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管理下的企業稅收籌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若要有效提升企業稅收籌劃的節稅效果,一方面需要財務管理部門將企業經營劃分為多個模塊,判定稅收籌劃的特征與原則,使一切節稅手段都合法化,謀求更豐厚的經濟收益;另一方面,還需劃分為籌資階段、經營階段與利益分配階段,確保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稅收籌劃方案,且能夠降低稅額成本,才能避免對企業未來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本文基于財務管理視角的企業稅收籌劃展開分析,在明確企業稅收特征與原則的同時,期望能夠為后續企業稅收籌劃工作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財務管理;企業稅收;籌劃特征;經營活動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經濟市場中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但是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企業的持續發展仍面臨著較多風險,其中稅務作為企業參與市場經濟競爭的要素,如何將金額限制在合理的范疇內,避免過多的納稅金額對企業的正常經營造成影響,一直是企業管理者把控的重點。因此,稅收籌劃作為控制納稅金額的重要措施,理應得到財務管理部門的關注。
一、企業稅收籌劃特征與原則
1.企業稅收籌劃特征基于市場調查資料可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通常具有技術與知識集中、密集型的特征,這使得企業經營管理,通常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并承擔較多的風險與壓力,但如若技術與知識得到市場的認可,則能夠從中獲取非常多的經濟收益,使企業得以持續運營下去,而原有投資也會得到增值。從經濟市場角度來看,我國近些年對企業的扶持力度正在逐步增強,并且結合經濟市場環境也頒布了較多的稅收管理提案,其中涵蓋了稅金見面與稅率降低等內容,但若要確保這樣的扶持政策效果優異,則必須讓企業獲取足夠的經濟效益,使企業的資產得以充實,才能使企業能夠擔負起稅收金額。因此,在企業創建與發展階段,企業必須基于政府稅收政策確定適宜、合法的稅收籌劃方案,避免盲目納稅等情況出現,才能更好地維護企業的經濟權益,使企業具備持續發展的能力。
2.企業稅收籌劃原則首先,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擬定稅收籌劃方案過程中,必須基于現有稅收政策確定稅收調控的重點,確保每個環節都合理合法,杜絕偷稅漏稅等現象,并站在長遠角度提出稅收籌劃對策,才能使企業稅收控制效果得以保障;其次,財務部門在擬定稅收籌劃方案期間,需具有一定前瞻性,能夠站在企業技術、競爭力的角度,判斷企業發展過程中潛在的風險,提供有效的規避對策,以避免對企業資產造成影響。而站在企業角度,也需要在投資與籌資之前,就各種稅收政策進行分析,預測企業未來的經濟發展特征后,才能使稅收籌劃方案更完善,能夠為企業經濟活動得到更全面的保障;最后,稅收籌劃方案應具備目的性,確保能夠充分凸顯企業競爭優勢,提出合適的納稅計劃,才能使企業創造出最大的經濟價值。
二、企業籌資活動的稅收籌劃
1.投資與稅收籌劃籌資是企業開展財務管理活動的前提,只有確保企業具備充足的資金,才能確保后續產業發展穩定且可靠。其中,企業具有的資金主要可分為債務與股權籌資兩種形式,不同籌資形式所獲得的成本與稅收效益是存在明顯差異的。如債務籌資過程中,企業可通過向金融機構進行借款的方式籌集企業經營資金,此種資金形式能夠獲得的成本數額通常不會很高,但利息較低,并且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將債務利息交給債權人。基于稅法資料可知,企業在交付所得稅時,需要在稅款交付前扣除利息,提前將固定利息交給債權人,使稅款結算總額降低,便能夠縮減稅款的結算金額,以此達到節稅的效果。而企業若是采用股權籌資形式,則企業無需按時為股東繳納固定收益,同時可借助各種有效的資產分擔投資者的股利,以此達到節稅的要求。