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生宿舍文化建設實踐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加強宿舍文化建設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有利于加強學生管理,增加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助于發揮學生群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宿舍文化包含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本人從這四個層面探索宿舍文化建設的途徑。
【關鍵詞】高職;宿舍文化;探索實踐
宿舍作為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相對而言,所受限制和約束是最小的地方,也是自主性發揮最大的地方。宿舍是大學生養成文明行為的基地,“宿舍文化”是在宿舍這個特殊環境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精神氛圍。因此,宿舍環境的文明程度、格調高低對宿舍成員的影響很大。宿舍文化是大學生自主把“學識和見解”付諸行動并形成處事習慣的外在表現形式,宿舍文化的引導和建設可以對大學生的思想結構起到有效而積極的影響[1]。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建設宿舍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有利于加強學生管理,增加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助于發揮學生群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關于宿舍文化的界定,有江華的宿舍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二分法,楊新起、向東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江玉安的宿舍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分法[2]。本文采用江玉安的四分法,從這四個層面,探索實踐宿舍文化建設的途徑。
1加強宿舍基礎設施建設
物質文化是基礎,良好的宿舍環境,可以給新生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增強學生對宿舍的感情,激發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加大對宿舍的經濟投入,加強宿舍基礎設施建設,保證宿舍住宿環境的安全、實用、干凈,增加其舒適度。例如,現在的學生宿舍一般采用上床下桌,獨立陽臺的布局,為學生提供相對獨立、方便的環境。內部安裝防火裝置、監控設備,防盜窗等裝置,保證學生安全。宿舍提供自動售賣機和宿舍配備熱水,體現了宿舍人性化的服務,提高學生住宿、學習和生活的舒適度。
2加強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時代,利用智能手段,提高學生宿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加強學生管理,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例如,在迎新過程中,使用宿舍分配系統,提前按照院系、專業、班級制定宿舍預分方案,方便學生入學后的集中管理,也為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創造了便利。同時,新生在繳費成功之后,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自行選定宿舍,簡化了迎新的程序,提高了辦事效率,也體現了學校人性化的服務,有利于為新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增強對學校的認同感和對自己宿舍的感情。創建院系和班級微信公眾號,利用公眾號推出宿舍文化建設的有關活動,宿舍規章制度,宿舍安全防范等內容,增加宿舍離宿簽單功能,注明離宿原因和去向,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動向,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安全教育、個性化談話和學生日常管理等工作。
3加強制度建設和學生自主管理
宿舍文化建設要加強制度建設,重視學生的自主管理。傳統的宿舍管理部門一般劃歸為后勤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歸屬不同,無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可以將宿管中心劃歸到學生工作部門,這樣方便管理和開展工作。這樣就有學生工作部下屬的宿管中心和學生工作辦公室統一協調進行管理。學生工作部門再由輔導員、班主任組織建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如宿舍管理部、安全管理部、信息管理部等進行管理。宿舍管理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三自”功能,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功能,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參與宿舍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想方設法地擴大參與宿舍管理的學生人數,使廣大學生真正成為宿舍的主人。只有實現宿舍學生的全員參與,“三自”功能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充分發揮。
4強化責任和義務意識
宿舍是學生在校的“第二個家”,室友就像家人。但現在高職生的宿舍人數一般在4至8人間,大家來自于不同的家庭,因地域差別、家庭環境、經濟條件等因素的不同,肯定存在差異,在生活習慣、個性、消費習慣等方面存在沖突,但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宿舍空間內,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地調整自己以適應宿舍文化,學會尊重、寬容和退讓,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在動態平衡中保持不斷的發展。強化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意識,讓每個人增加對宿舍的認同度,增強室友之間的凝聚力,讓每個人都有歸屬感。及時、積極地解決宿舍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例如,因室友不和申請調換宿舍的,作為輔導員,不應該立馬進行調換,被動解決問題,而是要將矛盾在萌芽狀態及時溝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對于宿舍中出現困難或有心理思想問題的室友的情況,其他人不應該采取置之不理或排斥的態度,而應該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利用同齡人之間的優勢,去幫助室友克服困難,走出陰霾。
5加強宿舍精神文化建設
學生宿舍管理的各級單位要搭建宿舍文化建設的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活動。以宿舍為單位,指定“話題”,利用宿舍“臥談會”這種特殊形式,進行討論,再召開主題班會,形成自由辯論或報告的形式進行總結和交流。開展文明宿舍評比,進行個性化的宿舍命名,宿舍徽標、口號征集活動等。
參考文獻
[1]]黃麗瑾,王美玲.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新探[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31(04):48-49.
[2]賈秀紅,劉彬,魯滿新.高等農業院校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設研究——以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宿舍實證調查為例[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05):4-5.
作者:楊慧娜 單位:鐵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