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慕課視域下聲樂教學改革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發展現代化教育的角度來看,不僅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組織與實施教學中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求引導學生養成主動思考問題、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以及課堂教學模式,其中網絡教學的模式就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學習,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避免被動性、強制性學習所帶來的困擾。本文以聲樂教學為研究視角,針對慕課視域下的聲樂教學改革對策展開分析討論,期待為進一步提高聲樂教學水平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慕課;聲樂教學;教學改革
慕課是一種在線學習的課程模式,慕課的迅速推廣和普及,促使學習變得更加開放、便捷。在大力倡導教育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將慕課應用與聲樂教學、推動聲樂教學改革已經成為集中關注的問題。
一、強化學生主體性地位
在聲樂教學中,首先應該對聲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篩選,選擇出與學生實際情況向符合的學習內容與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有效的展示在網絡課堂上,供學生借鑒與學習。在慕課模式下的聲樂教學改革,教師應該讓學生獲得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實際需求選擇學習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集中注意的是不能讓慕課的量過大,也不能過分的追求課程的新穎與多元,因為這樣容易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分散,而簡短精煉的學習內容更容易被學生深化認知。在組織與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為學生提供聲樂知識,在范圍上應該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可以選擇一些國際上先進的研究研究成果來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聲樂教學改革中,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進行劃分,實現合理化配置,對于重點以及難點問題進行著重講解[1]。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性的發現網絡課程中的問題,敢于提出問題,之后教師以學生的問題為導向來講解,這樣就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在實現聲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全面轉變也是非常關鍵的,摒棄傳統理念,重視網絡教學是加速慕課視域下聲樂教學改革步伐的關鍵所在。
二、注重教育資源的共享與互動
基于慕課視野下實現聲樂教學改革,實際上需要對慕課進行認知、認可,然后積極的組織與實施,所以教師也應該也必須要接受一個系統性的訓練。教師在接受系統訓練的過程中,應該與周圍的同事針對慕課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展開討論,實現教師與教師之間的資源互動,進而讓慕課更好的服務于聲樂教學改革。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講,剛剛接觸慕課這樣一個全新的學習方式,新鮮的同時還會感覺到陌生,教師應該對學生展開相關方面的培訓,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嫻熟的掌握操作流程,進而有效利用慕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與此同時,聲樂教學包含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能力教學量大模塊,學生掌握了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并不代表他們可以將其有效的應用到實踐當中去,所以在慕課視域下聲樂教學改革更應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制作網絡課程的過程中,注意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生通過網絡課程自主學習實現發聲、唱法的有效訓練,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對這一教學模式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當中去,最終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2]。在制作網絡課程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所在選擇能夠激發其主動性的歌曲引導學生進行模仿與反復練習。在組織與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開放性課堂氛圍的打造,借助“互聯網+”的東風,有效推進網絡教學,充分利用網絡中的豐富教學內容與成功教學經驗,實現教學時效性的逐步提升。
三、加快硬件設施建設步伐
基于慕課的聲樂教學對于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將會更加頻繁,所以在慕課視域下的聲樂教學改革對于學校的基礎設施與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推動互聯網教學的全面實現,學校方面應該將推動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學時效性,方便學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作為根本出發點與最終落腳點,加大投入力度,構建符合網絡教學實際需要的網絡系統,引進現代化的硬件設備,助力教學改革步伐的加快。加快構建“智慧校園”的步伐,讓網絡覆蓋學校,助力學習,促進教育,打破傳統教學活動受到時間與空間雙重限制的局面。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有效抓住新媒體時代的便利條件,充分利用各類軟件,尤其是社交軟件的作用,打造一個有利于溝通討論與交流的互動性、交互性平臺,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與互動變得更加順暢、時效,進而全面提高教學時效性與學習效率。
四、結語
將慕課有效應用于聲樂教學當中,有利于實現個性化的聲樂教育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可以使得廣大聲樂教育工作者清晰的認識到慕課為聲樂教學改革所帶來的優勢,轉變理念、整合新技術加快聲樂教學改革的步伐。
[參考文獻]
[1]馮凌燕.“美聲之林”聲樂慕課實用價值與創新發展之思索[J].歌唱藝術,2017,07.
[2]匡泓錦.“慕課”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聲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藝術評鑒,2017,05.
作者:劉會娟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