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專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情況,結合護理專業學科特點,初步探討護理專業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建設及應用。通過調查得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可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可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力補充傳統教學不足。
關鍵詞:護理專業;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效果評價
網絡教學改變了人們對傳統教學的理念和方式。自2012年起,以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為首的知名高校構建了MOOC網絡教學模式①,MOOC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將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相結合,可提供廣泛的教學資源共享。在實驗教學、技術交流、共同研究等方面發揮著作用,前景廣闊②。寧夏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結合現有資源和專業課程特點,借鑒本校基礎學院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建設經驗,初步探討構建護理專業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并進行效果評價。
一、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的建設
系統管理平臺可設置四大模塊,如:學生操作模塊、教師管理模塊、實驗管理模塊、網絡建設模塊。虛擬實驗平臺統一身份認證,為各實驗室提供接口及虛擬空間。1.學生操作模塊的功能。(1)學生可以在線預約實驗;(2)在線選擇實驗;(3)在線開展實驗操作及接受實驗指導;(4)在線提交實驗作業、保存結果;(5)在線考試、查詢成績、批語。2.教師管理模塊的功能。(1)教師可創新、新的實驗內容;(2)在線布置實驗并批閱、評價實驗報告;(3)在線組織考試及回答學生網上提出的問題;(4)通過學生使用記錄跟蹤學生實驗操作流程。3.實驗教師管理模塊功能。(1)實驗管理人員可通過平臺建立實驗儀器設備數據庫,實施在線儀器設備管理;(2)在線對學生預約實驗課時進行安排,管理實驗課程及統計學習情況;(3)專人對實驗室信息進行公告。4.網絡建設。建有專用的網絡虛擬實驗室網站,實驗中心聘用兼職網絡建設管理員,負責網絡安全、網站建設和維護。
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內容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建設是重中之重。虛擬實驗教學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學實驗、內科護理學實驗、婦科護理實驗、社區護理中的情景模擬、急救護理學實驗等模塊。充分利用虛擬標準化病人+PBL教學臨床思維案例,在不同的學科中,可具體設置本門課程實踐模塊,注重發揮虛擬實驗的特殊性,實現人機交互,實現難于在現實中完成的高成本實驗操作。1.建立模擬護士站:(病人一覽表、電子病歷、各種表格、醫囑記錄、護理計劃)、配藥室(選藥、配藥)、病房(病人信息、病人活動情況、病情評估、護患溝通、病房給藥)、患者(姓名、房間號碼、病案號,臨床病歷報告)等③。2.基礎護理學實驗:設立靜脈輸液、各種注射、口腔護理、導尿、鼻飼等模擬訓練模塊。3.內科護理學實驗:設置人體心電圖描記、人體血壓測量及影響因素、人體心音、人體呼吸運動的描記及影響因素、人體肺功能的測量、人體腦電圖描記、心肺聽診、觸診訓練模塊,心臟除顫模塊。4.社區護理實驗:建立模擬社區,設立家庭訪視、健康評估情景模塊④。5.急救護理實驗:設立全功能急救護理模塊。6.婦科護理實驗:設立正常及異常分娩模塊等。
三、護理虛擬訓練與評價系統
護理虛擬訓練與評價系統通過中心網站建設、云服務平臺搭建而成。學生利用移動校園資源,通過各種終端,如手機、平板和電腦等,登陸“護理虛擬訓練與評價系統”便可進入虛擬仿真實驗。該系統采用虛擬、網絡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創設真實臨床護理工作情景,模擬實際護理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現象、護理操作行為和現實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反應,使學生接收到逼真的虛擬仿真技能訓練。訓練結束時,系統會及時給出對護生操作的評估結果。
四、應用評價
選取我校2018級護理專業本科1、2兩個班80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隨機分成2組,實驗組合38名,對照組42名。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課程進度、學習狀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學生對虛擬仿真教學模式的評價。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由帶教教師統一發放,現場作答,統一收回。共發放調查問卷38份,收回有效問卷38份,有效收回率100%。38名學生虛擬教學系統的評價結果(見表1)。實驗組學生從實驗直觀性、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實踐操作技能五個方面來評價,大部分學生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認同度很高,綜合能力提升顯著。2.兩組學生實驗成績對比分析。在第一次實驗結束后、實驗課進行6周后及12周后對兩組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考核。從實驗規范性、熟練程度、操作技巧性、溝通能力等方面時行考核,滿分100分。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建立數據庫,對兩組實驗成績進行分析,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五、結語
護理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的建立能夠讓學生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進入實驗狀態,大大提高學習興趣;實驗內容豐富,創新實驗方法靈活多樣,對提高護生臨床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和可重復性,便于學生操作性,易于開放和共享在醫學教育與實訓課中有廣闊的前景。同時,我們也看到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存在場景虛、復雜實驗無法復制、網絡學習存在弊端⑤等狀況。作為新型教學手段,在平臺的設計研究、師資培訓、管理標準及信息化管理體系等方面還需深入探索和不斷完善,使其在未來的醫學教學領域發揮更重要作用。
作者:祁玲 楊夏麗 蘭小梅 單位:寧夏醫科大學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