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稅收風險在信息化財務體系下的銜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現如今信息化的環境,用信息技術編制財務報表,設計和執行內部控制以及應對風險,在財會與稅收工作中已屬普遍性的要求,如何規范財會和防范稅收風險,需要多視角全方面跟信息技術關聯銜接和控制。
關鍵詞:信息技術;財會規范和稅收防范;稅收風險
一、了解信息技術風險
日常財務工作方面,了解信息技術環境以及與財務報表相關的信息系統,對信息技術使用情況進行摸底排查,進而獲得信息技術使用與財務報表相關性有關的信息。同時也要了解信息技術在財稅風險方面的運用是否處于一個可控的狀態,相關的應對體系是否已經建立健全,以幫助企業應對相關信息技術風險。有意識地進行風險點的識別,了解哪些風險類別是相關風險,哪些是不相關的風險。然后才能針對識別的相關風險評估應對體系。
二、了解信息系統相關風險
(一)信息系統一般控制
信息系統根據其設定的程序進行的日常活動即我們所見的業務層面控制,這些活動直接或間接對實現預定的操作目標產生影響。在信息系統的制造、更新、維護、訪問控制這4個環節得到有效的保證。
(二)信息系統應用控制
信息系統應用控制為業務的持續有效運行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提供直接或間接基礎和支持。每個企業在各個業務流程的應用控制各不一樣,需要在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從每個財務報表科目余額或交易的重大財務錯報風險出發,在業務流程中識別是否有相關的系統支持存在。
(三)企業對使用信息系統所帶來的風險的應對體系
一個是信息技術使用和管理的大環境及基調;一個是業務層面,即應用控制體系;一個是基礎層面,即信息系統一般控制體系。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是企業實現全面風險應對的全面控制體系。前者是后者的有機組成部分,并伴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而在內控體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從財務管理角度看稅收風險
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在信息經濟學中,風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隨著財務理論的不斷完善,風險則是由于各種因素的隨機性、變動性、復雜性的影響,使實際結果和預期結論的差異所產生的不確定性的損失和機會。稅務風險是指國家在組織稅款收入過程中,緣于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稅收減少的可能性。財政部頒布的《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第十五條,將“稅、費管理”列為內部控制的重點管理領域之一。伴隨稅收征管的“大數據”時代悄然而至,企業經營信息、辦稅人員信息、開票信息、第三方涉稅信息等與企業的申報內容息息相關,極大壓縮了稅務機關對數據分析運用的時間。企業信息化信用體系的日趨完善,特別是國家稅務總局對稅收“黑名單”懲戒智能信息系統,在當前“大數據治稅”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治稅”的大環境下,企業面臨涉稅風險的挑戰是空前的,應對上需要極盡思考,謹慎從事,稍有差池,便有稅收風險。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內部控制為手段,企業應當設置稅收風險管理部門,以納稅遵從最優化為導向,平時開展預備性稅收評估,財務核算體系建立健全,防止涉稅風險。各業務職能部門加強分工協作,全面落實風險管理導向,科學制定稅收風險管理規劃。
四、涉稅風險分析與內控措施探索
目前,稅務機關對企業開展納稅評估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企業一般會針對風險點開展自查,如估計自己確實有稅務風險,就要提前思考如何保證賬務和稅務合規作出制度安排,進行系統性防控,挖掘出潛在的稅務風險,及時應對。結合實務操作的經驗教訓、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對存在的風險點,分稅種進行分類、分析,探索企業內控措施,促進涉稅風險早預知、早預防、早控制,以達到提高稅收遵從度,減少負面風險的目標,分析、測評、應對工作包括:
(一)信息收集與風險評估
根據稅務局對納稅評估的模型特征,注重稅收風險情況的采集、分析、量化、歸類和共享,交換等工作。包括:提高情報共享來源渠道,形成上下聯動,橫向互通的工作機制。構建和完善信息采集平臺,規范方法和程序、制定信息收采制度,篩選、量化、歸集稅收風險信息,形成標準化的風險管理體系,保證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明確分工,及時反饋,加強內部協調,結合政府網絡平臺,定向專家咨詢,歸集數據,內容包括年度納稅申報表、若干年稅務檢查和納稅評估情況、財務會計報表、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明細、鑒證報告等重大事項等信息,開展風險識別,及時將風險評估發現的涉稅問題推送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自查自糾,匯總整理,形成風險評估報告。
(二)應對措施
對存在涉稅金額大、風險高的情況,稅收風險管理部門逐一進行核查、驗證,稽核。進行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程序。及時匯總情況,并要求相關人員在風險確認后的資料上簽字,確認已曉和確保改進。各職能部門對稅收風險管理部門的建議,對存在的稅收風險進行核實處理,及時將企業整改落實情況上報稅收風險管理部門。歸口職能部門分析稅務風險的性質和成因,提出稅務風險有針對性的控制建議。對稅收風險管理工作進行梳理、概況和總結,對管理中發現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并報告上級領導部門。由于稅法本身的復雜和深奧,企業要在較短時間內從容面對稅務機關難度較大。在財務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可以采用稅務中介的力量,因為他們在專業領域和稅收理論知識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幫助企業進行納稅自查,中介機構的公正性和獨立性能起到幫助企業規范核算、獨立證明等作用。
五、總結
在信息技術下的大數據時代,促進了內部控制的靈活運用,也讓稅務系統憑借數據挖掘掌握著企業的方方面面,我們在此環境下,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領域的知識,還要注重平時在數據歸集、整理、編制。填報過程中,多思考邏輯關系,準確完整的進行信息披露,確保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應對,全方位做好風險管理措施,合理保障企業不出重大風險事故。
參考文獻:
[1]王政.財稅信息化下的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J].中國商論,2017(29).
[2]陳學鋒.財務分析在稅收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財經大學學報,2018.
作者:胡靜 單位:南京誠瑞稅務師事務所(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