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區基層黨員發揮作用路徑探索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社區是城市社會管理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基礎。以肇東社區黨建創新為重點,以其陽光黨建工作方法為關鍵,優化社區黨建研究方式,強化基層治理效能。通過改進肇東社區陽光黨建工作方法,提升社區黨建功能,為黨員發揮作用提供保障;挖掘社區黨建體系和組織結構,構建網格管理平臺,以真正發揮黨建工作在基層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切實提高社區黨員建設的實效性;創新社區黨建工作的領導方法和領導方式,最終凸現黨建工作在社區中的重要地位并發揮實際的引領力。
關鍵詞:社區;黨員作用;陽光
黨建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社區是服務群眾的基礎,也是人民生活的場所。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的突發,更加凸顯了社區的重要性。
一、社區的內涵
(一)社區概念關于“社區”概念,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都是針對社區本身而提出的相對概念。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區情況的改變,社區概念也逐漸達成了共識,形成了研究學者和普通民眾都能接受的共同概念?!吧鐓^”是指特定的范圍內能夠規范進行人口流動、物資配備、信息共享、資本流通等資源優化分配,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集體空間,是由個體形成單位、群體形成合力和各個基層組織等構成的社會生產、生活的集體體系。
(二)社區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社區的作用和功能也日漸凸顯,成為了城市治理和政府決策的重要考量部分,其主要有以下幾點功能:一是管理功能。社區是政府政策的執行者,社區的管理才能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社區通過深入群眾,了解實際情況,把黨的政策落到實處,才能化解社會問題,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二是服務功能。社區最重要的作用就為社區居民提供社會化服務,構建以社區為平臺的社會服務網格,發揮社區黨組織作用,引領社區居民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把黨的為人民服務理念貫穿于社區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不斷滿足社區居民需求,讓社區居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三是保障功能。通過挖掘社區資源和實行社會互助,協助政府完成社會保障的具體事務,保障社區穩定、保障社區居民基本生活。在政府與居民之間構筑連接橋梁,傳遞政府指令和協調社會矛盾。比如:救助和保護社區內弱勢群體,社區一是通過與政府溝通,為弱勢群體爭取更多的保證基本生活的社會救濟基金;二是通過社會募捐或者發展愛心人士,為弱勢群體獲得更多的社會生活資料。四是教育功能。社區教育則是和諧社區、和諧社會的基石。人的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了社區的發展水平。提高每一個社區成員的素質至關重要,而這要依靠教育活動。通過社區成員的共同參與,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教育活動,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文明素質和文化修養,建設和諧社區,進而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肇東社區基層黨員存在的不足
(一)執政能力嚴重不足1.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不凸顯。社區黨組織是社區發展的核心力量,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區黨組織執政能力出現了嚴重的弱化現象。一是社區黨員政治意識淡薄。社區黨組織是基層的戰斗堡壘,基層黨員更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遵守黨規黨紀,堅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是社區的黨員缺乏這種政治意識,缺少奉獻精神,經常以利己主義為核心,沒有真正起到帶頭作用。二是社區黨員的領導力不夠。社區黨員尤其是社區的黨委書記缺乏領導能力,不能很好地領導和指揮社區黨員干部。三是社區黨員深入群眾聯系實際不夠。社區黨員經常憑借經驗和感覺來處理問題,沒有做到深入實際,聽取社區群眾意愿。2.缺乏社區治理的能力。