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居民商業保險意識的作用因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我國商業保險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1.行業內競爭過于激烈。眾多的保險集團紛紛加入保險行業,這一定程度上壯大了保險行業的隊伍,促進保險行業的優勝劣汰,但同時,過度的競爭也會導致行業內部個保險公司的為追求自身利益而發生不當競爭,容易造成整個保險行業局勢的不穩定,進而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2.保險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就總體而言,整個保險行業缺乏大量接受過專業保險知識和系統的教育培訓及專業指導的專業人員,從事保險行業的人員大多對保險行業,保險產品只有一知半解。從業人員的素質偏低,這便容易造成銷售誤導等后果,進而不利于保險公司在居民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降低保險行業的整體經營素質。
商業保險在我國也有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保險行業在我國的發展態勢除了受到整體經濟形勢,行業特征等因素影響外,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居民的保險意識,然而居民的保險意識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的,主要包括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一)影響居民商業保險意識的內在因素
1.居民對商業保險的認知度。據有關數據統計,通過對46個城市22182個居民家庭進行調查發現,其中有6%的家庭認為自己對保險相關知識了解較多,有36%的家庭認為對保險知識了解很少,對于保險公司的旗下產品以及保險的具體功能完全不了解。這一調查研究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許多居民對于商業保險的關注度還比較低,大多數居民認為當前社會穩定,居民收入穩定,與其支出部分工資在不必要的保險上還不如將錢存入銀行較為安全,穩健。但相反,在接受調查的居民中也有近40%的居民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個方面的壓力增加,通過購買商業保險來轉移風險是十分必要的。這部分人也是推動保險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居民對于商業保險的認知程度與其保險意識往往是呈現正相關的。一個人接受的專業保險知識越多,其風險意識也會對應增強。隨著風險意識的增強,人們的商業保險意識也會大大增強。相反的,對于一個對于保險知識了解甚少的人來說,他自然不愿意投入任何的時間和精力在他不了解的保險上。
2.居民收入。居民收入也是影響居民商業保險意識的一個重要內在因素。商業保險是帶有商業性質的保險形式,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一種金融性產品。與政策性保險不同,商業保險的銷售與購買都具有自愿性和補償性,正因如此,居民的商業保險意識與居民收入便有了緊密的關聯。雖說,商業保險的購買是出于投保人對于風險規避與轉移的一種方式,但是,收入水平對于居民的商業保險意識也有著較大的影響。而這一因素在我國城鄉居民在商業保險上的購買比例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存在著較大差異的收入水平的城鄉居民在商業保險的購買率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鎮居民的商業保險意識也明顯比農村居民強烈。
(二)影響居民商業保險意識的外在因素
1.文化根源與社會經濟制度。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農業大國,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的小農經濟基礎上,形成了風險自擔,注重短期利益的傳統文化。而商業保險作為人們主動尋求規避風險,轉移風險的一種手段,對于秉持著傳統的風險態度的大多數人而言難以被徹底的接受。同時,中國又實行了30多年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制度,在計劃經濟時期,政府是百姓的支柱與全部,對國民的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都進行統籌管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了居民依賴政府,依賴組織的心理,而自身主動規避風險的意識卻無法提高。
2.商業保險的營銷方式。這些年來,保險營銷員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保險行業的代名詞。不管是進行電話銷售還是上門推銷,保險營銷員在進行推銷時,雖然一定程度上向客戶灌輸了相當的保險知識,但出于利益目的考慮,保險推銷員往往夸大保險的作用。過于強烈的營利目的往往使得居民無法正確的透過保險營銷者了解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消費者的逆反心理,從而對于商業保險產生抵觸與不信任。正確的保險銷售方式有利于居民保險知識的豐富。具備了相關的保險知識后,居民保險意識自然會有較大的提高,從而促進商業保險的發展。而不當的保險推銷對于居民商業保險意識的培養卻起到了阻礙作用,同時也引起消費者對保險行業的排斥,不利于商業保險在我國的發展。