但從企業持續發展角度來看,股東所承受的風險很大,這使得采用股權籌資方式,會產生大量的成本,而股東所分配的股利多數為企業稅后的凈利潤,由此便無法達到有效的節稅效果。另外,在企業經營期間,不具備隨意調控稅務比例的權利,若是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一定限值,則企業的后續運營也勢必會承擔較大的財務風險,使企業經濟體系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2.融資租賃與稅收籌劃融資租賃在企業經營中的運用,能夠使承租人具備某產品的定期使用權,通過此舉可將長期固定資產向流動資產轉型,避免長時間擁有該資產支付較高的資金稅額,并且還要擔負融資風險。而從籌資角度來看,融資租賃同樣能夠為籌資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使得企業在資產積累過程中,使負債數額不會發生變動,而在產品租賃過程中的折舊費用,通常也能夠在遞交稅額前被扣除,如此便能夠縮減較多的企業稅收成本與稅基,滿足節稅的要求。因此,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組建企業生產與辦公體系,所創造的經濟收益比較購入設備而言更多,因此現代企業稅收籌劃體系內采用融資租賃是項很好的選擇。
三、企業經營活動的稅收籌劃
1.采購與稅收籌劃在產品或材料的采購過程中,管理者應充分利用各部門及各單位納稅人的信息,以便使企業的稅務得到縮減。其中,流轉稅內的增值稅在稅收體系內通常會占有較大的比例,若是在流轉稅務管理方面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則勢必會影響節稅效果。因此,企業理應將納稅人作為重點展開籌資工作。其次,按照我國稅法規定可知,納稅人的增值稅率通常為17%,而部分納稅人的增值稅率則為3%,在稅收籌劃期間,絕大多數的納稅人均能夠開具增值稅的專用發票以便為稅收管理工作提供參照,以此扣除進項稅額,但部分資金流轉環境中,受采購形式、采購流程、采購規模等因素影響,則無法提供專用票據。因此,如何使企業采購流程更規范化與標準化,便是現階段采購部門需要著重管控的重點。
2.銷售與稅收籌劃企業產品銷售形式具有多元化與多樣化的特征,在執行稅收工作期間,需結合企業產品的銷售特征與形式進行選擇,以便更好地控制稅收比例。例如,產品銷售過程中采用銷售折扣的方式,必須將折扣金額與銷售額標注至票據內,以便根據折扣后銷售額收取企業增值稅,若是并未將折扣額度記錄在票據內,則不論企業財務部門怎樣處理數據,都無法滿足節稅的要求。另外,在銷售稅收籌劃期間,必須結合企業不同經營階段擬定適宜的稅收管理方案,并對銷售產品的價格與品類給予高度重視,基于企業發展戰略要求確定適宜的稅收模式,豐富稅收籌劃的內容,才能避免稅收工作出現漏洞。
3.固定資產折舊與稅收籌劃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時候,還具有固定資產的折舊問題。根據稅收籌劃的具體情況來看,不一樣的折舊方式以及年限,會給納稅人的應繳稅額造成很大的影響。在固定資產的折舊方式里,主要包括兩種,分別為直線法以及加速折舊法。其中前者的一年計提的折舊額相同,而后者在前期計提的折舊多,所以支付的所得稅不會很多,而后期的折舊也不會太多,不過要支付大量的稅額。另外,經過全周期的解析可知,企業在固定資產折舊與稅收籌劃期間,其納稅總額不會發生改變,不過貨幣的存在價值會發生一部分變化,而通過加速折舊法則能夠為企業節省一部分的稅款開支,更好地維護企業的資產效益。
四、企業利潤分配的稅收籌劃
最后,企業要合理地分配利潤。在進行這方面工作的時候,企業要利用合理的分配形式,并在合適的分配時機來采取稅收籌劃工作。通常情況下,股利分配主要包含現金以及股票這兩種股利。盡管股東在分發股利的時候,手里允許有資金,不過如果企業分發的資金股利很多,那么股東就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而這對股東來講是很吃虧的。而要是從企業方面進行考慮的話,分發資金股利,就表明該企業的現金流不多。所以,從稅收籌劃的方面來講,企業最好能夠給股東分發股票股利,這樣股東不用交付個人所得稅,而是根據股票所增長的價值來獲取收益。另外,企業現金流的增長,在企業遇到投資時機的情況下,就能夠具有充分的資金來投資,這樣就能夠給企業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收益,這對于企業將來的發展會帶來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五、企業稅收籌劃應注意的問題
