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問題創設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數學既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又是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由于數學本身具有抽象性,讓學生難以直觀理解數學知識概念,再加上傳統的板書口述式教學模式,就更令學生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創設法,強調了初中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初中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初中生數學的學習能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問題創設法在蘇科版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的應用進行探究。
一、初中數學應用問題創設法的必要性
興問題創設法是一種以人際互動為取向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問題創設法強調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通過對話交流的方式激發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初中生的數學能力的進步和發展。問題創設法強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以初中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師生間形成互動交流的良好氣氛,有助于發揮初中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以問題創設法構建初中數學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初中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問題創設法在初中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教學情景。
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景,并通過初中生的想象力與動手能力,逐步引導初中生思考與解決問題,從而使初中生遞進式地掌握數學教學知識,有助于初中生提高數學成績。例如,蘇科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中關于“數軸(1)”的問題創設:校門口有一馬路呈東西走向,路上有一汽車站,汽車站的東3米處有一柳樹,東5米處有一楊樹,同時汽車站的西3米處有一槐樹,西4.5米處有一電線桿,試畫出這一情景。
(1)如何確切表示出馬路、汽車站、柳樹、楊樹、槐樹和電線桿?
(2)在畫情景中的物體時有無先后順序?
(3)你認為應先畫出哪一物體?
(4)怎樣適當表示出其余物體?以上問題的創設,不但可解決怎樣畫出數軸的問題,而且能使初中生感受到學習數軸的益處,通過觸類旁通解決各種類似問題。因此,進行問題創設有利于提高初中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2.聯系實際生活。
數學源自實際生活又應用于實際生活,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若將抽象化的數學問題轉換為生活實際問題,就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實際生活進行問題創設,是在初中生自身生活體驗的基礎上,通過生活現象研究數學。這不僅解決數學學科自身的知識性的問題,還可解決生活中技能性的問題,體現出新課標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以及數學學科的生活化與應用價值。例如,蘇科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中關于“圓(1)”的問題創設:每位學生都有各自的上學與放學方式,有學生是徒步,有學生是騎自行車,有學生是乘坐公交車。
(1)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所見到的自行車、摩托車和汽車等交通工具的車輪是何形狀?為何要是這種形狀?
(2)車輪能否做成其他形狀?如果車輪是橢圓形、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等形狀時,會發生什么狀況?通過聯系生活和感知生活進行問題創設,使初中生更易產生直觀的感受與體會,且能夠激發初中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從而產生關于“為什么”問題的思考,促使初中生主動學習初中數學。
3.融入其他學科。
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只是根據數學知識進行數學教學,使數學變為相對獨立的學科。而將其他學科知識融于數學教學當中,在增加數學趣味的同時,又能助于初中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利于初中生文理學科搭配學習。例如,蘇科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中關于“確定與不確定”的問題創設:源遠流長的中華五千年文明為我們留下無數寶貴的財富,成語就為其中之一。
(1)對于水中撈月、拔苗助長、守株待兔和甕中捉鱉這四句成語,同學們是否了解每句成語的含義?四句成語背后的故事,是否一定都會發生呢?哪些一定能發生?哪些一定是不會發生的?哪些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
(2)用你在本節課中所學的知識,判斷那四句成語都屬哪類事件?本課研究事件發生的確定與不確定,是為了讓初中生感受到有些事件發生是能夠事先確定,屬必然事件或者不可能事件;而還有許多事件的發生是我們事先無法確定的,為隨機事件。要想解決四句成語故事的發生事先能否判斷,首先就需明白四句成語的含義,這就要借助到語文知識。進行以上問題創設,既可實現學科滲透與文理并用,又能將數學抽象化的問題變得形象生動有吸引力,從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氛。
三、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問題創設時教師應聯系現實生活背景,學會從趣味角度出發,并積極結合實踐操作,增強初中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不斷提高初中生自主探索能力,同時激發訓練初中生思維能力和提升動手能力,從而實現初中生數學學習綜合素質與課程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作者:晁成忠 單位:江蘇省新沂市城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