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績效審計報告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總結出解決對策,希望能對行政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問題;對策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實現財政資金效益最大化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應實施有效的預算績效管理措施,建立合理的績效評價管理體系,杜絕財政資源浪費,實現財政資金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2.有助于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預算績效管理是否有效實施又依賴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降低管控風險,節約財政資金,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3.有助于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廉政建設對使用財政資金嚴重低效并造成重大損失的項目責任人實施追責,對行政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績效評價管理工作中的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相應責任。通過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有助于促使行政事業單位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進一步提高廉政建設水平。
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1.績效管理意識不強(1)有些預算單位還沒有樹立績效理念。如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缺乏正確的認識,片面地認為預算績效管理就是加快預算執行支付進度,導致對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視度不夠,仍然存在“重投入、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的錯誤認識。(2)有些預算單位缺乏規范、細化的預算績效評價標準。如某醫院醫療設備數據采集工作較為薄弱,主要依靠人工填報方式獲取,近一半設備不能提供使用狀況和績效數據。又如,某醫療衛生單位的醫學團隊經費使用與團隊成員實際工作天數不匹配,會議費、培訓費和勞務費開支所占比例較大,服務效能較低。(3)有些預算單位僅依賴于事后的績效考評,事前缺乏充分的調研考察,事中缺乏嚴格的過程監管,沒有形成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監管機制。
2.部分專項資金未開展有效的績效評價(1)有些預算單位由于未能對項目績效管理實施有效的監控,對完結后的專項資金未開展績效評價。如某政府創新中心未定期對實施的項目開展績效評價,也未向上級單位匯報項目的進展情況,導致項目未實現預期的經濟目標。(2)有些預算單位將跨年度的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合并進行績效評價,而未按要求在各年度單獨開展績效評價,導致評價結果反饋滯后。(3)有些預算單位科研項目未及時開展項目資金績效評價,未能及時了解科研項目執行進度及效果,造成部分項目推進緩慢或未按期完成,項目結余資金也未及時進行統籌使用。
3.缺乏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1)有些預算單位績效考核手段不夠完善。如某市家庭醫生服務工作中考核結果主要依賴簽約人數,難以體現家庭醫生工作績效,對醫生的激勵效果有限。(2)有些預算單位績效考核標準隨意,存在人為操控的隱患。如某區公安分局考核第三方服務機構二、三類場所的“在線率”,該指標未明確免除考核點位條件。被考核單位擁有審核權限,可以自行決定部分點位免予考核,人為提升“在線率”。由于“在線率”直接與租賃維護費掛鉤,人為操控“在線率”容易導致租賃維護費不實。又如,某單位的投資專項中存在有的未全面開工即自評滿分,有的將量化指標自行變更為不可量化指標,有的自評內容缺少二級、三級指標的詳細得分等問題。(3)部分預算單位項目存在事后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脫節、績效評價與申報項目不一致的現象。
4.績效評價與預算管理未能有機結合(1)績效評價覆蓋面不足。有些預算單位績效評價對象僅為直屬機關事業單位,忽略了街道、醫院和學校等其他單位,而該類單位恰恰是績效管理的盲區。如某醫院未合理利用自有物業,在自有物業空置的情況下依然決定對租入物業進行改造,而空置的物業一年后才租出,租金收入僅為租入物業價格的70%,兩處物業相距不足1公里。又如,某社區對公配物業前期規劃參與不夠,部分物業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使用單位后期不愿意接收,造成物業長期閑置。(2)信息化管理不適應績效評價需求。如某醫院臨床、財務等部門僅有較基礎的信息化應用,由于日常業務人工處理環節較多,存在統計數據較慢、報表數據不夠準確的問題,而且各院區的信息系統相互獨立不便于統籌管理,導致難以提供各種有效的數據用于績效評價。
5.績效評價結果未得到有效運用一些預算單位項目實際安排預算金額與評審金額差距較大。如項目啟動期費用實際安排超出了專家評審核定的金額,經審計發現該項經費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浪費的現象。又如某醫院通過績效評價結果得知存在就診患者滿意度低、管理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率有待提高等問題,卻未實施有效的改進措施,由于沒有有效的跟蹤機制,導致績效評價結果未能得到有效運用。
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優化措施
