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石蠟切片制作微視頻在組織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中基礎且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是基礎醫學綜合性實驗。我國的傳統基礎醫學教學雖然向著良好的趨勢發展,但在許多細節方面還有待提升與優化。例如,基礎醫學綜合性實驗中,實驗空間及實驗時間條件存在局限性;學生目前的學習偏于被動化,缺乏主動性;基礎醫學綜合性實驗教學方法相對固定,缺乏新意。為了解決這些傳統醫學教學當中出現的問題,文章采用文獻調查等方法,深入討論了目前基礎醫學綜合性實驗存在的問題、課題的研究背景以及石蠟切片制作的發展前景:①視頻拍攝制作向著高標準及高質量的方向發展;②視頻拍攝制作向著精美化方向發展;③切片制作方法不斷革新與優化。此外,文章還從實體切片應用于學術研究、制作微視頻作為新型教育資源等方面闡述了石蠟切片制作在綜合性實驗中的應用。其主要的創新點是拍攝石蠟切片制作的過程并制作成微視頻,還可以通過剪輯等方式制作成優秀的基礎醫學綜合性實驗教學資源,以供實驗教學使用。
關鍵詞:教學改革;基礎醫學;切片制作;微視頻;教育資源
一、課題研究背景及發展現狀
(一)課題研究背景
我國經濟、社會、政治以及科技邁入發展新征程,掀開發展新篇章,我國醫療科技水平也隨著這樣的發展大趨勢而不斷進步,這也要求我國基礎醫學教學應緊跟醫療科技水平的進步而不斷進行優化和改革。基礎醫學教學改革要從源頭上著手,在教育發出者和教育傳播的載體上下功夫,這就要求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力水準,找到新的教育教學方式,[1]如目前興起的翻轉課堂和項目式課堂,也要求多方融合教育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科技、政治、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新媒體已經成了大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為我國教育教學資源和教育教學模式提供了新的范例。新媒體作為教學發展的中堅力量,更適合現代學生的思維,更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由于它具有傳播快、受眾廣等特點,因而可以為石蠟切片等實驗的宣傳和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倘若能夠利用好這一利器,對行業內的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進行拓展和發展,就能夠吸引更多的學者和相關人員,從而達到聚力的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石蠟切片制作在綜合性實驗中的應用就能夠突破傳統的實體應用而開發出其他的價值,利用新媒體以及互聯網的優勢進行微視頻的制作,充分挖掘其諸多價值。凡此種種,亟待正確的指導以及相應計劃的實施,以實現研究目標。
(二)課題發展現狀
石蠟切片廣泛應用于各大生物化學研究領域,尤其是在生物領域、生物科技領域、基礎醫學領域以及臨床醫學領域等方面應用廣泛。[2]石蠟制片又叫永久制片,是組織學常規制片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其優點主要是適合各種植物組織的制片,切片的厚薄易于控制,清晰度很好,亦適合作細胞學研究,并能夠制成連續切片,制片易于長久保存,易于交流等。但制片周期較長,易受條件限制,制片過程中使用的化學試劑較多,對人體有一定毒害,易使材料變脆、變硬或變形,某些內含物易于消失,常使組織變小,甚至使組織扭轉變形,細胞所含物質縮小而折光性增強,影響觀察準確性,且制片成本較高。我國互聯網的發展也促使我國的授課模式變得網絡化,教師在上課時不僅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進行授課,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授課,因此石蠟切片制作微視頻在這樣的契機下的發展現狀良好。
二、基礎醫學綜合性實驗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呈現向好態勢,隨之而來的就是社會對我國基礎醫學教學的要求逐漸提高。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基礎醫學綜合性實驗教學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實驗空間及時間條件的局限性
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環節便是綜合性實驗。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雖然國家對教育改革投入了許多資金與精力,力求消除東西方以及城鄉間教育資源的差距,不斷提升各地教育水平,優化各地教育資源,但是我國某些地區的教育資源依然是短缺的,資源使用的時間也因為資源短缺而無法被合理安排,導致基礎醫學綜合性實驗無法達到預設的標準。
(二)學生學習偏于被動化,缺乏主動性
對于學習而言,學生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中偏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對實驗的重視。就算要進行綜合性實驗,大部分時間由教師進行實驗步驟的講解及實驗演示,學生失去了實際操作的機會。這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偏向于被動化,對學生的思維模式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禁錮。[3]
(三)教學方法固定,學習方法落后、單一
