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硫辛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硫辛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糖尿病胃輕癱患者5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均給予強化降糖治療,口服西沙必利。試驗組加用硫辛酸靜脈滴注,治療2周。比較兩組療效。結果:試驗組的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的有效率為57.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52,P<0.05)。試驗組的胃排空率有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218,P<0.05)。結論:硫辛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療效明確,是目前可供臨床選擇的有效方案。
[關鍵詞]糖尿病;胃輕癱;硫辛酸
目前我國糖尿病發病率及患病人數均列全球第一,且糖尿病患者治療率和控制率低,各種糖尿病并發癥高發,消耗了大量醫療資源,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1]。糖尿病患者胃輕癱發病率約30%~40%,是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并發癥,臨床表現為早飽、惡心、發作性嘔吐、腹部脹滿不適等癥候群,嚴重時可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甚至營養不良[2]。本次臨床研究發現硫辛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療效明確,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胃輕癱患者5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n=30)和對照組(n=28)。其中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55.15±6.8)歲,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10.12±3.86)年;對照組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齡(56.45±5.9)歲,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9.95±4.16)年。兩組間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診斷標準:2型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胃輕癱癥狀,即早飽、惡心、發作性嘔吐、腹部脹滿不適等,胃電圖描記結果異常,同時排除腸梗阻、腫瘤等器質性疾病。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強化降糖治療,嚴格糖尿病飲食,給予運動教育。血糖控制目標: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HbA1C<7%。對照組給予西沙必利片10mg,口服,3次/d。試驗組在口服西沙必利基礎上給予0.6g硫辛酸靜脈滴注,3次/d。療程2周,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都用超聲測定胃排空率,統計臨床療效。
1.3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癥狀消失,胃排空率恢復正常;有效:癥狀減輕,胃排空率恢復正常或胃排空率提高>30%;無效:治療前后癥狀未見明顯減輕,胃排空率提高<30%[3]。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
對照組顯效率為57.1%,總有效率為75.0%;試驗組顯效率為70.0%,總有效率為93.3%。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兩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2,P<0.05)。見表1。
2.2兩組胃排空率比較: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胃排空率均有好轉;其中試驗組的胃排空率提高更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218,P<0.05)。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胃輕癱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常見并發癥。患者胃排空延遲,不能規律進食,同時影響降糖藥物的吸收,導致患者血糖不易達標,低血糖風險增加,誘發和加重其他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胃輕癱發病機制可能與高血糖、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血清胃腸激素分泌異常、小血管病變及平滑肌損害等有關。其中神經損害在發病過程中起著主要作用,多數糖尿病胃輕癱患者同時合并多種周圍神經病變及自主神經病變[4]。患者胃-十二指腸動力障礙與迷走神經結構異常,腸神經系統病變等因素密切相關。硫辛酸硫辛酸屬于B族維生素中的一類化合物,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本藥可抑制神經組織的脂質氧化,阻止蛋白質的糖基化,起到營養神經,治療神經退行性病變的作用[5]。阻斷神經損害,恢復胃腸道自主神經功能,可顯著提高胃排空率,同時可調節胃腸激素分泌,有效控制胃輕癱癥狀。西沙比利(Cisapride)是一種促進胃腸道動力藥,具有明顯增強并協調胃腸運動作用,防止胃內容物潴留及反流。其作用機制主要是在時間和數量上選擇性促進胃腸道肌層神經叢節后處乙酰膽堿的釋放,增強胃腸道運動,促進胃排空[6]。此次研究提示,聯合使用西沙必利和硫辛酸,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更高,胃排空率提高更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硫辛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療效明確,是目前可供臨床選擇的有效方案。
4參考文獻
[1]柯美云,藍宇.糖尿病胃腸并發癥的動力障礙及其機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3,19(3):164-165.
[2]劉云,孫巖,薛綺萍,等.糖尿病胃輕癱的診斷及發病機制[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15(3):290-293.
[3]陸廣華,滕香宇,任穎,等.糖尿病胃動力障礙和促胃動力藥的作用[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3,19(3):212-215.
[4]程友忠,唐勇,李竣.糖尿病性胃輕癱臨床研究進展[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0,7(2):135-138.
[5]張玉蓓.促胃腸動力藥的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6(6):336-339.
[6]李明賢,賈林.糖尿病胃輕癱的流行病學及其促動力治療進展[J].廣州醫藥,2004,35(6):25-28.
作者:胡綠梅 單位:大冶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