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民工素質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調查原因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勞動就業人員的流動,尤其農村進城就業的熱潮,農民工為城市建設提供了無窮的生產力,但由于農民工生活環境的影響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造成自身綜合素質偏低,在進城務工時,很難找到得心應手的從業行業,基本都在勞動強度最大,工作環境最差,薪資待遇很低的行業內工作,且政府和社會對農民工的關注沒有達到法制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程度,使農民工的很多權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二、調查的資料和方法
(一)資料來源
選擇位于天津市近郊區條件中等的**民工聚集區域,隨機選擇4名民工進行問卷調查,時間為2010年2月至3月,調查人孫穎。
(二)調查方法
對4名民工采用面對面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民工個人的基本情況(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婚姻狀況、家庭成員、工作區域、工作地域、工作單位、稅后月收入),民工個人的學習需求情況(是否愿意繼續學習,學歷層次、學習科類,學習方式、學習學?;驒C構),民工個人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民工再學習的希望和要求等。
三、調查數據分析
(一)被調查民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的對象大都是農業戶口,文化水平在初中及高中畢業就外出工作的群體。他們大多集中在26—35歲的男女性,文化程度較低,大多在高中及大專,少數在初中。都是農業戶口,家庭成員較多,多數在4—5人,少數在5人以上,90%的人都還未結婚。調查對象均為在北京工作的農民工。他們工作在一些民營企業、個體企業及其他一些企業,工資水平較低,稅后平均月工資集中在500—1500元,女性平均工資水平較男性低。他們的工作時間較長,絕大多數人都要工作12小時或更多,只有少數人工作在8小時左右,并且,工作環境較惡劣,安全保障也較低。
(二)農民工學習需求的狀況
在對本次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得出了農民工學習需求的情況,主要表現如下:
1、在競爭越來越激勵,越來越社會化的今天,沒有知識、技能是很難在今天生活的,而農民工大多工作較低、工作時間較長、工作地點較偏遠落后,不僅不能讓他們好好學習,也給他們增加了負擔,使得他們工作、學習都不能保證。
2、大多農民工缺乏一些很基本的知識、技能,使得大多數農民工選擇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普遍的有必須的領域,如計算機的簡單應用、美容美發、餐飲服務及市場營銷等領域,只有少數人選擇較高領域,如數控技術、機電技術等。
(三)對象目前最關心的問題
在調查中發現,四位被調查者外最關心的問題是改善勞動條件,保障生產安全,簽定勞動合同及就業服務和培訓。其中有兩位被訪對象選擇了改善勞動條件,保障生產安全。
(四)對象目前希望和要求
在調查中四位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及學習需求,均提出這樣的意愿,希望通過學習,提高知識水平,提升自身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有個好的工作環境等。
四、意見及建議
要改善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現狀,就必須滿足農民工的學習需求,這需要政府與社會共同關注這一群體,從農民工受教育權的法律保障、農民工住房權力的維護、和諧社會視野下農民工與城市社會的融合、農民工權益的保障等諸多方面進行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思考。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各地政府應該在充分關心農民工的生產和生活的基礎上,擴大政府培訓機構的培訓面,以抓好質量為突破,加大對農民工培訓的財政支持,切實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二是鼓勵更多社會機構的參與。社會機構是農民工培訓的重要力量,政府應加大引導,加大對公益社會社培訓機構的財政支持,鼓勵贏利性培訓機構的開辦,吸引更多的社會機構加入到農民工繼續學習培訓中來,為廣大農民工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三是積極探索“以工代學”的繼續學習模式。指農民工以學徒身份到培訓機構培訓,在師傅的指導下學習技術,免去學習費用,根據合格產品數量領取學徒工資,以解決農民工繼續學習費用困難,“以工代學”模式的探索將為解決農民工繼續學習費用問題走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