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童手術室護理中整體護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在兒童手術室護理中開展整體護理對于患兒預后效果的影響作用。方法選擇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兒科患兒共計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其中50例患兒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作為對照組,另外50例患兒接受手術室整體護理,作為研究組,對兩組護理效果(用VAS評分評價術后疼痛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通過統計,研究組中的術后輕度疼痛患兒占比明顯比對照組高,術后重度疼痛患兒占比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研究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6.0%、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更高。結論對兒童手術室患兒實施整體護理,可以減輕患兒手術后的疼痛感,提升患兒身心舒適度,使患者和家屬對醫護人員工作更加滿意和信任,值得推廣。
【關鍵詞】整體護理;兒童手術室護理;疼痛程度;滿意度
兒童手術室患兒由于年齡小,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對家長以及他人的依賴感較強,受到病痛折磨,加之面對手術,常會表現出焦慮、恐懼、哭鬧不安拒食等,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低,從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1]。而要想讓患兒更好地接受手術治療,促進術后及早康復,提升預后效果,加強對兒童手術室患兒的整體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對整體護理的方法以及影響效果進行了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患兒中選取10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隨機分組:研究組共50例中包括男患兒人數為27例,女患兒人數為23例,年齡4~12歲,均值為(7.92±2.11)歲;對照組50例中,包括男患兒26例,女患兒24例,年齡最大13歲,最小3歲,均值為(8.15±2.34)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且均無手術禁忌癥,對手術可耐受。患兒家屬對本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研究組患兒則接受圍術期整體護理,內容如下:
1.2.1術前護理術前1-3d,護理人員到病房探視患兒,與患兒親切交流,注意和患兒說話的內容通俗易懂,患兒容易理解,并且語氣溫和親切,讓患兒消除對護理人員的陌生感;給患兒講故事或是陪其做些簡單的小游戲,使患兒與護理人員更加親密、信任,從而提升患兒手術配合依從性[2]。
1.2.2術中護理進入手術室時,護理人員全程陪同,對患兒進行情緒安撫,讓其能夠放松情緒,樹立治療信心;同時講解手術相關的注意事項,根據患兒年齡、身體狀況、手術類型、手術時間等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護理人員協助麻醉師完成麻醉。術中護理人員嚴密監測并記錄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給手術醫生;手術室溫濕度保持適宜狀態,對不影響手術的部位做好保暖,避免發生術中低體溫情況[3]。
1.2.3術后護理保持患兒病房環境空氣清新,安靜舒適,溫濕度處于人體最舒適狀態。防止安全標識,使患兒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出院前對患兒家屬做好出院宣教,告知出院后各種注意事項、家庭護理方法,避免各種因素引發患兒疼痛感,定期復查等。
1.3觀察指標
(1)兩組護理效果:以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價,評價工具為數字模擬評分法(VAS),0~10分,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無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10分為劇痛。(2)兩組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使用SPSS20.0軟件統計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疼痛程度對比
研究組術后輕度疼痛28例(56.0%),中度疼痛19例(38.0%),重度疼痛3例(6.0%);對照組輕度疼痛16例(32.0%),中度疼痛19例(38.0%),重度疼痛15例(30.0%),研究組輕度疼痛率更高,重度疼痛率更低,差異顯著(P<0.05)。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兒科手術患兒具有自身特點,身心發育不成熟,疼痛耐受力差,從而會影響患兒的治療和護理配合度,因此加強對兒童手術室患兒的整體護理尤為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整體護理的研究組患兒術后疼痛程度更輕,家屬和患兒對該護理措施更加滿意,這對于減輕患兒術后疼痛,提升預后效果是一種重要的護理模式,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齊潔.整體護理在兒童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探討[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09):1162-1163.
[2]孔文青,王思琴.整體護理在兒童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6):276-277.
[3]黃艷琴.兒童手術室護理中應用整體護理模式的效果分析及患兒預后情況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5):292-293.
作者:張美雪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