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風險控制體系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特點以及風險影響因素出發,以S企業為例分析了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風險控制體系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幾點民營企業建設對外投資風險控制體系的建議,目的在于提高民營企業防控對外投資風險的能力,促進我國民營企業得到健康穩定的長期發展。
關鍵詞: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風險控制;建設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快速發展,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規模和數量也在不斷地擴大,很多民營企業為了獲得長期發展,也開始積極尋找對外投資的項目,對外投資已經成為現階段民營企業“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會遇到較大的風險,這些投資風險嚴重影響到民營企業對外投資效益的提升,因此民營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在內部構建完善的對外風險控制體系,進一步規避投資風險。
一、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特點以及風險影響因素
(一)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的特點1.投資短期化一般來說民營企業會將資金周轉放在對外投資的首要位置上,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對外投資的大部分資金采用自籌的方式,因此民營企業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變現快、投資期限短、收益較高的產品或項目進行投資。2.投資多元化一部分民營企業的管理者具備了更強的開拓精神和冒險精神,因此在考慮是否進行對外投資的時候,只要產品有進入市場的空間、能夠獲得較大利潤,就會對其進行投資,因此也就實現了對外投資的多元化。3.決策快速化民營企業的經營主要是以市場為導向,經營管理者對市場變化具備較強的洞察力,能夠根據市場需要來調整經營方向,與國有企業相比有著較大的靈活性,因此當民營企業發現良好的對外投資機會,就會快速地做出投資決策,搶占市場先機。4.高度集中的決策權決策的高度集中是民營企業生產經營的特征之一,因此對外投資的程序也比較簡單,決策權也高度集中。高度集中的決策權可以簡化投資程序,盡快地搶占市場,但是同時也加大了投資的風險。
(二)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風險的影響因素1.主觀因素首先,缺乏科學的投資決策。我國很多民營企業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對外投資的時候會摻雜著企業管理者的主觀意識,對外投資決策缺乏前瞻性和準確性,直接降低了對外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其次,對外投資定位容易出現偏差。民營企業主要是通過投資項目宣傳或政府政策來獲得對外投資信息,對外投資拍板決定的人通常是企業經營者,在沒有經過市場調研的情況下,就對外投資一些現階段市場熱銷的項目,并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投資,缺乏對自身企業和產品的市場定位。最后,管理模式僵化。很多民營企業的經營者也是投資人,在對外投資方面有著決定性的權利,但是這樣決定權和所有權的高度統一,也會導致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僵化,無法監管對外投資的風險,各個部門之間不能實現相互牽制。2.客觀因素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國有企業由于在資金、生產規模等方面的實力都較強,因此在對外投資中面臨的風險也較小,但是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資金短缺、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在對外投資中就會面臨較大的風險。
二、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風險控制體系的缺陷——以S企業為例
(一)S企業簡介S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系S省最早經營城市民用燃氣的民營企業之一。在法定代表人的率領下,經過22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成長為擁有注冊資金1.065億元,包括燃氣業務、成品油業務、金融投資業務和生物燃氣生態能源項目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公司總部坐落在S省工業總部基地,總部設置9部1室。公司現有員工800余名,其中研究生學歷、大學本科、中高級管理人才19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20人。
(二)S企業對外投資風險控制體系存在的缺陷1.高度集中的決策權S企業現階段并沒有在內部設置法務部門,因此董事會、股東會并沒有發揮出自身應有的工作職責,僅僅在名義上擁有對外投資的決策權,企業總裁卻實際擁有著高度集中的投資決策權。雖然S企業已經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構建了法人治理結構,但是最高決策機構并沒有實權,很難參與到對外投資項目選擇、可行性評估、投資討論等相關工作中去,因此導致企業權力機構形式化嚴重,對外投資主要依靠總裁個人意向來進行,加大了對外投資風險。2.設置部門不完整,權責不清晰現階段S企業在設置部門方面還存在著不完整、不清晰、劃分職責和授權不合理等問題。例如選擇對外投資項目、評估對外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是由發展部門提出的,可以看出發展部門的權限較大,對外投資工作權限比較混亂,同時由于發展部門缺乏較專業的財務知識就會導致對外投資建議客觀性較差,影響對外投資的效果,給對外投資帶來較大風險。3.信息溝通問題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從項目選擇到投資結束的整個過程,收集相關信息是主要的基礎工作之一,但是S企業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重視的是收集內部信息,忽視了收集外部信息,同時收集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座談或網絡的方式,收集信息的途徑也比較有限,正是由于不能充分的獲取信息,所以導致企業不能客觀地評估對外投資風險,影響對外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三、民營企業建設對外投資風險控制體系建議