由長期的經驗可以得知,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模式較為固定,即教師講理論,學生背理論,學實驗,背步驟,頂多看教師做一做實驗,自己能夠做實驗的機會不多。固定的教學方式禁錮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無法進行自主學習。[2]現階段,基礎醫學專業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依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占據了課堂的絕對主導地位,只要為學生講授課程內容,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只能被動、無條件地接受與記住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以便在考試的時候正確地解答。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只是認真聽課,長此以往,學生勢必會變成機械化的、呆板的學習機器,單純地借助強行記憶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無法靈活地運用已經掌握的醫學知識去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對醫學專業學生當前的學習以及日后走上社會、適應具體工作崗位都是極為不利的。
(四)輕實踐,重理論
在實際教學中,基礎醫學課程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往往只限于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教學內容也比較單一;且不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因此,很多醫學類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習的知識,大部分都缺乏實踐性。大量的就業實踐調查表明,許多用人單位普遍認為高職學生存在基礎醫學知識掌握不扎實、分析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等問題。實際上,基礎醫學類的相關知識在醫學實踐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進行基礎醫學課程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的就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前高職基礎醫學課程教學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這導致學生在畢業后無法適應具體工作崗位的要求。
三、課題發展前景及研究目標
(一)發展前景
1.視頻拍攝制作向著高標準及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基礎醫學是一門十分精密的學科,需要教師與學生在教學與學習的過程中秉持嚴謹的態度。不僅基礎醫學教學的發出者和承受者要嚴謹,而且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教育資源也必須精密無差錯,這才能全方位地保證學生接受到最精細的教學。石蠟切片制作是所有基礎醫學實驗以及生物醫學實驗的前提,也是這些實驗的基礎,因此,石蠟切片制作過程的視頻錄制及制作必須精細化,必須向著高標準及高質量的方向發展。2.視頻拍攝制作向著精美化方向發展基礎醫學是一門十分嚴肅的學科,這樣的特點讓許多基礎醫學專業的學生逐漸消磨了自己心中最初對這個學科和領域的熱情,也消減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樣的發展大背景下,精美的石蠟切片制作視頻能夠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吸引力,這也是石蠟切片制作視頻的一大發展前景。3.切片制作方法不斷革新與優化制片技術有許多方法,采用較多方法的有徒手切片法、滑走切片法、離析法、壓片法、石蠟切片法等,其中最常規的為石蠟切片法。然而,采用常規石蠟切片法包埋及染色所需的時間太長,也不宜使用一些質地過硬的材料。時代在進步,理念在更新,科技在發展,石蠟切片制作的方法也在不斷革新與優化,如何制作石蠟切片才能更好地滿足后續使用的要求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
(二)研究目標
微視頻的制作,可以讓教學資源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廣范圍、長時間的傳播。學生在實驗室可以通過微視頻學習到整個組織切片的制作過程,克服了實驗條件局限性問題。組織切片制作微視頻的制作,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由討論,相互協作,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地接受知識轉變為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枯燥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石蠟切片制作在綜合性實驗中的應用
(一)實體切片應用于學術研究
石蠟切片制作在綜合性實驗中最大的作用便是直接作為教育資源供學生學習以及實驗,這是石蠟切片作為實體的價值。實體切片可以幫助醫學院教師更加直觀地去講授醫學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觀察和研究。許多組織需要在光學顯微鏡或者電子顯微鏡的放大下才能夠觀察清楚,顯微鏡下的物體必須輕薄透光,但生活中動植物的組織或者細胞都是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厚度并且不透光的物體,在電子顯微鏡或者光學顯微鏡下很難看清楚,因此,石蠟切片就顯現出它作為醫學教學器材的優勢。目前,實體切片在醫學學術研究和醫學教學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3]
