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賞識教育用于中職數學的必要性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賞識教育是指以賞識、激勵、鼓舞等激勵性策略為主的教學方式方法,將其應用于中職數學教學之中,便于改善中職數學教育被動、低效、低質、高耗的教學局面。本文將結合中職生的學習特點,從將賞識教育應用于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以及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的必要策略兩方面入手,全面分析中職數學賞識教育的落實與應用。
【關鍵詞】中職數學;賞識教育;必要性;應用策略
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中職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是未成年人,年齡基本處于13~18歲之間,正處于青春成長期,性格較為敏感、叛逆,也十分愛面子。但是,絕大多數中職生又是在中考中失敗的學生,這種挫折性的學習經歷導致中職生不喜歡,甚至會排斥數學學習,也有部分學生因為抽象度較高、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數學知識而產生畏難、恐懼心理。針對中職生的成長與學習特點,教師應合理應用賞識教育來幫助中職生重建學習自信,使他們重新感受學好數學、成功學習的快樂與幸福。
一、中職數學應用賞識教育的必要性
1.發展學生學習潛能,幫助學生重建自信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學習者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智能優勢,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只能代表學生部分智能發展要優于其他學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就比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差,而是因為學生的智能結構組合存在差異。同時,多元智能理論還指出,智能結構并無優劣之分,關鍵在于教育者如何開發學生潛能。在中職數學教育中應用賞識教育,有利于激發中職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一個中職生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消除他們的自卑、失望、厭學等負面心理。當學生能夠正視自己,正確對待數學學習任務之時,便是教師誘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利時機,也是教師發展中職生的數學學習潛能的重要活動。
2.改善學生學習態度,為“以學促教”做好準備
中職生的數學學習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方法。試想一下,若中職生排斥、不喜歡數學,他們又怎么可能主動投身于數學探究之中,又如何能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呢?相反,若中職生打心底里喜歡學數學,那么即便脫離教師督促、監督,學生也能憑借自己的興趣愛好主動學數學,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來汲取數學知識,甚至利用自己的已學知識來展開拓展探究與數學實踐。從這個層面來講,要想讓中職生形成持久的數學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也需要賞識教育的落實。新課改以追求高效教學作為最終教學目標,認為教師應以最經濟實惠的教學投入獲得最優的教學效果。大量教學實踐研究證明,只有以“學生為本”的數學教學才是實現高效教學的基本特征,也只有以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與學習主動性來代替常規的“被動接受”,才能實現高效教學。而賞識教育在激勵學生、激發學生興趣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實現“以學促教”與高效教學的重要支柱,所以需要教師以賞識教育來為“以學促教”做好準備。
3.拉近師生距離,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最基本的教學關系,影響著中職生的學習效果。在“知識本位”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代言人”與傳播者,教師的教學任務便是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知識傳播任務,學生只需接受、及時消化即可。這種教學觀念下的師生關系存在一個鮮明特征,即教師是“權威者”,學生是“被動接受者”,師生之間存在明顯的隔閡與距離。新課改指出教師應建立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認為教師要懂得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全面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習感受與情感生成。在賞識教育中,中職生能夠親身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欣賞之意與賞識之情,這種感受有利于讓中職生真正信服教師,從而“愛屋及烏”,由愛教師到愛數學,為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好準備。既然在中職數學教育中應用賞識教育已經勢在必行,對促進中職教育實現素質教育改革十分必要,那么教師便要認真分析在中職教育中落實賞識教育的具體策略,保證賞識教育的實效性。
二、中職數學賞識教育的應用策略
1.賞識要因人而異
每個中職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表現與學習能力都不盡相同,他們的性格差異與感受能力也影響著賞識教育的具體功效。為此,教師應結合中職生的個性、性格特征來靈活選擇賞識方式,以因人而異來保證賞識教育對每一個中職生都可產生深遠且正面的影響。例如在“集合的概念”一課中,本班有一名中職生能夠快速從集合題目中提取關鍵信息,根據數學問題總結集合的概念與具體特征。但是,這名同學性格十分內向、害羞,雖然能夠快速回答數學問題,但是卻不敢當眾發言。對此,筆者會在這名學生發言之時走到這名學生身邊,鼓勵他提高音量,及時表揚與肯定學生的答案。當這名同學正確回答之后,筆者便會點頭示意、豎起大拇指等,讓這名同學感受到筆者的贊賞之情。在課后,筆者也會經常與這名同學談話,希望他能夠勇敢在課堂上發言,也肯定了這個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希望他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習優勢,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
2.賞識需適度而行
現代教育心理學表明,賞識與批評、質疑相同,需要利用學生的“饑渴”心理才能發揮最大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應用賞識教育時應適度而行,切忌隨時隨地、不分青紅皂白地賞識學生,而是應在學生取得突出進步或者提出有效創見等時機進行,保證賞識對中職生的吸引力。例如在“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一課中,本班有一部分高中生能夠靈活利用最基本的正弦函數圖象來進行圖象轉化,從y=sinx逐步總結與推導出函數y=Asin(wx+φ)+b的圖象性質,還能夠結合具體實例來總結三角函數的數學性質。由于本課知識對高中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要求較高,所以筆者在課堂總結之時著重表揚了學生所展開的積極思考,展示了學生的學習思路,希望他們能夠繼續保持這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來迎接未來的數學學習挑戰。在本輪賞識活動中,筆者從全局出發,分析了中職生所取得的整體進步,且從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進步入手,便于讓中職生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潛能,所以將會對中職生產生激勵作用。但是,筆者并不會因為學生做對一道題、準時完成作業等而毫無原則地進行賞識,否則將會削弱賞識教育的效果。
3.賞識與批評并行
賞識教育雖以“賞”“識”為基本教學手段,但是并不排斥批評教育。相反,賞識教育教學理論認為教師可結合公平的、實事求是的批評來讓學生意識自己的學習不足與缺點,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端正學習態度。因此,在中職數學教學中,賞識應與批評教育并行。例如在“對數函數”一課中,筆者將5名學生分為一組,鼓勵他們利用指數函數的圖象、性質與推導過程等已學知識來進行小組探究,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來展開新知探索。但是在本輪教學活動中,有一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卻表現出了抗拒、不合群的問題,這名同學表示,在組內教組員探究對數函數的圖象與性質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對此,筆者嚴厲批評了這名學生的學習態度,向其滲透了合作教育與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希望他能夠樹立團隊意識,并利用現實實例向其講解了團隊作戰的重要性。在本節課上,筆者還著重表揚了其他合作能力較好的小組,希望所有學生都可樹立集體主義精神,在團隊與合作中實現自我發展。總而言之,賞識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新型教育方式,教師應充分利用賞識教育來促使中職生獲得前進的勇氣與決心,以賞識來讓中職生形成堅韌不拔、努力奮斗、不畏艱難、勇敢向前的優良品質。
【參考文獻】
[1]嚴渭敏.以夸促學:賞識教育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7(05):112-114.
[2]黃以松.運用賞識教育,點燃學困生“希望之火”——淺談中職數學教學中對學困生學習興趣的提升策略[J].學苑教育,2015(08):51.
[3]劉艾玲,黃新勝.淺談賞識教育在中職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8):197.
作者:王水路 單位:福建省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