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營企業稅管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我國民營企業稅務管理現狀
隨著我國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民營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英國《每日電訊》2009年8月24日對中國商業詞匯中的“民營企業”解釋如下:“中國民營企業占全國業務的90%,占專利的80%,提供75%的就業,占出口的60%,占GDP的50%”。但民營企業在發展的同時,由于經營理念、法律意識、內部管理等多種原因在稅務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他們往往以違規的賬務處理和與當地稅務部門融通關系為兩大主要手段,在國家稅收上動腦筋,進行偷稅、有意識的騙稅和不正當避稅,“兩套賬”“、陰陽賬”“、稅務公關”現象在民營企業非常普遍。企業管理者所持有的錯誤觀念和所采取的片面納稅措施不僅損害了國家的稅收利益也給企業自身發展造成了潛在或現實的風險,成為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嚴重障礙。
2加強民營企業稅務管理的意義
改革開放后,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國民營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據統計,我國的民營企業已經達到360多萬家,民營經濟已占據我國GDP收入的半壁江山,吸納就業的人數占全國就業人數的75%,而且也是技術創新的主要推動者。目前,我國大約有60%的專利發明,74%的技術創新,82%的新產品開發都是由民營企業完成的,這些都有力的證明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看到成績的同時我更應看到民營企業因為稅務管理不到位而引發危機的例子也很多,這些涉稅違法企業輕則照罰單補稅,重則陷入瀕臨破產的境地,極大地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因此,如何加強民營企業稅務管理,提高民營企業利用稅收政策加快發展的意識和經營管理水平,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具有深遠的意義。
3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經營理念、法律意識、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較為突出的是稅務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用人機制不完善,機構設置不健全。民營企業的創立之初基本上是由家庭個人出資,最多也是幾個人合伙開辦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廠長(經理)、會計一人挑,公章隨身帶,沒有建立正規的核算機構、沒有正規的會計賬目,沒有配備相應崗位的管理人員。
3.2稅務管理基礎工作不規范,內控制度不健全。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進行稅務管理的前提。據有關調查顯示,民營企業稅務上的內部控制要么形同虛設,要么根本就沒有設置。一旦稅務管理方面出現問題,管理者理所當然地想到這是財務賬上出現的問題,是財務、稅務核算員的責任,根本沒考慮到稅務管理應滲透到企業各個管理層面,是各部門相互作用的結果。
3.3稅務管理手段薄弱,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企業的主要部門或關鍵崗位都是所謂的親信,其身份一般都名不符實。這些人員未受過專業培訓,對稅收法規及相關政策了解甚少,不清楚偷逃稅收的后果及潛在的風險,不懂得加強涉稅管理也能依法少納稅,更談不上合理的稅務籌劃。
3.4依法納稅觀念淡薄,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很多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稅務管理是企業財務人員的事,對稅收法規及相關政策了解甚少,不清楚偷逃稅收的后果及潛在的風險,不懂得加強涉稅管理也能依法少納稅。因此,假票據、假憑證、假賬簿在民營企業中普遍存在,會計信息失真嚴重,社會信任度低。
3.5對稅收籌劃和稅務在認識上有偏差。不少民營企業為了減少稅務風險開始主動尋求稅務機構的專業支持,但對稅務的真正作用在認識上還有許多偏差。有些稅務咨詢機構為迎合企業的要求,不負責地鼓吹“稅收籌劃”的神奇效果,導致企業誤認為稅收籌劃的全部內容就是一套可以立即降低企業稅負的方案,而忽視了加強以稅法遵從為核心的稅收基礎工作。這些問題不僅阻礙了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也制約了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4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針對當前民營稅務管理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4.1理順民營企業的產權關系,建立稅務管理制度
民營企業產權關系不明晰導致納稅主體不明確,因而要在民營企業實施稅務管理必須理順產權關系,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4.2轉變用人觀念,完善用人機制
民營企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機構設置相對簡單,但經濟活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又對民營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企業應轉變用人機制,在財務、稅務人員的聘任中,一定舍棄任人唯親的思想,用靈活的人才聘用機制,吸引和穩定高水平人才。
4.3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使企業員工各負其責,行為規范
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規章制度的規范化制訂就顯得非常必要。合理的規章制度能規范企業行為、促進企業發展。因此,民營企業也應根據《會計法》、《稅收征收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稅務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這是做好民營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基本環節。
4.4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企業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素質
加大宣傳《稅收征收管理辦法》,加強稅收法制宣傳,強化納稅意識。通過多種形式,使稅收教育滲透到各個階層和領域,形成“依法納稅光榮,偷稅逃稅違法”的社會氛圍。一是要做到稅法宣傳制度化、經常化,不能只在“稅法宣傳月”造成勢、搞活動;二是要做到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采取集中輔導、定期稅法信息、送法上門等方式向納稅人宣傳稅法;三是要做到主次分明,區別對待。對從業人員要重點介紹將納什么稅,納多少稅,怎樣納稅,違規后應如何處理等內容;對企業管理者主要宣傳什么是稅收,為什么要納稅,稅收的作用等。通過宣傳,營造“學法、知法、守法”的“綠色”納稅氛圍。
4.5聘請稅務顧問,尋求中介組織的專業支持
由于稅收的專業性、復雜性和時效性,企業辦稅人員往往不能處理所有的涉稅事項。為了加強稅務管理,減少風險,擴大企業效益,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管理者開始主動尋求諸如稅務師事務所、稅務咨詢公司等中介機構的專業支持,聘請稅務顧問和稅務,把握處理企業的涉稅事宜,規避稅務風險。相信我國民營企業通過轉變人才管理模式,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法律意識,定會朝著健康發展之路越走越遠,為繁榮我國市場經濟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