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使用多媒體技術“電子白板”是有效教學的手段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先進的教學設備“電子白板”已走進課堂,它在投影技術的基礎上革新了教學設備。電子白板最大的優點就是實現了教學的交互性,使得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計算機、學生與計算機之間進行了有效的對話。并且能通過flash動畫、微課等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得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集體備課是有效教學的根本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不是教②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高中生物新課標教材內容豐富多彩具體表現在:問題探討、資料分析、本節聚焦、思考與討論、練習等。如果教師按部就班的把這些內容全部教給學生,就會出現老師整堂課忙個不停,課時量不夠,沒有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整堂課聽的厭煩,不能有效的掌握本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更不用說提高學生解決難題的能力了。所以教師課前應該充分備好45分鐘的課,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以及各部分的知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將教學內容更加清晰、生動的表現出來,對教材的研討不深刻是做不到的或者至少是做的不到位的。課前充分備好課,教學成功了一半。積極參加集體備課,發揮團隊的力量,是教學有效性的保證。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積極參加教研活動,課前集體研討好教學設計、教學重點和難點、教法和學法。最后每個教師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集體備課做出一些適度的、合理的個性化處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是有效教學的重點
教師教的好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學的好。教師如果只是課上的好,學生的成績沒有得到提高,教師充其量只是一個很好的表演者,教學的最終目標沒有達到。新課標有效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徹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強調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不再是表演者,而是領路人,是主導者。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主動掌握科學知識、活躍思維、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生物學科素養。
1.在教師主導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能自己發現問題,探索知識。把以往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轉變成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學。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在自主學習中,教師依然是主導者,不是放羊式的教學。這種主導作用體現在教師的“目標主導”、“問題主導”、“任務主導”和“學案主導”,而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設問。教師要啟發學生想問題、提問題、鉆研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必修1《分子與細胞》“細胞的增殖”一節時,教師應該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重點和難點,通過自主學習能不能掌握等等。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可以采用“學案”進行教學。在學案中教師不僅可以把課本的基礎知識以填空形式總結出來,讓學生自主完成,還可以很好的設置問題。例如:在學習細胞周期時,設置問題:是不是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周期?細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有幾種?在學習細胞分裂過程時,設置問題:細胞分裂的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分別各有什么特點?能不能用概括性的語言進行總結?每個時期的染色體、DNA變化能不能用曲線圖表示出來等等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
2.合作探究、共同進步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案中有些難的問題一個人完不成,可以共同進行探究,相互討論,在實踐中得真知。合作探究式教學往往比填鴨式、灌輸式教學起到的效果要更好,學生掌握知識也更牢固。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討論辯解,解決的問題往往比老師直接講授的知識要掌握的好,記憶也要深刻。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掌握其要領,關注它的有效性,否則會適得其反,課堂教學就成了放羊式的教學。
四、總結
總之讓高中生物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能提高45分鐘課堂效率、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教學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是學生、家長、領導和社會都認可的有效教學的方法。
作者:劉建華 單位: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蓮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