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合班模式下的數學先開課程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合班授課模式,以數學分析課程為例,通過對喀什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2018、2019級部分同學的問卷調查,剖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討如何在合班授課模式下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效果,以便對課程教育研究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合班;數學分析;教學方法
喀什大學地處祖國西北邊陲,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重點高校之一,自建校以來,喀什大學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為社會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隨著高校教學體系和內容的不斷革新,教學形式也由傳統的單班上課變為合班上課。作為高校數學專業的先開課程,數學分析創建于17世紀,是以極限為工具,以微積分和級數為主要內容,是研究實函數的一門課程,也是學好后續課程的必備基礎。面對合班教學,如何提高數學分析教學質量,這是現階段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對我院2018、2019級部分同學的問卷調查,分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探討如何在合班授課模式下提高高校課程教學質量,以此促進教學效果。
一、基本情況
1.入學基礎。數學與統計學院目前共有本科生26個班級共1592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002人,占總人數的62.9%。由于疆內疆外、漢語言民語言生源差異大,高考成績懸殊,學生學習能力差別明顯。表1是喀什大學近三年錄取分數線,可以看出錄取分數差最大相差86分。表2是隨機抽取100名數學與統計學院2019級新生高考數學成績,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入學時基礎較差。
2.合班授課學生成績。以2019—2020學年第2學期課表為例,合班課程59門,單班課程68門。2018級主要采取民語言與漢語言、雙語等混合合班教學,2019級采取民語言與民語言、漢語言與漢語言合班教學。比較2018級學生和2019級學生數學分析期末成績可以發現:2018級數學分析及格率為54%,2019級及格率為88%。2018級不及格人數與2019級80分以上人數相近,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即混合編班上課的效果不及有針對性的民民、漢漢合班。進一步可以發現:以高于60分的高考成績入校的2019級學生,期末及格率達88%,即學習成績與自身基礎成正比。
二、問卷調查
此次問卷調查范圍為2018級和2019級學生,共回收有效調查問卷200份(各100份)。主要內容為在合班模式下學生對于數學分析課程的學習效果、心態、方法、習慣的自我評價,以及對課堂氛圍、教學內容、掌握程度等教學效果評價。關于學習效果方面,65%的學生愿意合班上課,但由于基礎、語言等差異,21.2%的學生認為上課比較吃力,近60%的學生接受教師教學進度。對于合班教學,40%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對自身學習效果影響較大,只有1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效果沒有受到合班上課的影響。關于教學效果方面,對于課堂學習氛圍,僅有10%的學生認為學習氛圍不好,44%的學生認為學習氛圍很好,更容易掌握老師所講知識點,可以提高學習質量;46%的學生認為合班上課不影響學習氛圍。由此可見,合班教學對課堂效果的影響并不突出。關于課程內容,在課堂中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時,有39%的學生選擇放棄,不會再聽老師繼續講課;46%的學生會盡力聽講,并且做好課堂筆記;只有15%的同學不僅會在上課做好筆記,還會在課后重新領悟老師所講內容。關于授課方式,51%的學生更喜歡以板書為主PPT為輔的方式。
三、遇到的困難
1.學生基礎迥異,缺乏學習興趣。對于剛入校門的學生來說,對大學課程認識不足,思想依然停留在題海戰術。作為專業基礎課程的數學分析,歷時3個學期,課程高度抽象、概念繁多、方法多樣,再加上合班授課后班級人數增加,教師很難關注到每一位同學,導致很多學生信心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
2.師資力量不充足。雖然我校近幾年連續擴大招生比例,但由于西部環境條件較差,人才引進困難,導致學校師資力量增長緩慢,教師隊伍缺口嚴重。3.教學手段單一,信息化利用不充分。在合班模式教學中,學生最喜歡教師用傳遞-接受式的教學方式,這種灌輸式授課,失去了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目前上課“黑板+粉筆”的模式占據主流,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利用較少,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在我院數學分析課堂上體現的并不突出。
四、合班教學建議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課程沒有興趣,自然是學不好的。在課堂中,老師可以結合問題提出的背景,在課堂中穿插相關歷史和人物,使教學內更加容富有故事性,也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
2.改善教學手段,促進線上教學。2020年對于高校來說是富有挑戰的一年,是全面開展網絡在線課堂的一年。在疫情面前,我們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按照教育部門“停學不停課”的倡議,開展在線課堂。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線上課程可以使師生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在疫情期間保質保量完成教學和學習任務。例如,學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在大學慕課、智慧樹等線上平臺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基礎較薄弱的同學可以選擇線上自學《數學分析》(第二版劉玉蓮主編)。《數學分析》(第四版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編)更適用于中等水平的同學。有考研意向的同學可通過線上學習《數學分析習題精講》(四川大學申力立老師主講),這門慕課更注重通過對典型例題的講解,使學生全面細致的掌握理論知識,為考研打下堅實基礎。
3.“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復旦大學教授張學新提出“對分課堂”的新型教學模式,此模式是將傳統講授式和討論式相結合,打破了傳統講授式教學。“對分課堂”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對分課堂”一節課中前半節課留給教師講授知識點,后半節課留給學生討論;第二個特點是“對分課堂”的實質是將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錯開,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吸收消化,再進行分組討論。
參考文獻
[1]楊淑芹,王瑋.論新疆高校“民漢合班”的文化追求[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7,9(4):69-73.
[2]阿斯哈爾•吐爾遜.打破教育樊籬扎實推進“民漢一體化”教學改革[J].中國高等育,2012(Z1):25-26+31.
[3]姚兆群.新疆高校民漢合班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及應對[J].文教資料,2018(16):193-194.
作者:范調霞 王和香 單位:喀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