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素質教育下的數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學習品質和關鍵能力,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不是簡單的數學知識、技能、方法的給予,而是教師要注重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同時重視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展核心素養。
關鍵詞:數學教學;核心素養;主導作用;學習興趣;夯實基礎;解決問題
一、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加快數學核心素養形成
如果把課堂比作孵化器,教師就是控制孵化器“溫度”的關鍵人。教師是用對學生的愛和教育智慧去控制“孵化”溫度的,特別是整個“孵化”的過程。從對核心素養的描述中不難看出,學生的數學素養是學生在對數學的學習和應用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數學能力和品質。而這個能力和品質的形成,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的。新課改倡導“把學習權還給學生”,但不是說不要教師,教師是那個控制“溫度”,即施加“愛”的人,使雞蛋孵化成小雞的“溫度”是適宜的條件、環境。要讓懵懂的孩子變成高素養的人,教師要用愛來代替“溫度”,這愛就是教師要付出的精力、心血、智慧。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學習有困難,教師要將這些難以理解的知識變成學生能懂的知識,將靜止的、死板的教材變成生動的、有生命的、學生喜歡的問題情境。教師在引導時還要將影響學生知識建構的那些非數學信息屏蔽在課堂之外,從而避免少學生重復前人那些“無數的錯誤”,只讓他們經歷關鍵的“步驟”。
二、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建構認知過程中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學生的數學素養只能由學生自己在建構數學認知的過程中形成,然后逐漸強化和提升,而數學核心素養是這個過程的高級或終極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維持這個漫長過程的強勁動力是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如何維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呢?除了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之外,首先要保證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首先,要保證新知處在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只有保證學生學會,學生才可能產生信心,然后才能會學,由會學才可能到樂學。其次,教師適當評價,讓學生產生成功感,還應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有討論、交流、展示的機會。學生學會了獨立思考、合作討論交流、敢于表達自已的想法后,就可能對數學學習越來越感興趣,數學核心素養在這一過程中就會逐漸地發展起來。
三、打牢數學基礎,讓學生在鞏固基礎的過程中培訓數學核心素養
如果把“核心素養”比作學生生命中的一座“智慧大廈”,那無疑“知識、技能、方法”就是支撐這座“大廈”的“地基、混凝土、鋼筋”等。如果這“地基、混凝土、鋼筋”質量有問題,就不能支撐起這座“智慧大廈”。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是無源之水,不是空中樓閣,是在一次次地專心觀察,一次次有序地操作,一次次細心地計算,一次次大膽地猜測、判斷,一次次縝密分析、驗證、推理,還有一次次與同學和老師的討論、交流、辯論等過程中,一點一點建立和提升起來的。
四、重視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穩固數學核心素養
俗話說得好,“學了知識不應用,等于耕地不播種”。學生只有將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際中,才能檢驗所學管不管用,正不正確。發現管用、正確,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從而體會數學的價值。如果發現不管用、不正確,可以讓學生獲得教訓,促使學生自我調整和完善,再運用,再檢驗,如果還不正確,就再修改再完善,直至成功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還能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而這些也都是學生需要提升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探索解決,如進行土地丈量計算、植物生長觀察實驗、社區環境調查等,以培養學生用數學方法、觀念、思想去思考并解決問題,讓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穩固和發展起來。
五、結語
培養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是不論采取何種方式,教師的全程關注和有針對性引導以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都是缺一不可的。另外,教師還要有長遠眼光、耐心和智慧,創造有利于學生“能力和品質”發展的條件和環境,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潤物細無聲”的環境中不斷鞏固和提升。
參考文獻:
[1]于嘉文.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踐研究[D].沈陽大學,2018.
[2]全婷.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3]王玉芬.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07).
作者:田高峰 單位:江蘇省新沂市港頭鎮傅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