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議宿舍文化的建設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樹立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第一,用“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取代以物質利益為本的文化。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人是最積極、最活躍、最關鍵的因素,是創造力的源泉,是提升競爭力的根本。目前,許多民營企業雖然已認識到以人為本的重要性,但是卻未把以人為本融入企業的靈魂中,以物質利益為本的特性仍未消除,更缺乏對員工的關愛和培養,無法形成全體員工所認可和遵守的共同價值觀和奮斗目標,也無法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真正關心員工、尊重員工,根據員工的職業取向和企業的發展戰略,幫助他們設計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為他們構筑施展才華的舞臺,實現其自我價值。這樣,員工才會將企業的價值理念視為自己的價值理念,最終成為指導員工的思想,企業文化才會真正成為企業的靈魂。第二,用誠實守信的聲譽文化,取代信用缺失的功利文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來,企業誠信、企業信譽已成了企業生命的“基因”,它能從根本上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同時也是當前企業文化發展的新趨勢。一個企業,有誠信才會有品牌,有品牌才會有聲譽,才會有競爭力。即使是再大再強的企業,一旦失去了誠信,等待它的只有滅亡。
2.向“學習型組織”轉變,努力塑造百年企業文化。如果說,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那么其中的關鍵是企業的學習能力。只有通過培育整個企業的學習能力,在學習中不斷實現企業的變革,才能應對各種挑戰。就企業的發展趨勢來講,向學習型組織轉變將給民營企業帶來利益和機會。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企業不再是一個終身雇傭的組織,而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組織,從管理者到普通員工都要有學習規劃和目標。通過內培和外訓,將員工教育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同時,作為企業文化建設帶頭人的企業家,更要對建設企業文化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影響和帶動員工,使員工看到這種新型文化能給企業帶來發展,給員工帶來利益,把這種學習作為工作和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持續學習文化根植于每個員工心中,努力塑造百年企業文化。
3.提升民營企業家的綜合素質。民營企業家不僅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塑造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也是企業形象的重要標志。企業文化是旗手文化,企業家的素質和自覺程度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具有關鍵作用。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家要塑造優秀的、高品位的文化,要發揮示范表率作用,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道德品質、創新精神、管理才能、決策水平、技術業務能力、人際關系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4.培養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敬業精神,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執著的追求和熱愛,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業;團隊精神,就是相信1+1>2,摒棄個人英雄主義。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團隊精神可以將個體的優勢集合起來,大家相互合作,創造出更大的奇跡。如果企業擁有這兩種精神,就能使員工產生認同感,就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企業產生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5.建立傳播機制。企業文化建設除了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力以外,還要建立多渠道的有效傳播機制、建立員工共享的快速傳播途徑,使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道德等有效地傳達到每一位員工,促使員工不斷深化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并貫徹落實。
6.建立測評機制和考核機制。企業文化是一個動態的系統,企業也時刻處于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環境之中,因此,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建立完善的測評機制。測評機制應分為三步:一是測量,通過不斷的調查分析,準確地呈現出現有企業文化的特征;二是評估,對目前企業文化的優勢和不足作出基本評價,找出其薄弱環節并予以改進;三是診評,根據社會和行業的發展變化要求,提出需要完善、變革、更新的意見,使企業文化適應并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7.建立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在不斷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同時,還要很好地貫徹和落實。建立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明確獎罰規定和對象,既可表明企業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決心,還可形成企業的長期行為。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復雜、動態的過程,只有使全體員工在精神和心智上堅持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才是真正的固化。這需要企業給予優秀員工以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從而調動所有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本文作者: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