1.增強預算單位績效管理意識要增強預算單位績效管理意識,預算單位管理者應當肩負起重任,管理者對績效管理的重視程度直接關系項目開展的成效。預算單位管理者可以帶頭在單位內部組建預算績效管理小組,成員由內部審計、財務管理及其他部門負責人共同組成,將過去績效管理實施較好的項目整理成優秀案例庫,作為單位提升績效管理能力的學習資料。為了全面提高預算單位績效管理認識和能力水平,可以將其學習成果納入平衡計分卡的學習與成長維度的考核內容,如設計全員參與度、組織學習次數、業務骨干比例等評價指標,作為預算單位全年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2.建立績效評價常態化機制一方面,合理制定項目的預期目標,嚴格按要求推進,采用科學的動態監控手段,及時統籌使用項目結余資金,全面掌握項目進展和資金支付情況。另一方面,有條件的預算單位可以通過內部組建審計團隊,對單位自評結果進行抽查審核、再評價,發現單位自評結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由于內部審計團隊具備熟悉業務、便于開展溝通工作的優勢,通過對自家的項目資金績效自評結果進行審核和再評價,進一步提升單位自評結果的信息質量。
3.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績效指標設置方面。一是根據辦法結合預算單位實際情況和業務性質制定適合自身的評價指標體系,以目標為導向,不斷健全具備業務效果、服務對象、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的平衡計分卡指標體系,實現細化量化、科學合理、可比可測、動態調整、共建共享。二是創新績效評估評價方法,提高績效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如運用關鍵業績指標法在項目前期的合同簽訂過程中明確具體的績效考核標準,引入重點人群簽約比例、居民滿意度、社會效益等結果類指標,避免人為操控績效考核標準的風險。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設方面。制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流程和實施細則,增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專家咨詢機制,引導并規范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加強執業質量監督管理。
4.建立持續跟蹤落實機制一方面,完善預算績效體系建設。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和部門負責人應當樹立正確的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指導和監督項目前期規劃,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規范管理體系。另一方面,通過逐步擴大績效評價范圍,利用有效的信息技術手段,將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實現融合,為單位的績效評價提供足夠的信息支持,通過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實施跟蹤監控,將評價結果作為調整支出結構、完善財政政策和科學安排預算的重要依據。
5.完善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和監督機制一是強化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將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到預算編制、預算管理和獎懲機制中。二是完善資金運行、參與方、資金性質三項機制的建立,即通過建立事前績效目標申報、事中績效跟蹤和事后績效評價的“全過程管理”機制,在績效管理參與方上建立預算編制單位、中介機構和專家學者的“全方位參與”機制,在資金性質上建立部門一般項目支出和專項資金支出的“全資金覆蓋”機制。三是明確規定使用財政資金嚴重低效并造成重大損失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和處罰辦法,為預算單位加強績效管理提供良好的控制環境。通過將預算單位的績效自評結果、第三方中介機構績效審計報告等信息公開,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完善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和監督機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四、結語
建立有效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預算單位將預算績效管理有機整合到業務管理、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工作中,強化內部控制環境,逐步實現預算管理過程、管理對象、評價范圍的全覆蓋,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和持續跟蹤機制,完善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和監督機制,實現財政資金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俊勇,楊超,李鶴尊,熊毅.基于平衡計分卡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評價研究.財務研究,2018(1).
2.李鴻皎.行政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思考.財會學習,2019(8).
3.肖瑩.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績效管理研究.當代會計,2018(9).
作者:林顯鵬 單位: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辦事處后勤服務中心財務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