLC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基本架構
早期的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采用線性控制模式,各模塊按照物料加工順序采用線性排列方式。雖然網絡架構比較簡單,但是存在諸多弊端,例如PLC指令需要逐級下達,導致末端環節指令響應的延遲問題十分嚴重,特別是在工業生產速度較快的情況下,經常會出現錯誤。而基于Profibus開放式現場總線標準的新型PLC自動化控制系統,在通信模式上則采用了垂直化控制方式,由終端控制設備(PLC)與現場分散的I/O設備之間直接完成信息傳遞,無論是信息傳遞的時效性,還是網絡架構本身的穩定性,都得到了明顯提升。新系統的基本架構如圖1所示。在該系統中:(1)控制輸送站采用的是S7-315-2DP控制器,發出控制命令后,前端的傳動裝置,通過直線運動的方式將機械手推動到制定位置,然后控制機械手抓取物料臺上的產品。將產品提取起來之后,該控制器繼續發送指令,控制機械手做定向移動,達到制定位置后再松開機械手,將產品放下,實現整個閉環操作。(2)人機交互模塊采用的是TP170B觸摸屏,其功能包括兩部分:其一是實時呈現系統運行狀態,其二是監視整體現場控制設備對指令的響應情況。上述兩個模塊均屬于系統主站,除此之外還包括若干功能性從站,例如控制送料站從站、控制加工站從站。一級主站與二級主站之間為令牌通信,主站與從站之間為主從通信。依托通信系統實現信息與指令的傳遞,實現了該系統的穩定運行與功能發揮。
2基于PLC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程序功能
PLC作為整個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絕對核心,應根據系統的運行需要靈活選擇PLC的型號。本文選擇的S7系列中的S7-315-2DP型PLC作為主站控制器,選擇S7-200型PLC作為從站控制器。系統選用Profibus現場總線通信方式,設計程序功能如圖2所示。在上圖中:
(1)OB1為主程序,當系統開始運行后,首先啟動主程序,并在完成一次程序之后繼續循環,直到接收中止命令。BO1程序執行期間,PLC會發送全局數據,這些數據通過BO1搬運站主程序,依次傳遞到FB1搬運子程序、FC3急停程序、FC5加工站程序等等。另外,BO1還會利用時間監視器,對最大掃描時間進行監測,并將監測數據上傳給PLC。系統預設最大掃描時間為200ms,若實際掃描時間超出該值,則說明系統響應速度較慢,由管理員重新校正。
(2)啟動中斷程序。在PLC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啟動模式中,共有三種模式,分別是暖啟動(OB100)、熱啟動(OB101)和冷啟動(OB102)。系統上電后,模式選擇器會根據預設指令,自動從上述三種模式中選擇其一,完成啟動。若程序執行過程中出現時間錯誤,則自動進行中斷,待校準時間后,返回上級程序,重新選擇啟動模式再次運行。
(3)功能程序。根據工業生產的具體需要編寫功能程序(FC),如FC4送料站程序、FC5加工站程序、FC6裝配站程序、FC11落料程序等等。在編寫程序時,為了方便編程人員的操作,西門子公司提供了一個面向西門子PLC用戶的指令庫,編程時刻直接從庫內調用相關指令,包括輸入參數(IN)、輸出參數(OUT)、靜態參數(STAT)等。
3基于PLC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通信技術
西門子S7系列PLC支持多種通信模式,例如PPI(點對點接口)、MPI(多點接口)以及Profibus(現場總線)等。不同的通信模式,除了影響系統內部的信息傳輸速率外,也會對信息抗干擾能力等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基于PLC自動化控制系統本身的網絡架構和功能需要,選擇恰當的通信技術至關重要。PPI通信協議:作為S7系列PLC最常用的通信模式,可直接利用PLC自帶的通信端口完成系統的信息收發需要。從本質上來看,PPI屬于主從協議,可支持一級、二級主站,與各從站之間的信息傳遞。在系統啟動運行時,OB1主程序首先判斷網絡是否存在占用的情況,若網絡通暢,則建立PPI網絡。并基于該網絡由主站向從站發出請求指令。在從站作出相應后,依托PPI網絡實現“主-從”通信。雖然PLC只提供了PORT0和PORT1兩個通信端口,但是基于PPI網絡最多支持建立32個“主-從”網絡,因此完全能夠滿足自動化控制系統運行時的通信需求。另外,PPI高級協議還支持在獨立的網絡設備之間建立聯系,但是一臺設備連接其他設備的數量有限制。例如,S7-200型PLC的CPU支持PPI高級協議,其中的PROT0端口最大連接數為5,而PROT1端口最大連接數為8。同樣的,EM277模塊也支持PPI高級協議,最大支持連接數為6。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Profibus通信技術。Profibus作為一類開放式的通信系統,在制造業自動化、樓宇自動化等領域均有著廣泛使用。相比于PPI通信技術,Profibus的優勢在于適應更加復雜的通信任務,并且能夠有效解決復雜網絡架構中,總線容易發生信息堵塞的問題,對提高整個系統的通信能力有積極作用。其結構如圖3所示。結合圖3,Profibus通信協議共分為5大層次,頂層為人機交互界面,用戶可手動輸入指令,也可調用各部分的運行數據,了解整個工業生產系統的實時進度;應用層包括了基本功能和擴展功能,提供了DP用戶接口;未定義的3-6層,由用戶根據工業生產需要自行定義,或者后續進行功能擴展;數據鏈路層主要時現場總線數據鏈路,同時提供了IEC接口,實現現場總線和各從站設備的連接;物理層以RS-485光纖為主。在Profibus通信中,可使用特殊的起始、結束定界符,對每個字節進行奇偶校驗,有助于提高通信數據的可靠性。
4結論
PLC在工業自動化控制方面有著廣泛運用,但是由于工業生產現場環境復雜,加上對系統運行的時效性、協調性等均有較高要求,這就需要對通信技術進行改良和創新。從實踐來看,基于Profibus通信技術的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顯著提高了通信效率,解決了指令丟失、響應延遲的問題,對進一步提高PLC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實用效果有良好作用。
參考文獻
[1]弓健.基于智能化技術的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研究與實現[J].電子設計工程,2020(05):53-56.
[2]孫偉民.基于PLC的通風機變頻調速控制系統自動化功能的設計與實現[J].機械管理開發,2020(10):128-129.
[3]王志斌,舒德華.基于PLC的柴油發電機自動啟停控制UPS應用[J].通信電源技術,2020(01):124-125.
作者:李宇軒 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