社區黨員是社區發展的主力軍,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但是由于個人素質和能力的局限導致了他們的本領恐慌,無力去應對和改變社區面貌,更不用說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社區干部或是負責人的思想引領和組織領導,時刻把握經濟發展脈搏、牢記使命、提高自我、堅持學習。但是社區的黨員缺乏這種自我上進精神,不能自我學習和接受教育,最終致使缺失社區治理的能力。3.缺乏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能力。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社區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經濟利益、土地、財產等方面的糾紛更是越來越多,人民內部的矛盾逐漸凸顯,而作為基層的黨組織卻很難解決這種最突出的問題,經常敷衍了事、明哲保身,沒有起到一名黨員或者是一名干部應有的帶頭作用,使群眾失去了對社區黨組織的信任,使黨的形象在群眾中的地位大打折扣。
(二)服務性意識淡化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黨員要時刻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起到先鋒表率作用。而社區的黨員缺乏這種為民服務意識。一是為民辦事利益化。不管大事小事,只要辦事就是利益,否則不予理睬。二是互相推諉延時化。社區黨組織相互推諉,不愿辦事,害怕追責,導致了辦事效率低下。
三、以陽光黨建為引領,強化社區黨員作用發揮
近年來,肇東社區探索出了“陽光黨建”工作法,奏響了新時代社區黨建工作新樂章。
(一)圍繞“一條主線”,打造特色社區圍繞“一區一品、一社一特”做強黨建工作新品牌這條主線,按照“創特色、建精品、出亮點”的要求開展“9型魅力社區”建設,即以開展普及化、系列化、特色化和社會化的宣傳教育活動,用科學健康知識來指導群眾的生活,培養健康的生活理念為重點的“學習型社區”黨總支;以貼近群眾,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體、教、娛等活動為重點的“文體型社區”黨總支;以幫扶貧困和下崗職工再就業為重點的“幫扶型社區”黨總支;以營造崇尚科學,尊重知識為重點的“科普型社區”黨總支;以義工志愿者服務居民為重點的“志愿型社區”黨總支;以維護社區祥和穩定為重點的“平安型社區”黨總支;以優化社區服務質量為重點的“服務型社區”黨總支;以“綠色、清靜、環保、健康、文明”為目標,營造優美和諧的生態環境和方便舒適的人居環境為重點的“低碳型社區”黨總支;以培養社區居民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風尚和“居家養老”工作為重點的“文明型社區”黨總支。通過打造特色社區黨組織建設活動,帶動社區“創建管”各項工作協調科學和諧發展。
(二)創新“兩個載體”,提升黨建功能一是創新組織活動載體。積極組織企業開展“我為企業做貢獻”“我為社會做貢獻”等主題活動,大力推動企業開展崗位能手評比、技術創新貢獻榜等活動,鼓勵“兩新”組織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競爭力,促進轉型升級,同時開展“兩新”組織黨支部開展志愿服務社區、建設社區和社區扶貧攻堅工作,讓黨員在自覺維護“兩新”組織形象方面爭第一、做模范。二是創新“四位一體”機制。社區以實施“能人興區”戰略為重點,積極吸納小區物業公司、小區業委會、駐區單位負責人進入社區兩委班子,兼職居委會副主任,共同為小區居民開展保潔、保安、介紹就業、勞動保障等家政服務,聯系對接駐區“能人”,扎實推進共駐共建項目,實行社區、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和駐區單位“四位一體”工作方法,扎實開展“一區一品、一社一特”創建活動,努力在全區營造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幸福社區。
(三)建設“三支隊伍”,提供黨建保障“三支隊伍”即社區干部、黨員和志愿者隊伍建設。社區黨組織廣泛動員在職黨員、無職黨員、老黨員參與社區管理,同社區干部一道參加社區活動,對黨員進行培訓教育,增強黨性觀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自查反省,并對黨員進行年度民主評議,不斷提高干部和黨員的政治思想素質;通過開展有怨必訪、有困必訪、有求必訪的“三必訪”活動,使社區干部黨員更貼近群眾,不斷提高社區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社區積極擴大志愿者服務隊伍,根據黨員、居民的專業特長,分別建立了醫療衛生志愿者服務隊、青少年志愿者服務隊、科教文體志愿者服務隊、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務隊、治安巡邏服務隊以及扶貧、濟困、助殘服務隊等群眾性服務團體服務居民。通過一系列舉措,建成一支作風優良的社區干部、黨員和志愿者服務隊伍。
