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科學實驗設計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材料“精”才能物盡其用
良好的材料是實驗成功的基礎和保證。選擇實驗材料時,首先考慮從實驗室獲取,但很多小學科學實驗材料從實驗室不易得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自制教具,從生活中獲取簡易的、實驗現象明顯的材料。比如,小學科學教材《固體的熱脹冷縮》實驗,選擇材料是銅球,加熱用酒精燈,冷卻用冷水,觀察方法用鐵圈套銅球。這個實驗有兩個弊端,一是銅球溫度很高,易燙傷學生,有危險性;二是加熱時間比較長。因此,我將實驗材料改為PP-R塑料,因為PP-R塑料熱膨脹系數遠遠大于銅的熱膨脹系數,實驗現象特別明顯。再如教材《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一課,我把馬鈴薯改為葡萄,在燒杯中就可以做。這樣既節省實驗用品,實驗效果又明顯。
二、方法“妙”才能一目了然
(一)充分利用對照實驗和對比實驗
對照實驗是提前控制“因”,然后觀察“果”;對比實驗是通過對“果”的對比,讓學生發現“因”,探究性更強一些。在實驗設計中我們要有意識地采用這兩種方法。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小苗的誕生》中的實驗采用了對照實驗,適宜的溫度、水、空氣等諸多條件中,每次只能改變其中的一項。需要指出的是,為了節省時間,可以一次設置多個樣本,根據排列組合的原則使樣本間條件有所區別,最后通過將樣本兩兩對照得出結論。本實驗要求設計記錄表,能對澆水量、光照時間等進行記錄。同時,教師鼓勵學生課后對自行控制變量的種類和數量進行研究,激發興趣,鞏固知識。
(二)改進實驗,一切為了效果
實驗設計時,參照課本、參考書、網上所設計的實驗方法,從各角度思考,找出它們的優缺點,結合自己的設計確定最優方案。比如“光的直線傳播”實驗中,教材中提到森林中的光線直線傳播,但缺點是遠離生活只能想象;觀察教室窗戶中的一縷光線,實施起來也有困難。為此,我設計了利用激光筆大角度傾斜打在黑板上的方法,很方便地證明了光的直線傳播,效果很好。
(三)方案周密,預知可能的敗筆之處
實驗設計時,對可能影響實驗效果的不利因素要提前預知并加以避免。如五年級上冊《風的形成》一課中“風的形成”實驗,學生需要制作自己的實驗箱,在實驗設計階段要引導學生注意以下事項:實驗箱密封效果一定要好,任何地方不能漏氣,否則蚊香的煙會溜走;實驗箱要有一定的高度,否則點燃的蠟燭會引起燃燒,不安全。
三、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過程是個鍛煉思維的過程,通過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養成積極動腦的習慣;讓他們掌握實驗設計用到的基本方法,比如對比實驗和對照實驗等;讓他們培養合作精神,體驗到合作的樂趣。總之,教師在實驗設計上下大力氣是值得的,能讓學生體會到實驗科學的魅力。
作者:張冬芹 單位:石家莊市鹿泉區銅冶鎮南杜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