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知識增長的重要時期,他們迫切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師的贊賞與鼓勵,并且,年齡越是增長,他們內心深處這種“渴望”越是熾烈。因此,語文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中教給學生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要用愛和關懷、尊重和理解、激勵和喚醒,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把他們培養成身心健康、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思維現狀
很多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剛進入小學時個個聰明伶俐,勤思好問,眼里閃爍著黑寶石一樣靈動的光芒,每一次提問他們都拼命舉手,生怕教師沒有看見。可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年齡的增長,學生眼里的光芒越來越暗淡,教師提問時舉手的人越來越少,經常是啟而不發;還有一部分學生無論什么知識接受起來都很困難,都要比別人慢幾拍。科學研究已經證明,正常人的智力水平相差并不大,同一人的智力水平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升高而不會倒退。那么,為什么同樣一個學生的智力水平前后變化這么大?為什么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智力反差這么明顯?很多教師都在苦苦尋覓突破學生思維瓶頸的良策。筆者認為,是因為學生的進取精神在退化,思想在“沉睡”,致使思維變得呆板遲緩。而賞識教育正是開啟學生思維活力的“密鑰”。因為賞識可以喚醒學生沉睡的思想,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從而讓學生產生學習動力與學習激情。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要信任學生,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
有些教師喜歡把那些有注意障礙和思維阻力的學生標簽化,把他們稱為“差生”或“后進生”,這種名稱本身就是一種人格矮化與歧視。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賞識孩子。”每個學生的人格都是平等的,都是為得到愛與尊重來到人世間的。我們要用愛和智慧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點燃學生心中希望的火苗。為了不讓學生的自尊受傷,筆者把語文成績不好的學生統稱為“潛力生”,讓他們知道自己語文學不好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聰明才智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例如,有的學生每次默寫詞語時錯誤率特別高,背誦課文經常“改詞丟句”,筆者沒有隨意給這些學生扣上“笨”“蠢”的帽子,而是與他們一起分析原因:有的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平時做事丟三落四,寫生字新詞時經常寫漏筆畫或寫錯偏旁,在腦海中形成錯誤的記憶,造成錯字率高;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背誦課文時沒記住關鍵詞,不按照教師給的提示進行意義識記,造成背誦效果差……找到學習效率低的原因后,筆者就敦促、鼓勵這些學生改掉不良學習習慣。一段時間后,他們的學習效率提升了很多,上語文課時也不再是一張“苦瓜臉”,而是精神振奮、勁頭十足,因為他們嘗到了學習進步的甜頭,體會到了學習成功的喜悅,語文課對他們而言不是“受罪課”,而是帶給他們快樂與自信的“享受課”。賞識教育要求教師要真誠地愛學生,這種愛的具體表現是相信每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教師要不斷給予學生前進的動力,告訴他們“你能行”“你一定行”,讓他們堅信“我能行”“我一定行”。這對于學生來說是莫大的信任,讓他們迸發無窮的干勁,鼓舞他們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2.要包容學生的“不完美”,允許學生失敗
有些教師不能接受學生一丁點的錯誤或失敗,一旦學生出錯或學不會就大發雷霆,輕則批評重則懲罰,致使被批評過的學生不敢再舉手回答問題,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更是破罐子破摔,上課不專心聽講,課后作業不做,導致學習成績一“差”到底。試問這樣的語文課堂怎能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上出錯了或考試失敗了都不要緊,關鍵是教師要幫他指出錯在哪里以及失敗的原因,鼓勵學生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振作精神,重新出發。例如,有的學生回答問題時語言很不流暢,他們越是想說好就越磕巴,一邊回答一邊緊張地盯著筆者,筆者始終面帶微笑,沒有打斷學生的話,用眼神示意他別緊張、慢慢說,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后,最后筆者才說:“你的意思我聽明白了。其實你還可以說得更好。以后回答問題時別太緊張,這樣會影響你的語言表達。”對于學業測試中成績較差的學生,筆者與他們面對面分析原因,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還是基礎知識不牢固造成的,然后再“對癥下藥”,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為他們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學生的學習天分存在差異,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業成績不可能齊刷刷在一個水平上。教師要平和地接受學生的“不完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想象,勇敢表達,即使失敗了也絕不苛責。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從一次次失敗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學生的每一步成長都是從跌跌撞撞中歷練出來的感悟。
3.要善于發現優點,幫助學生揚長避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學生身上都有獨特之處,都有不可替代的優點。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和欣賞美的慧眼,努力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揚長避短,不斷進步。例如,班級有個男生的語文成績很差,經常不做家庭作業,但他在體育方面很有天分,是個跑步健將。春季運動會快到了,筆者幫這個男生報名參加學校的運動會,鼓勵他積極鍛煉,為班級爭光。當他在跑道上奔跑時,全班同學為他加油吶喊,他奮力沖刺,賽出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筆者把他的獎狀貼在班級的榮譽墻上,并在班會上特意表揚了他,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為班級爭光。筆者看到他的眼里閃爍著激動的淚光,這可能是他第一次得到教師和同學們這么隆重的鼓勵與肯定。此后,筆者發現他在語文課上開始注意力很集中地聽課,家庭作業也按時完成了。筆者趁熱打鐵找他談心,告訴他除了體育比賽,其實他能做好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他努力學習,就會取得和其他同學一樣優秀的成績,他使勁點了點頭,眼里充滿自信的光彩。其實很多學習有障礙的“潛力生”在智力上沒有任何問題,造成他們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是長期的挫敗感致使他們產生了厭學心理,喪失了學習自信心,在學習上愈發消極懶惰,這樣惡性循環下來,成績每況愈下。對于這樣的學生,批評與責罰不僅不能改善他們的學習現狀,反而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愈發破罐子破摔。因此,我們要“慧眼識珠”,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與長處并加以鼓勵和培養,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由此觸類旁通,幫他們把自信心和積極性引導到語文學習上,鼓勵他們振作起來重新出發。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賞識教育的積極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教學中要體現“人文性”。賞識教育就是對學生人文關懷的具體體現。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要用愛和關懷、尊重和理解、激勵和喚醒,來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處于學習知識、樹立人生觀的關鍵階段。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進步都需要我們的掌聲與喝彩。賞識教育所產生的力量是巨大的,也許教師一個贊許的眼神就可以讓學生心底涌起暖流,一句真誠的贊揚就可以讓學生銘記終生。因為賞識是對學生愛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它讓學生懂得愛,懂得理解與尊重,懂得進取與奉獻。它不僅可以讓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更可以讓學生成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社會人。小學語文教師們,請你用一顆溫暖的心欣賞你的學生,由衷地為他們每一次小小的進步喝彩,為他們每一次小小的成功而驕傲,因為你不只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董麗娜.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7(4).
作者:唐姣 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厲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