(四)架構“四級組織”,完善黨建體系以“辦事處—社區—小區—樓棟”的四級網絡構建“辦事處黨委—社區黨總支—樓院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組織架構,建立社區書記為總網格長、支部書記為網格長、各黨小組組長為網格員的社區網格治理服務體系。有效組織網格員隊伍、志愿者團隊、社會組織、群防群治等力量,在網格內為群眾提供專業化服務,做到“服務進家庭、治理到門口”,實現黨建工作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戶,確保社區安全穩定。
(五)開展“五在社區”,建設幸福家園社區黨委通過一線工作法開展“五在社區”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領頭雁”作用,搭建社區黨建新平臺,更好地服務黨員群眾,促進社區黨建煥發勃勃生機。一是“學”在社區。依托社區黨員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媒介,通過綜合采集、多方共享、動態更新、實時處理的信息運轉機制,開展“微課堂”“微心愿”“微互動”“微會議”等,引導黨員“碎片時間”進行“微學習”。對老黨員進行送學上門、對個體工商黨員組織在自己門店學習。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學習黨的理論心得、“紅色詩詞”競賽、重溫入黨誓詞、重寫入黨申請書等主題活動增加學習時代性。確保黨員學習“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掉隊”,激發黨員干部隊伍新活力。二是“美”在社區。深入推進“門前三包,門內達標”工作,落實目標責任制,建立社區黨員衛生督查隊,加大對衛生檢查評比督促力度,開展衛生臟亂差等突出現象批評教育和整改活動。以“環境整治宣傳周”“城市凈城周”為主題,以志愿者服務隊伍為主要力量,以凈化、美化、綠化為抓手,在所轄住戶、店面、巷道以及公共場所廣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為轄區居民營造了良好的生活衛生環境。三是“樂”在社區。社區依托藝術團、健身操隊等組成的文體協會組織,廣泛開展群眾自編自導、自娛自樂、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常態化舉辦鄰居節、象棋乒乓球比賽、納涼晚會、書法繪畫、排練廣場舞等;舉辦道德大講堂、“全國科普日”系列講堂;在小區廣場設置“文化長廊”,宣傳社區模范道德人物和環??破丈钪R;弘揚主旋律,引領新風尚,融洽鄰里關系,營造社區濃厚文化氛圍,促進了文明社區建設。四是“愛”在社區。社區是基層服務的根本,通過走訪與服務,把愛心交流。尤其是疫情期間,定期走訪困難戶,幫助孤寡老人。同時,不斷強化社區職能,根據不同的節日,與群眾集體活動,例如:組織集體交談、集體學習、集體娛樂,讓黨的旗幟高高飄揚,讓人民滿意,讓社會進步,把愛心傳遞。第二,定日子。社區集體服務群眾,每星期、每月、每年都與群眾共同學習和實踐,組織黨員與群眾集體參加黨建學習,集體參加義務勞動,特別是把每月的周三定為集體學習日,大大強化了社區學習氛圍,為建設服務型政府和學習型政府打好了基礎。第三,建屋子。社區開展黨員、居民集體救助和集體捐款,黨員帶頭,群眾自愿,不但使小區集體得到溫暖,更重要的是為社會帶來了溫暖。使特困家庭、貧困學生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這些增強了社區群眾對黨和社區管理的認可,也增加了群眾的歸屬感。五是“安”在社區。社區黨支部強化網格管理服務,讓黨員志愿者與網格員為居民搭起“幸?!本W格。社區在職黨員協同網格員對轄區重點經營場所及網吧、火鍋店、燒烤串串屋等“九小”經營場所進行不定期隱患排查、跟蹤復查;社區網格員與志愿者組成義務巡邏隊,實行錯時巡邏、重點巡邏,向轄區居民宣傳防災減災、防搶防盜、防火、防詐騙等相關內容,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確保轄區內居民財產安全,促進了社區的和諧穩定。肇東社區陽關黨建工作方法為基層黨建工作注入了活力,創新了基層社區黨建工作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力,去解決社區工作實際問題,把社區黨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高社區治理水平和治理方式。陽光黨建工作方法提高了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也拉近了黨和人民之間的距離,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應。同時,保證了國家意志和居民自治的相互促進,為推進社區治理開辟了關鍵路徑,為新時代社區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價值參考。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2017-12-27.
[2]張菡.呼和浩特市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作者:黃剛 周銳 單位:中共肇東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