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祿豐縣勤豐鎮的設施農業發展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現代化農業生產手段的要求,設施農業應運而生,對推動我國鄉(鎮)農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對祿豐縣勤豐鎮的設施農業發展進度和實際情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勤豐鎮設施農業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設施農業;發展情況;解決對策
設施農業的應用需要現代化的機械操作手段及產業化、工業化的生產模式支持,這種農業發展模式可以為農產品以及生物的生長提供能靈活調整的合適環境,并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如土壤、天氣、時令、氣候以及生物的潛能,以期實現在有限的生長環境下收獲更高的農產品產量、提高產品質量以及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工廠化農業已發展成為由多種學科技術綜合支持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其以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以及可持續發展為特征,并成為農業中的重要產業。
1祿豐縣勤豐鎮基本概況
勤豐鎮地處祿豐縣的東部,鎮政府坐落的地址為雞街,距離縣城約39km左右,與周邊的其他地區距離也不遠,如離安寧為51km、昆明為89km、楚雄為119km。勤豐鎮地理位置處于中心,東面與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鎮相連,南部則與安寧市青龍鎮相互接壤,西側為祿豐縣和平鎮,部分地區出現相交的狀態,素有“昆安近郊”“祿豐東大門”之稱。面積258.3km2,全鎮共轄可里、沙龍、羊街等12個村民委員會,共90個自然村、157個村民小組、8100戶、人口200000人。境內交通便捷、安武公路、成昆鐵路、武易高速公路、昆楚大高速公路橫穿境內,資源豐富、電力保障強。
2勤豐鎮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勤豐鎮在使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大中小塑料溫棚栽培技術、遮陽網和防蟲網覆蓋栽培技術、無土栽培等技術的基礎之上相繼引進了云南祿豐勤攀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云南方德波爾格園藝有限公司,應用于花卉、蔬菜、瓜果、食用菌及草莓的生產中;使得設施農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設施規模逐漸增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整體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截止目前,勤豐鎮塑料薄膜大棚農業設施的發展實現了現代化并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據統計,截止2017年6月底全鎮設施園藝種植面積共228.53hm2。其中鋼架大棚224.4hm2,簡易竹木大棚4.13hm2,設施大棚面積占全鎮總耕地面積1906.93hm2的11.98%,其中花卉大棚面積174.02hm2,蔬菜大棚面積45.33hm2,草莓育苗大棚及草莓棚面積8.8hm2,香菇大棚0.38hm2。
3主要做法與經驗
一是勤豐鎮政府堅持以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以發展工業的觀念發展農業產業化,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調整農業結構,以龍頭企業為主體推動農業產業化。逐步形成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農科教一體化的經營體系和利益共同體,形成一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經濟實力雄厚、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創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形成產業鏈,促進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向現代生產方式轉變[1]。二是勤豐鎮黨委、政府積極協調,促進土地流轉。勤豐鎮發揮村兩委作用,積極幫助設施農業農戶做好土地流轉協調工作,解決相關矛盾和問題,促進設施農業發展。三是勤豐鎮黨委、政府積極倡導“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戰略,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推進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實施專項推進。鎮黨委、政府曾帶領相關企業負責人和相關科技人員外出考查學習。
4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4.1對設施農業投入力度不夠
設施農業要想向高技術、高水平的方向發展,需要相應的技術和資金支持,而勤豐鎮設施農業發展的投入大部分來源于企業和農戶自籌,基層管理部門在資金的投入上較少。
4.2以傳統的生產方式為主
設施農業是新型農業,其本身就體現出了高效的特點,對此,每一個采用設施農業的農戶,都應該引進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但對于勤豐鎮而言,無論是設施農業需要的基本機械設備還是更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都很缺乏,大棚農業機械的使用幾乎為零、栽培機械化程度和機械化作業水平不高,生產過程中的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絕大部分作業均為人工,生產效率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農戶對其投入的資金和關注度都比較低,且由于農戶的資金不充足無法及時地更新和購置先進的設備;二是在操作技術上存在問題。農戶的學習能力相比專業人員明顯不高,對技術的掌握過程也比較緩慢,且機械銷售商的售后服務跟不上,讓農戶在購機前心存擔憂。
4.3機制不健全、體系不完善
設施農業要又快又好地發展需要健全的機制作為保障,包括經營機制、土地流轉機制、資金投入機制、目標考核機制、農業保險機制等。在土地流轉機制、資金投入機制等方面勤豐鎮已初步建立,但尚不健全[2]。
5對策與建議
政府要加大對設施農業的扶持力度。根據不同項目給予不同比例的補貼并鼓勵金融機構以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為抵押向農戶或合作社提供大額貸款,提供農戶相應的保險保障。其次,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和決策人員要充分了解設施農業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觀念,認識到設施農業并不是將農業和農民的生產方式直接變成使用先進的機械,最重要的是在農村經濟建設方面加大力度,對農村合作社和鄉(鎮)企業給予優惠政策,加大對農村經濟的扶持力度,幫助農民獲得經濟效益,提高生活水平。各級政府和企業要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和發展建議,為設施農業清除障礙,以促進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益鎏.福建省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14).
[2]任建國.淺談五寨縣設施農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2016,(6).
作者:李強 單位:云南省祿豐縣勤豐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