3.傳媒的力量。傳媒的力量不容小覷。居民的商業保險意識,在遷移默化之中也不斷受到傳媒的影響。保險公司通過傳媒可以起到對商業保險的宣傳作用,引導居民樹立保險意識,從而購買商業保險,達到獲利的目的。同時,透過傳媒保險公司存在的一些弊端也會被及時的披露出來。一旦保險公司出現因監管不力或發展不成熟帶來負面新聞時,強大的媒體就會立刻進行披露,這往往可以吸引到民眾大量的目光。于是,傳媒變成了居民更好的了解商業保險,認知其中利弊的渠道。
三、提高居民商業保險意識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居民保險意識的措施
居民保險意識的提高,是我國保險行業蓬勃發展的直接動力。居民,政府,保險公司都應當采取積極措施促進商業保險在我國的發展。
1.居民應主動接受保險知識,培養風險意識。風險處處存在,雖不可避免卻可找到正確的方法進行風險的轉移,從而降低自身的風險。而商業保險正是為大眾提供了一個風險規避與轉移的途徑。為了能夠充分的利用它的優勢服務自身,居民應該變被迫的解除保險為主動接受一定的保險知識,充分認知到自己周圍存在的風險有哪些,了解不同的保險產品的獨特作用,結合自己周圍存在的風險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
2.保監會應加強對保險行業的監管力度。保監會作為統一監管保險市場,維護保險業的合法運行的專門機構,在監督和規范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國保險行業當前的發展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保監會的監管職能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當前,我國商業保險行業的專業從業人員還較為緊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商業保險知識的普及產生不利影響,不便于民眾接受更為專業的保險知識。同時,保險營銷人員的整體素質較低,在實際的營銷過程中,因方式不對或其他因素造成誤會的情況還是有發生,從長期而言,這不利于保險行業整體行業素質的提高。為此,保監會應當對保險從業人員的資格取得的考查更為嚴格。對于保險公司招收從業人員必須給予相當的監督,減少銷售誤導等情況的發生。
3.保險公司應該加強內部控制。保險公司加強內部控制,包括對其內部各部門的管理控制,規范部門內部的工作制度、行為規范。在遵循保監會、國家立法機構制定的法律的同時,制定適應公司營運情況的公司內部章程,明確公司內部各部門的職責,構建良好的內部管理體系,各部門權責明確,獎懲分明。保險公司加強內部控制,還應從提高保險保險公司內部職工的素質做起。對于職員的培養,應著重于其專業素質的培養,尤其是保險營銷人員。保險公司應加強對保險營銷人員正確銷售的指導與培訓。從客戶的立場出發,結合客戶需考慮的風險及其收入狀況等因素,選擇適合客戶的保險產品,為其耐心分析產品的保險利益,可適當提出自己的見解,但尊重必須充分尊重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二)提高居民商業保險意識的意義
1.提高居民商業保險意識,有利于居民風險意識的增加。居民的保險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是其風險意識的反應,增強居民的保險意識對其增強風險意識有著推進作用。居民的保險意識的提高,有利于居民對于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行客觀的認識及分析,摒棄傳統的落后的思想,對于一些潛在的風險,主動采取措施,有效的降低風險發生時自己的損失。
2.提高居民商業保險意識,有利于促進保險行業優勝劣汰。居民商業保險意識的提高,必然會推進商業保險在我國的發展。目前而言,保險公司的隊伍不斷壯大,其保險產品也不斷的推層出新。如今的保險產品不再僅僅滿足于人身財產安全的保障,保險公司甚至不斷推出新的同時兼備保險和理財功能的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進了保險產品的創新改革,不斷健全保險公司發展機制。從整體上而言,有利于我國保險公司整體質量的提升,促進我國保險行業的穩健發展。
3.提高居民商業保險意識,有利于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保險業作為一個社會屬性較強的行業,實踐證明其在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隨著社會的進步,大眾的思想也不斷進步,提高居民的保險意識能夠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險尤其是醫療和養老等保障的重要性。
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出現,越來越多的老人需要解決贍養問題,而養老保險的發展使得這一問題得到了較好的對待。它滿足了居民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需求,隨著居民購買養老保險的意識提高,在解決自身老來經濟問題的同時,也減輕了子女的壓力。由此可見,居民商業保險的意識得增強,對于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豐富與完善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本文作者:黃靖雯 單位:南京審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