(二)制作微視頻作為新型教育資源
上述使用價值也是本次課題研究的重點,即利用石蠟切片制作視頻的隱藏價值,使用石蠟切片進行教學的實體使用價值對基礎醫學領域教學中的綜合性實驗的教學資源進行優化。石蠟切片及其制作過程可以作為拍攝的對象,并將其制作成當下新型的教育資源,供之后的教學使用。2020年疫情肆虐,許多學校被迫線下停課,全部變為線上教學,因此線上教育共享資源就變成了各學校的熱門教學資源。在這樣的背景下,用石蠟切片作為材料拍攝出來的微視頻,可以在各種突發情況下顯現出它的優勢。尤其是在醫學教學方面,在不能實際操作進行實驗的情況下,醫學生也要多觀看視頻才能強化自己對實驗的各方面操作能力。并且微視頻不僅能夠作為教育教學資源在官方的教學網站上使用,還可以制作成科普類型的視頻,放在眾多自媒體平臺上進行醫學知識的科普,這也是一種面向社會的新型教育資源。[4]石蠟切片制作微視頻,還可以產生連帶效應,促使教師開展基于微視頻這類教學資源的教學活動設計。本次課改主要是建設組織學和胚胎學實驗課程組織切片制作微視頻的教學資源。首先,在課程設計的前期,教師需要對課程內容、課本理論知識以及教學大綱進行深入的研讀,并提煉出其中的教學重難點,以便在之后的視頻拍攝過程中加以突出,需要注意的是提前寫好的腳本在這一部分要盡可能詳盡,這樣才能將知識較為完整直觀地呈現給觀看者。其次,要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生對組織切片制作的了解程度以及之前接受的實驗教學風格等;還要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興趣。如果學生了解得比較少,那么時間應該盡量放長一些,如果學生了解得比較多,那么可以簡要地一筆帶過。再次,更要學習網絡化教學的技巧。網絡化教學是最近幾年互聯網發展之下才興起的,因此需要更多技術上的完善。就石蠟切片制作成微視頻這一部分來說,如何能夠更加吸引學生?如何能夠跨越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將知識點講得透徹易懂?除了利用石蠟切片外,如何利用其他的教學器具輔助主要的教學用品進行微視頻的錄制?在結合了各方面的考量之后,視頻的拍攝還需要注重實驗的完整性、重點步驟與難點步驟、易錯步驟的突出性和實驗注意事項的告知。實驗注意事項是決定一個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必須在實驗正式開始之前就予以告知,注意內容要全面簡練。在課前,要注意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而不是等著教師上課時進行講解。自主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自己不懂的知識點,以方便教師后續的教學。在課中,要注意提出課程的重點、難點和注意點,播放組織切片制作的微視頻,注意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的能力,以教師引導性提問為主,學生主動思考為輔,極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后,教師要對實驗過程當中的易錯問題進行整理,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并且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相應的反思與評價,并以此為依據來優化之后的教學。
五、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礎醫學教學是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基礎醫學教學中的綜合性實驗是一個龐雜并且煩瑣的教學重點,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十分大的教學痛點,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十分枯燥乏味的學習難點。石蠟切片制作作為綜合性實驗的基礎,不僅可以作為實體的實驗器材利用其價值,還可以用錄制微視頻的方式進行呈現,利用其隱藏價值,或者間接利用其實體價值,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實與優化基礎醫學教學領域的教學資源。本文主要從我國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在許多細節方面還有待提升與優化的角度出發,通過研究和解決傳統醫學教學當中出現的問題,來探究教學改革將如何進一步進行。本次課題研究采用文獻調查等方法進行,深入討論了目前基礎醫學綜合類實驗存在的問題、課題研究背景以及石蠟切片制作的發展前景。并從對視頻拍攝制作向著高標準及高質量的方向發展、視頻拍攝制作向著精美化方向發展、切片制作方法不斷革新與優化三方面進行探討,探究了更好的方案。還從實體切片應用于學術研究、制作微視頻作為新型教育資源等方面闡述了石蠟切片制作在綜合性實驗中的應用。值得一提的是,本課題主張的內容涵蓋優良創新點:拍攝石蠟切片制作的過程并制作成微視頻,還可以通過剪輯等方式制作成優秀的基礎醫學綜合性實驗教學資源,以供實驗教學使用。這種方案既貼近當下時代發展,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醫學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
參考文獻:
[1]馮飛.把握推進醫學教育改革重要契機[N].貴州日報,2020-04-15(011).
[2]胡彬.醫學教育改革如何順應新形勢[N].健康報,2020-05-13(008).
[3]馬琪,張建龍.醫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3(1):99-100.
[4]毛曉霞.石蠟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8):15-16,39.
作者:丁紡亞 單位:遵義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組織胚胎學教研室