1.加強企業稅收籌劃的認知站在企業經濟發展角度來看,目前部分企業與社會中仍有人將稅收籌劃與偷稅漏稅相提并論,在討論稅收籌劃的方案時,總會抱有特殊的意見與態度,使得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很難得到落實。而從法律角度來看,真正的稅收籌劃其實是滿足法律與法規要求的,并且我國對稅收籌劃的定義是以國家政策為指導核心的節稅措施,以便提高企業合理、合法的經濟效益,此種節稅措施比較偷稅漏稅而言,有著根本上的區別。而從稅收籌劃的開展角度來看,稅收籌劃的方案受我國稅法政策等因素影響,也可能由合法轉變為違法行為。而在稅收籌劃方案擬定階段,也需要將相關資料遞交至稅務行政部門進行確認,受稅法等因素影響,稅務籌劃方案也可能無法申請成功。由此可知,稅收籌劃工作具有一定實效性,若要確保稅務籌劃的申請能夠成功,并能夠為企業經濟行為提供最大的收益,便必須使企業對稅收籌劃的工作給予足夠重視,并在籌劃期間提供充足的幫助,積極與地方稅務行政部門進行溝通,如此才能使稅收籌劃方案的內容更貼合企業經濟發展的需求。
2.稅收籌劃服從財務決策流程企業財務決策是結合企業制度與市場發展形勢,通過各類合法手段與方法對資金籌措、方案甄別與選擇提供的決策活動。在決策流程中,會通過資源的配置調節與財務風險的控制為企業經濟利益提供服務。若是企業稅收籌劃工作脫離了財務決策流程,則勢必會從投資、融資、生產經營、利潤分配等角度影響企業的財務決策可靠性,甚至還有可能會造成誤導,使企業后續經濟戰略方案的擬定偏離市場發展路線,對企業經濟體系的構建埋下隱患。另外,拋開企業在可持續發展能力上的優勢,單純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不切實際的稅收籌劃同樣會嚴重阻礙財務決策的流程,對日后產品營銷、生產系統、企業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帶來影響,使企業逐漸走下坡路。所以,財務決策流程與稅收籌劃工作必須緊密貼合,并相互借鑒對方的資料,使稅收籌劃考慮的范疇得以拓展,且更吻合企業實際需求,才能更全面地保障企業經濟體系構建的質量,降低市場環境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3.稅收籌劃應在納稅前展開稅收籌劃應具備一定前瞻性,在國家最新出臺的稅收法律關系形成前,對企業經營與投資等行為進行籌劃與安排,才能使企業的繳稅金額得到合理的縮減,并避免觸犯國家稅收法律,使企業經濟財產得到正當保障。而若是企業稅收籌劃方案應用至國家稅收法律關系形成之后,則稅收籌劃的制約增加,極易受某些因素演變成偷稅漏稅的非法行為,如此稅收籌劃工作便毫無意義。另外,為確保稅收籌劃工作得以落實,企業還需做好財務內部人員的管理、會計核算的監督、籌劃賬目的完整與稅務信息的可靠性管理。
六、結語
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有效運用,既能夠基于我國稅收政策提出更有效的節稅方案與對策,以此降低企業在稅收方面的經濟損耗,同時憑借集資、經營與利益分配等環節的管控,也能夠確定更適宜的稅收籌劃內容,以便增強稅收金額的可控性。故而,在論述財務管理視角的企業稅收籌劃期間,必須明確稅收籌劃工作的內容與管控要素,并基于不同企業的經營要求確定適宜的政策調控方案,才能使企業經濟發展更貼合持續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任俊穎.基于財務管理視角的茶企稅收籌劃研究[J].福建茶葉,2017,39(7):6-7.
[2]焦璐婷,黃曼迪.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納稅,2019(2).
[3]辛怡.納稅籌劃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5):243-244.
[4]陳海紅.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籌劃初探[J].財經界(學術版),2019(11).
作者:韓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