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石油公司生產安全影響及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石油公司生產安全因素分析
1.1設備設施管理安全因素分析
石油公司安全設備設施的管理范圍包括石油化工生產區域、儲存區域和儲罐區等,管理過程要將這些區域內配備的設備、設施進行風險管控,降低生產和經營中的風險。安全分析不僅要管控生產過程,還要貫穿于設計和設備選型,因此在設計時要確保設備的符合性,出具符合生產要求的規格書是后期有效管理的前提。分析過程還應包括安裝使用和檢維修,應降低各級風險,安全風險等級應滿足石油公司安全風險矩陣的要求,同時還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更新報廢和檢測檢驗。設備運行管理工作,要確保提高管理水平,保障設備設施安全、可靠、穩定、經濟運行,依據國家、石油行業有關標準、規程、規定,應制定詳細的管理細則。
1.2HSSE標識管理安全因素分析
石油公司HSSE標識設置區域,包括公司的各類生產作業場所、建設施工場所、辦公場所、道路、出入口等。應當分析出公司各級部門應承擔的HSSE監管職責,對HSSE標識進行監督管理,指導、審核和制定標準要求。分析各部門HSSE標識落實情況,以及負責維護、建立臺帳和員工的HSSE標識培訓學習等工作。根據石油企業各生產作業區環境特點,應根據實際生產在相應位置設置指示、指令、警告、禁止等管理標識。對于存在火災、觸電、墜落、碰撞、滑倒、機械打擊、有毒有害介質、車輛行駛等風險的區域、部位,須設置相應安全標識。
1.3事故管理安全因素分析
石油公司對事故應實行統一管理,負責組織公司內事故的調查處理,進行統計分析,按照相關制度進行落實,按照部門進行分工,做好全過程管理,包括調查階段、處理過程、分析過程、檔案歸檔等。事故分類和分級應按照人員傷害、經濟損失、社會影響等進行明分析和明確。事故報告和事故處置要依照相關制度執行。
1.4作業安全因素分析
石油企業作業安全分析應事先對生產、儲存、罐區等區域的作業進行危害識別,進行系統化分析后采取措施,降低或避免風險的產生,確保人員和設施的安全。石油公司工藝、設備、工程等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和風險,管理部門應對本專業內相關業務開展JSA工作,落實制定的風險控制措施。安全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在對項目進行全面風險識別的前提下,應針對每一項作業活動的每一步驟進行預分析,識別出每一步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危害,制定具體的風險預防措施。
2石油公司生產安全因素管理對策及措施
2.1設備設施管理對策及措施
落實各級部門組織管理與職責,部門包括設備主管部門、安全管理部門、工藝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工作,形成系統化閉環管理。根據國家及石油行業標準、規范、安全技術要求,制定石油公司安全設備設施的技術要求、改進計劃并組織實施。在設計方面要選用技術成熟和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禁止使用國家命令淘汰的電氣設備和安全設備設施,尤其要符合石油化工企業生產現場的實際使用需要,在功能和性能方面滿足安全生產的需求。設計和采購要緊密結合,確保滿足使用的需求。在安全設備設施風險管理過程中,進行全面風險識別,對安全設施技術性能及可靠性進行全面風險識別評估。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發生變化時,應及時進行專項評估。建立關鍵安全設施失效模式和故障數據庫,進行重點管理。對重復維修的安全設備設施應進行故障失效模式或安全可靠性評估。對正在運行或無法隔離的安全設施實施檢維修作業應升級管理,采取必要的降溫、降壓和降量等工藝措施,分析作業風險,確定檢修方案,落實防護和應急措施。
2.2HSSE標識管理對策及措施
石油公司各部門HSSE標識的設置場所主要包括:生產廠區和裝置的主要出入口;主要交通道路兩旁和交叉路口;易發生事故的特種作業崗位和危險區域;建設工程施工主體工程等。分析確定設置HSSE標識的必要性,各場所內,應根據危險性大小決定設置HSSE標識,主要有以下幾類:危化品類,如原料或產品涉及爆炸品、劇毒物品等;電器類,如配電房、配電箱、電纜埋設處、高壓電線旁,以及在修電路電機等;易燃易爆類,如油品儲存區域、存放易燃易爆材料的場所、易燃工棚、動火區域等;作業類,如高空作業、交叉作業、吊裝作業等;車輛類,如工作場所內機動車作業區域;管理類,如出入登記、出入安全須知、安全宣傳等。各類標識應設置在醒目、明亮的位置,盡量上墻,標志的正面或其臨近不得有妨礙視讀的障礙物,且不應影響車輛和人正常行走;局部信息標志應設在所涉及的相應危險地點或設備附近的醒目處。
2.3事故管理對策及措施
石油公司發生事故要做好事故調查,事故調查組須遵循精簡效能的原則。根據事故情況,調查組由安全、生產、設備、技術、環保、職業衛生、消防、交通管理等相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應首先了解事故的有關情況,要求事故部門和個人提供事故分析材料,調查過程中事故發生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要如實提供事故發生情況。事故的經過和原因調查清楚和完畢后,要按照規定做好定級和分類,對于事故發生單位和個人提出處理建議,要求出具整改措施,出具書面報告。石油公司事故單位須舉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訓。對照事故暴露出的問題,逐條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實。整改措施必須包括工程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等。逐條分析本單位是否存在類似問題和隱患,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2.4作業安全分析對策及措施
石油公司在開展作業安全分析時應明確分析范圍,必須進行作業安全分析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石油庫區及生產區臨時用火用電區域、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和高處作業區域、臨時登高的高風險作業、節假日作業、法定假日作業以及具有風險的交叉作業;對情況不明,長時間沒有操作的設備作業、長時間未進行作業的區域內作業;作業過程中對異常情況進行有風險的處理作業;特殊作業中斷后,如未發生變更,作業現場負責人進行危害分析簽宇確認后,繼續進行該作業活動時可參考已有的作業安全分析結果。開展作業安全分析應首先成立JSA小組,成員符合開展JSA的能力和資質要求。成員范圍涵蓋設備、工藝、安全等專業,邀請現場作業人員參加,對生產現場的作業環境和工藝設備操作規程熟悉。長期停用的設備設施重新投用前,應組織該設備設施的相關專業人員、操作人員和安全人員開展JSA工作。邊生產邊進行的作業活動,組織屬地和檢維修單位人員共同開展JSA工作。大型建設項目的施工作業,實施網格化安全管理,由施工單位進行JSA工作。全面分析后應開展危害識別和風險控制,危害因素識別過程要確保生產作業連續性,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在同一作業活動還要區分在不同作業人員下,區域、裝置、環境等產生的的危害因素變化情況。在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和個體防護措施等方面對危害進行控制。危害識別的結果和風險控制在所有人員簽字確認后才能生效,并由專人進行統計。持續改進工作也是風險識別重要組成部分,要總結JSA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并定期評估、修訂完善有關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石油公司應建立和定期更新JSA數據庫,編制JSA培訓資料,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3結論
石油企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要做好安全風險管控,從多方面進行系統化分析非常必要。確保設備設施穩定、安全運行,做好標識化管理,對危險地點進行提醒和警示,對事故進行全面分析,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做好各操作環節作業安全分析,確保生產人員的安全性。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文化素質,營造各級人員安全管理的理念,保證企業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陳崇斌.安全生產管理對石油化工企業的影響及分析對策[J].大科技,2018(10):2-3.
[2]張海濤.油田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研究及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8(5):68.
作者:劉澤恩 單位:臺州學院航空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