(一)完善內部組織結構1.設置對外投資決策機構民營企業要將董事會、股東大會設置為對外投資決策機構,要在其權責范圍之內對投資項目進行最終決策。2.投資決策的支撐部門民營企業要在內部設置法律事務部門、發展部門和財務部門來負責評估分析對外投資項目,這樣能夠從各個專業角度去獨立評估分析對外投資項目,并與企業戰略委員會為投資決策機構提供科學的支撐,可以說這三個部門是對外投資的決策支撐部門。法律事務部門主要負責評估對外投資項目的法律風險,起草和審核對外投資項目的合同、協議和相關重要信函等法律文件;財務計劃部門主要負責通過各個財務指標對投資項目可行性進行考評,并對投資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負責。3.投資方案的實施機構民營企業實施對外投資項目的主體是發展部門,需要各個職能部門配合才能夠保證對外投資能夠得到落實,在實施投資過程中,發展部門遇到與投資預算有偏差的情況,就要及時從實際情況出發適當地調整投資預算方案,投資方案的調整必須經過上級管理部門審批后才能實施。4.監控投資機構民營企業的發展部門也要承擔起監管投資項目的責任,實時監督對外投資項目的經營情況和執行情況,將相關情況定期向管理層匯報。
(二)制定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民營企業為了降低對外投資風險,要加強對投資的內部控制,一方面要制定對外投資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的分離制度,明確投資業務中的授權、會計記錄、保管資產以及執行工作中的工作權限和職責,避免出現一人負責兩項或兩項以上業務工作的現象;另一方面在投資計劃的審批制度,民營企業在投資之前要做好設計出調查,編制合理的對外投資計劃,在計劃中要詳細說明投資原因和金額等,做好投資預估工作,制定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
(三)加強信息溝通與協作民營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的信息溝通和傳遞是比較重要的,是否能夠建立一個良好的信息系統對于對外投資的正確性有著直接的影響。民營企業的管理者要認識到對外投資信息既包括了內部信息,也包括了與對外投資相關的外部信息,因此需要加強信息的溝通與協作,其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來加強信息的溝通與協作:1.建立對外投資的信息平臺為了能夠有效地利用信息,民營企業需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在內部建立以財務管理、投資管理、審計監督為主的信息平臺。其中財務管理系統能夠對投資項目的相關指標進行收集,對投資項目的立項情況進行公布等;投資管理系統能夠對被投資企業經營情況信息和工商登記情況、投資項目的市場信息、投資項目各個階段的執行情況等進行收集;審計監督系統能夠對投資項目各個階段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不完善地方提出合理化建議等。民營企業要在各個信息系統內部設置專業的人員進行管理,并對系統進行定期的更新和維護,并向有關業務部門分享最新的對外投資動態。2.建立高效的信息溝通渠道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的各個程序都需要在各個部門的反復商討、溝通下完成,因此需要建立一個高效的信息溝通渠道,這樣既有利于提高部門之間溝通的質量和效率,也可以實現對外投資信息在部門之間的共享,能夠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具體來說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來建立高效的信息溝通渠道:一方面定期組織部門間召開協調會議。民營企業的發展部門可以不定期的召集與對外投資有關的部門開會,主要是對各個部門完成對外投資情況進行集中反饋,實現對外投資信息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共享。通過這種方法,各個部門之間可以相互理解對方的工作,降低了信息溝通的成本,也提升了對外投資協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快捷性和方便性。民營企業可以將不同對外投資項目進行分類,通過建立QQ聯系群、微信群的方式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
結語
綜上所述,民營企業對外投資有著自身的特征,影響對外投資風險的因素也有很多,因此民營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認識到自身對外投資風險防控體系中的不足,結合行業特征,積極的采用合理的方法來完善對外投資風險控制體系,這樣才能在對外投資中規避風險,減少由于對外投資風險給企業帶來的不必要損失,實現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經濟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
參考文獻
[1]馬秀穎.淺談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風險防控[J].中國鋼鐵業,2018(09):46–47.
[2]王佳藝.“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對外投資經濟風險測度及預警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2018.
作者:夏浩 單位:黃山工業泵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